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到底為什么叫black tea?原來茶的英語竟是起源于中國?
像往常一樣,Jane泡了一杯紅茶,坐在電腦前開始思考今天要跟大家聊點啥。可能是周一實在是腦子一團漿糊,我把目光鎖定在了眼前的這杯紅茶上(今天的杯子不太好看,我就不拍給你們看了)。 我們先從今天的主角——紅茶說起吧。或許很多人都無法忘懷,那是一個遙遠的午后......不對,串臺了,在某一個晴朗或飄著雨的午后,還在讀初一的你,正在經(jīng)歷一次平平無奇的英語考試。 這時,你發(fā)現(xiàn)了一道送分題,你思索片刻,發(fā)現(xiàn)這道題是在考察“紅茶”的英語說法,于是你想都沒想,選了個C——red tea。試卷發(fā)下來,很多人這道題都打了一個大大的叉...... 于是所有人都在那個午后學到了大概一生都難以忘懷的知識點:原來,紅茶的英語是black tea啊 ! 所以,“紅茶”為何叫black tea? 好學的你們應該也早就弄清楚了。 有一種說法是,咱們中國給茶起名,基本上都是根據(jù)茶湯的顏色來的,所以我們習慣叫“紅茶”。但英語中的命名,則是根據(jù)干茶的顏色來的?!t茶作為干茶時的狀態(tài),可不就是烏黑的嗎? 但這個說法可能也不夠嚴謹,因為有一種更正統(tǒng)的觀點是,六大茶(紅、白、綠、青、黃、黑茶)其實是根據(jù)各自的制作工藝來分類的,但因為我對這些制茶手法不夠了解,在這里就不細究了。 事實上,一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紅茶,是由武夷山桐木村當?shù)夭柁r(nóng)在明朝中晚期機緣巧合下制成。具體來說就是由于茶青發(fā)酵過度,茶農(nóng)不得不使用松木將其煙熏成干茶,并在售賣的時候起名 “烏茶” ——可見此時中國本土也有根據(jù)干茶顏色起名的趨向。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批茶經(jīng)過在海上的“顛沛流離”,輾轉(zhuǎn)之后來到當時的大英帝國,路上再自行發(fā)酵,顏色也就變得更深了...... 于是,自然而然也就起名為“black tea” 了。況且,英國人不是愛往茶里加牛奶、糖塊什么的嘛,這些東西往里一加,倒也確實不太好分辨茶湯的顏色了。 所以“黑茶”該怎么辦?沒關系,英國人給它想了一個更“暗黑”的說法——dark tea 。 黑茶:既然你紅茶搶走了我的名字,那我只能“黑化”了! 既然說到了這段歷史,也說到了“茶”,那么,再來談談一個很有意思的語言現(xiàn)象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茶”在英語中為什么叫“tea”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一個詞源學知識點,可以了解,不必深究。但我要是告訴你,這個單詞其實是來自于中文呢?事情是不是瞬間就變得有意思了起來......? 英語中其實吸收了“茶”的兩種說法,一個是我們熟知的“tea”,另一個叫做“chai” 。 “chai”這個發(fā)音,據(jù)考究,是在十六世紀殖民史初期,由葡萄牙人帶到全世界其他殖民地的。因為當時他們通常在中國都是與中原一帶以及廣東人做生意,于是就把廣東人的“cha”根據(jù)自己的發(fā)音方式進行轉(zhuǎn)換,這才有了“chai”。 不過,也有一說,這個發(fā)音是源自古漢語/官話。 看朗文的舉例,比如印度香茶就叫做“sweet Indian tea with spices” 。 再回到最常用的“tea”上面來,前面提到“chai”的發(fā)音來自廣東話,而“tea”最早的讀法,則是來自福建話。 自唐代以來,福建的泉州、漳州、廈門三地就一直是茶葉出口最為頻繁的地區(qū),福建人讀茶的音類似“貼”音,也有些資料直接用“tey”來標音。 那么,它又是如何從“tey”變?yōu)椤皌ea”,“貼”音變?yōu)椤疤荨币舻哪兀?/span> 也就是說,本來英語也是讀類似“tei”音的,但隨著英格蘭人在“EA”連讀的讀法上的轉(zhuǎn)變,慢慢“EA”也就變成現(xiàn)在的 /i?/ 了。 另外,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chai”和“tea”這兩個詞的分化,其實極大程度上取決于當時的茶葉是通過海路還是陸路傳過去的,即海路一般傳過去的是“tey”音,反之則是“chai” 音。 篇幅原因,這里就不細說了,不然就要一直追溯到馬可波羅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了...... Anyway,感覺今天又學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英語知識呢! 其實本來還想聊一聊下午茶文化的,受篇幅所限,只能等到下次啦。在大家的督促下,我寫文章(盡量)越來越嚴謹了。如果有不正確或者不全面的地方,歡迎指正!明天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