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朝歷代,對于一個新王朝的建立,國都的選址非常的重要,古代的人們非常相信風水、龍脈這類玄學,因此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非常的重視自己江山國都的選址,他們認為國都要是選在了風水好的地方,那么他的江山可以永久的傳承下去。但是朱棣卻是一反常態(tài),他放棄了六朝古都的南京,卻把都城遷到了北京城,這到底是因為什么呢?
一:兩京
建都的想法早已存在
其實在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朱元璋就想在元朝的元大都也就是后來的北京建立一個都城,但是他的南京也不放棄,一個都城在北京,一個都城在南京,這也就是當時所說的兩京建都的想法。但是因為剛剛打下天下,朱元璋因為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解決,因此讓兩京建都的想法暫時放在了一邊。后來朱元璋就派朱標去北京考察,看適合在北京建都不?這時朱棣被封為燕王,北京正好是燕王朱棣的管轄地區(qū),這也就是早期朱元璋提出的兩京建都的想法,所以也是朱棣決定遷都北京的原因之一吧。
二:
靖難之役讓朱棣在南京
失去人心
朱棣當上皇帝以后,為了讓自己皇上的位置更加的穩(wěn)固,于是就把建文帝很多的親信都給屠殺了,我們知道建文帝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南方,而朱棣的勢力主要在北京,因為朱棣的屠殺引起了南京建文帝勢力的不滿,所以朱棣在南京是不得人心的,朱棣只能回自己的根據(jù)地北京,因為北京是他為燕王時的管轄地,所以在北京相對南京他的擁護勢力更多,所以朱棣就決定放棄六朝古都,決定遷都北京。
三:
北京
地理位置好
做為一個皇上,最要的還是有一個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所以北京也非常符合。當時的北京比起其他各地的經(jīng)濟都比較穩(wěn)定,而且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也比較穩(wěn)定,所以不管是從地理位置考慮還是從各地的經(jīng)濟穩(wěn)定考慮,北京是最合適的選擇。
四:使南北勢力發(fā)展平衡
因為建文帝當皇上的時候,都城在南方,所以南方的勢力比北方要大很多,而且權(quán)力都被南方的人把持著,而北方卻沒有一點權(quán)力,所以當了皇帝的朱棣為了能讓南北方勢力達到平衡,就決定遷都北京。這樣的決策也是朱棣經(jīng)過深思熟慮以后做出的正確的決策,這對當時的明朝發(fā)展也是有很大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