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無錫都知道“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說法,腌過了青菜蘿卜,這幾天,不少居民開始腌肉了。
屋子里擺放著大大小小的腌肉缸,陽臺上掛著一串串的腌肉……形成了無錫冬日里的獨特一景。
經(jīng)過鹽腌處理脫水后的肉,在冬日暖陽和烈烈風中,肉纖維中剩余的殘留水分被一一蒸發(fā),留下最堅實的蛋白纖維,時間醞釀的美味如此美好。
用自家腌制的腌肉精心燉一盅熱氣騰騰的腌篤鮮,讓人在寒冷的氣候下也能漸漸暖和起來。
說起這腌肉的習俗,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都會爬上岸來傷人。人們?yōu)榱硕惚軅?,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戶。因此在“年”出來前,就必須儲備很多食物。肉、魚、雞、鴨等肉食品無法久存,人們就想出了把這些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
這腌肉啊,選肉尤為重要。
腌肉首先要選上好的家豬肉。家豬肉有彈性,肉質(zhì)也比較鮮美。一般來說,宜選用連皮五花肉,腌出來的肉肥瘦相間,瘦而不柴,肥而不膩。
腌之前,最好把豬肉切成3至5厘米寬的條狀,不要太寬也不要太窄,若太寬鹽味進不到肉中間,太窄容易導致肉過咸。肉切開后不要用水洗,因為水洗過之后,腌起來的豬肉可能有異味,如果覺得哪地方不干凈,用刀子把肉外層刮掉或用毛巾擦干凈即可。
腌肉的鹽,最好使用粗粒的天然海曬鹽,這種鹽礦物質(zhì)比較多,而且顆粒大,腌出來的肉格外香。腌肉最重要的秘訣就是要把鹽炒熟,這樣不僅殺菌衛(wèi)生而且香氣撲鼻,腌出來的肉特別好吃。
把鹽均勻地抹在肉上,抹鹽時最好用力揉一揉。然后放入缸中,上面壓好大石頭。過了三天,需要將血水全部倒盡,再重新抹鹽封好,繼續(xù)腌一個星期。如果你夠勤快,中間可翻一次缸,把上面與下面的肉交換一下位置,這樣能讓鹽和肉充分的融合。
之后將肉取出,上晾架,剩下的工序請交給太陽和風,他們會給你最好的腌肉。待到肉里水分晾干,腌制任務就大功告成了。
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保存較長時間,一般可以保存3個月。通常是把臘肉掛在家里陰涼通風處即可。
想吃時,切幾塊,燉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腌篤鮮,就成了記憶里老無錫最溫暖的味道。
而我更愛切成丁,做成味鮮噴香、風味獨特的咸肉菜飯,那可是初冬時節(jié)最美的味蕾享受。
正宗的咸肉菜飯,講究的是飯粒油亮、青菜甜糯、咸肉噴香。鮮嫩翠綠的青菜,與肥瘦兼有的咸肉丁搭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加上糯滑香甜的新米,粒粒香濃!用筷子劃一小塊杏色的豬油,就這樣吃上一口,鮮、糯、滑。這樣一份有菜有肉、有滋有味的飯,可謂妙趣天成。
一碗咸肉紅似火、青菜碧如玉、香味四溢的咸肉菜飯端上桌時,你才會感覺什么叫做垂涎欲滴和欲罷不能,讓人懷念起小時候“媽媽的味道”。咸肉菜飯是平淡而實在的,卻能讓人實實在在地領(lǐng)略到冬日的韻味。
以往人們還經(jīng)常自己灌香腸。挑選肥瘦相間的豬肉,加入醬油、白酒腌制,拿容器灌到小腸內(nèi),然后用繩子把灌好的香腸一節(jié)節(jié)系開,掛起來曬之前要拿針扎破小腸,把里面的空氣放出來。
不過現(xiàn)在人們一般都不自己灌香腸了,直接買現(xiàn)成的。就連腌肉,很多人也都是去菜場買腌好的。
挑選腌肉切記要看、掐、聞面面俱到。
一是要看一下腌肉的表皮是不是干凈的,精肉顏色深一點好,說明水分比較少;肥肉顏色要白,因為健康的豬肥肉的顏色比較白。二是要用手掐一下腌肉,肉質(zhì)比較硬的味道會相對比較好。三是要聞一下腌肉的味道,好的腌肉有一股淡淡的咸香味,而差的腌肉味道比較刺鼻。
只是買的腌肉,怎么都不如自家腌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