多少錢才夠退休養(yǎng)老?這是個經(jīng)常困擾受薪族,尤其是中年受薪族的問題。
澳大利亞理財專家艾倫·艾貝(Arun Abey)在《多少才夠?:重新定義你對富有的看法》(How Much is Enough?)一書中提出,“決定多少錢才夠退休養(yǎng)老的其中一個考量,就是規(guī)劃退休后的‘安全’。”
由于一般人退休后,孩子也會在成長后搬出老家,生活費用因此降低。多數(shù)人估計,大約需要退休前收入的七成五就可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zhì)。前提是,房屋貸款已經(jīng)還清,也沒有負擔其他大筆債務。
如何試算退休開支才算準確
——男性:
50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11倍。
55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10倍。
60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9倍。
65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8倍。
70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7倍。
這個試算假設退休后需要的收入是退休前最后收入的七成五,而由投資產(chǎn)生的實質(zhì)年均報酬率是5%(扣除通貨膨脹)。假如所賺到的實質(zhì)報酬率是0而不是5%,將對所需總金額的數(shù)字大有影響。例如希望60歲退休的男性,如果沒有善加運用投資實現(xiàn)應得的報酬,就需要退休前收入的16倍金額才夠,而不是9倍,其中的差距很可觀。
——女性:
女性因為平均壽命比男性高,因此要準備的退休金也比較多。
50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12倍。
55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11倍。
60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10倍。
65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9倍。
70歲退休,乘上退休前收入的8倍。
艾倫·艾貝提出用編制預算的方法,先確認目前的收入及支出。不必過于精準,只須預估就足夠當成起點。他建議先買一本收支本,或請理財顧問幫忙,同時列出資產(chǎn)和負債,借此算出資產(chǎn)凈值。
制預算的時候,預估中期(3年)及長期(5年至10年)的收入及支出。先計算可能儲蓄的金額,再分別預估在中期、退休時及退休后幾年內(nèi),扣除負債之后的資產(chǎn)成長狀況。在所希望的退休生活品質(zhì)下,試算估計的退休金足夠支付多久。
在進行這個試算的過程中,將會發(fā)現(xiàn)在目前的計劃里,有哪些重要目標是負擔得起。如何在退休后達到所向往的財務安全和生活品質(zhì),并與目前的日常生活開銷兩者之間求得平衡,是大家要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尤其是當家里還有待養(yǎng)育的青少年及年邁的父母,這個挑戰(zhàn)就顯得特別嚴峻。
若不先省下這塊錢,什么都得不到
值得一提的是,艾倫·艾貝特別指出,“亞洲某些地區(qū)”的理財規(guī)劃顯得更艱辛,因為在亞洲文化里,晚輩必須負擔年邁父母的晚年生活,但人們目前愈來愈長壽,而物價愈來愈高,養(yǎng)育孩子的費用同時也不斷提升,再加上大多數(shù)的人都希望在照顧家庭成員以外,還有屬于自己的生活空間。他說:“在缺乏社會福利制度的協(xié)助之下,這也難怪亞洲中年人自嘲自己是‘三明治的一代’?!?/strong>
他說,“省下一塊錢,投資一年下來后,不論賺或賠5%,對財富不會有什么大影響。但如果不先省下這一塊錢,什么都得不到。經(jīng)過時間的推移,投資報酬率會產(chǎn)生巨大的復利效益,加上定期定額儲蓄性投資后,蛋糕就會愈來愈大,而蛋糕上的糖衣也會愈來愈厚。
艾倫·艾貝說,當完成預算編制后,先確認結(jié)余有多少,并且確保每個月都會將其加入定期定額的投資計劃中不會胡亂挪用。同時,確認人生目標及安排好財務資源之后,就要定下投資策略。為了獲得實現(xiàn)人生目標的最高概率,根據(jù)目前及未來的財務狀況,投資組合該配置多少比重在成長性資產(chǎn),例如股票和不動產(chǎn),將是最重要的投資決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