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紫金山新聞
最近,發(fā)布了一則消息,說四川省人社廳公布了294個可實施的專項職業(yè)能力考核,其中有一項是:川菜點菜。對此,有網(wǎng)友稱:“對于吃貨來說,點菜都能考證,這個證拿起來豈不是易如反掌?”
現(xiàn)代社會中,宴席已經(jīng)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一頓飯,里面有很多學問和講究。一張恰到好處的菜單,于私能增添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于公能促成生意伙伴間的談判合作。然而,如今人們大多不愛點菜,在眾人聚集的飯桌上,由誰來點菜也成為一個頭疼問題。
臨近中秋、國慶,家庭聚餐、朋友聚會、商務接待少不了要去餐館點菜。紫金山記者采訪了南京一些老字號菜館的負責人,為您講述老南京“點菜的藝術”。
點菜為什么重要?
袁枚兩百多年前就說出了真諦
為什么川菜點菜員要設專項職業(yè)能力考核?據(jù)有關媒體報道,一個優(yōu)秀的川菜點菜員,不只是簡單地記下客人所點的菜品,還應該能做到根據(jù)不同類別客人的要求,對其所點菜品提出優(yōu)化建議。
古南都集團副總經(jīng)理張志軍告訴紫金山記者,味是宴席的核心,如果搭配不合理,就會給人以單調(diào)的感覺。如果滿桌都是咸鮮味型的菜品,會使人感到平淡。但如果一桌宴席以五六個麻辣味的菜品為主,會感到過于刺激,甚至難受。因此一桌宴席必須要有起伏,味型配置要合理。
其實,關于如何點菜、如何上菜,歷史上南京“吃貨”袁枚很早就總結出來了。袁枚在《隨園食單》(出版于1792年)中寫道:“上菜之法,鹽者宜先,淡者宜后;濃者宜先,薄者宜后;無湯者宜先,有湯者宜后。且天下原有五味,不可以咸之一味概之。度客食飽,則脾困矣,須用辛辣以振動之;慮客酒多,則胃疲矣,須用酸甘以提醒之?!?/p>
美食家熊四智在《中國人的飲食奧秘》 中解釋這背后的科學原理:“人的胃容量有限,食物過量,下丘腦就會反映出胃盈。各種濃厚味道的食物持續(xù)刺激味蕾,人的味覺就會感到疲勞,而且某些菜講究燙,舌溫在60℃以上或0℃以下就不再有味覺了?!?/p>
宴請講究技巧
選好餐館是第一步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場成功的宴請,需要周密的計劃,例如,不同民族的飲食風俗習慣各異,不同地域飲食也有差異,甚至性別、年齡不同都會造成飲食習慣的不一樣。因此,選擇合適的用餐場所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有八大菜系,不少人每次都在為去什么地方用餐而糾結?!渡嗉馍系闹袊返谝患竞偷诙镜目倢а蓐悤郧湓诠?jié)目《圓桌派》上就說:“看來的人,這是最重要的?!?/p>
南京白領小居常年與各大客戶對接,她總結出了一套接待標準:一般客戶去吃湘菜川菜,重要客戶去吃粵菜、滬菜,特重要客戶吃私房菜。
“有些客戶還沒有成為熟人,帶他們?nèi)コ源ú耍蠹铱梢苑畔陆鋫?,在麻、辣的刺激下可以暢所欲言。帶重要客戶去吃粵菜、上海菜,是為了能在飯局上談成合作,這些餐廳一般環(huán)境都很適合商務談判。特別重要的客戶就不必說了,帶去吃私房菜就表示關系親密到一定程度了?!毙【咏忉尩馈?/p>
南京安樂園菜館總經(jīng)理嚴正渝認為,南京人家庭聚餐多選擇老字號菜館,老字號菜館有家里幾代人共同的記憶,便于情感的交流。
點菜其實不難
把握四條原則就行
要想成為“點菜高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南京餐飲界工作了幾十年的張志軍,深諳點菜之道,他說:“點菜其實并不難,知己知彼,方可百戰(zhàn)不殆?!?/p>
不管是商務宴請還是朋友聚會,凡是比較正式的宴請,只要主人有時間,不妨先去餐館定好菜單。這樣一是比較合乎禮節(jié),二是省時間,三是可以避開一些尷尬。點完菜之后還可以先算一下花費,做到心中有數(shù)。如果發(fā)現(xiàn)總價超標或過低,也可以馬上調(diào)整。
張志軍總結了以下四條點菜原則:
一看主題。根據(jù)主題,點到寓意豐富的“心計菜”。一般的飯局有家庭聚餐、升學宴、生日宴。例如升學宴,就可以點一道“鯉魚跳龍門”菜。
二看人員構成。如果是好幾代人的聚餐,就要兼顧年齡層次,為老人、小孩兒點幾個容易咀嚼、比較容易消化的菜。
三看時令菜、節(jié)令菜。南京人講究不時不食,春天吃“七頭一腦”,夏天吃小龍蝦,秋天吃水八仙;再從節(jié)令上看,南京人端午節(jié)要吃五紅,其中就有一道菜是烤鴨。八月桂花香,中秋前后的飯局上可以點鹽水鴨。年夜飯上,南京人必點一道全魚和素什錦,寓意年年有余和十全十美。
四看招牌菜。南京的老字號菜館都有自己的招牌菜,而且很多特色菜還有名人故事,如果上一兩份招牌菜,能體現(xiàn)主人的細心和對受邀者的尊重。
還有一種比較省事的方法,張志軍說:“如果時間允許,可以等大多數(shù)客人到齊之后,將菜單依次傳閱,每人點一道菜或幾道,這樣滿足了大家的需求,也不會造成浪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