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雷雨天氣下的飛行建議

對于飛行員來說,夏季飛行比較傷腦筋,因為經常要和雷雨天氣打照面。雷雨有個“壞脾氣”,發(fā)起火來,就會造成強烈顛簸,并伴有閃電、冰雹、強降水等惡劣天氣現(xiàn)象,嚴重威脅飛行安全。

雷雨天氣威脅飛行安全

雷雨天氣是直接危及飛行安全的危險天氣之一。在美國民用航空1988年-2008年發(fā)生的飛行事故中,與雷雨有關的事故達到25起,占其總數(shù)的1/3以上。雷雨天氣對飛行安全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

強電子流形成雷擊。若飛機遭遇了強電子流,其雷達罩、天線、機翼等可能被損壞,輕則導致機體燒蝕,重則導致飛行事故。某國民航2009年-2010年事故征候統(tǒng)計數(shù)據表明,飛機遭雷擊的事故征候共41起,飛機各部位遭電擊的概率分別是:天線27%、機翼22%、尾翼21%、機身15%。

積冰使飛機的空氣動力性能嚴重降低。積雨云中的結冰現(xiàn)象比其他所有的云都來得厲害。據統(tǒng)計,在零攝氏度以下的積雨云中飛行時,積冰的發(fā)生率為89%,強積冰的發(fā)生率為42%,這很容易導致發(fā)動機熄火,飛機的空氣動力性能嚴重降低。風洞和飛行試驗表明,如果飛機機翼前緣或上表面積冰超過一張牛皮紙的厚度,會導致升力下降約30%,阻力上升約40%。由此可見,飛機積冰對飛行的危害是致命的。

與云中的冰雹高速相撞。這會造成飛機機體和發(fā)動機葉片受損。

強烈氣流和風切變。在一個雷雨單體中的水平風切變、下沖氣流、上升氣流和湍流,能達到影響各種尺寸的飛機性能水平的強度。因為強烈的垂直氣流運動,會造成強烈的亂流和擾動,飛機一旦進入這種擾動區(qū)域,必然很難被操縱,容易失去控制,甚至因失速而失事。據國際民航組織飛行事故統(tǒng)計,在與低空風切變有關的飛行事故中,有近89.3%是受雷雨天氣影響所致。

低能見度與濕滑跑道。雷雨產生的短時強降水容易使能見度突然變低,跑道濕滑。能見度低會影響飛行員視線與判斷,著陸時會導致高、飄、跳,容易造成操縱困難或機體受損。在濕滑跑道上起降時,容易導致飛機沖出/偏出跑道。某國民航2009年-2010年共發(fā)生15起沖出/偏出跑道事故征候,其中有7起與雷雨天氣造成的低能見度與濕滑跑道有關。

正確使用氣象雷達

從公布的分析報告來看,多數(shù)與雷雨天氣有關的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機組對雷雨影響飛行安全的危害程度認識不夠,導致盲目蠻干;機組應對雷雨危害的飛行安全風險防范措施不落實;氣象雷達使用不當。

現(xiàn)代飛行,特別是云中和夜間飛行,全憑氣象雷達判別前方云團的性質、有無危險、是否繞飛,從而給飛行員以直觀的引導依據。氣象雷達是通過探測降雨水滴的大小和數(shù)量來判定前方天氣的,水滴越大、越密集,在雷達上的反射回波也就越強。使用氣象雷達,一是要選擇好氣象雷達天線俯仰角,二是要用好氣象雷達的“增益”旋鈕。

在天線角度的選擇上,建議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起飛時,天線上仰角調到+5度,若前方有山則應增至+7度左右。二是爬升時,隨著高度的增加,天線上仰角逐漸下調。三是平飛時,天線角度大致在-1.5度--1.75度,以調節(jié)到地面回波剛好出現(xiàn)在雷達顯示屏的最外端后,再稍微向上調一點,直到地面回波消失為宜。此外,天線角度還與所選的雷達探測距離有關。飛行員要根據巡航高度和雷達探測距離,適當調整天線角度。四是下降時,初期每下降10000英尺,要上調1度天線仰角;高度到了15000英尺以下,每下降5000英尺,需要上調1度仰角。五是五邊進近時,為便于給復飛選擇合適的上升躲避路線,天線仰角宜上調為+7度-+10度。

對氣象雷達“距離圈”和“增益”旋鈕的使用,更要注意方法。如果駕駛艙內有兩部雷達顯示屏,則每部的距離圈應不一樣,以便比較;若只有一部顯示屏,則必須按需經常改變距離圈進行搜索。如果熒光屏顯示大片紅區(qū),為了準確判定前方天氣,避開最強降雨區(qū),可以逐漸調小增益旋鈕,并注意哪部分保持紅色時間最長,那么這部分的降雨最強,應按飛行規(guī)則盡量避開。

雷雨天氣飛行技巧

有經驗的飛行員都知道,在氣象雷達顯示屏上出現(xiàn)諸如“U型”、“手指型”、“扇貝邊型”、“鉤型”等特殊形狀的云體時,即使這些區(qū)域位于強降水區(qū)外的綠色區(qū)域,但里面大多藏有冰雹。在繞飛這種云體時,最好從上風邊繞飛,以免遭冰雹襲擊和遇到強顛簸。

在繞飛雷雨時,要合理留出開始和退出的余地,注意對繞飛距離的控制。在氣象雷達工作正常時,根據氣象雷達探測的資料,能夠確切判明雷雨的位置,方可在云中繞飛,但距離積雨云或濃積云不得少于20公里;在機艙增壓或氧氣設備正常和飛機升限允許的情況下,雷雨云頂上至少有1500米高的晴空區(qū)時,方可從雷雨上面繞飛;距離積雨云(濃積云)晝間不得少于5公里,夜間不得少于10公里,兩個云體之間不得少于20公里時,方可從中間通過;只準晝間從云下目視繞飛雷雨,但飛機與云底的垂直距離不得少于400米;飛行真實高度在平原、丘陵地區(qū)不得低于300米,在山區(qū)不得低于600米;飛機距主降水區(qū)不得少于10公里。

繞飛雷雨原則上應從上風方向繞飛,建議繞飛距離為:飛行高度在6000米,間隔距離不少于8公里;飛行高度在7500米,間隔距離不少于16公里;飛行高度在9000米,間隔距離不少于32公里;在零度等溫線附近應增加繞飛距離;對于有繞飛距離限制的航線或空中走廊,當繞飛雷雨的距離超出限制而未獲得管制員同意時,機組應考慮返航或備降。

如果機場有雷雨,機組在進近和著陸時應特別注意。在進近階段遇有雷雨時,可將導航顯示器的范圍放在40海里-80海里,從宏觀上看天氣,選擇回波較弱的路線進入。

著陸階段是飛行中最危險、最需要飛行員集中注意力的階段。在著陸階段受到雷雨影響,應結合著陸的特點采取適當措施避免雷雨帶來的危害。飛行機組根據地面、其他飛機提供的信息,以及氣象雷達探測的雷雨分布、強度等情況,制定具體進近著陸方法與復飛措施,并復習復飛程序。同時,飛行機組還應根據機型快速檢查單性能圖表,確定有足夠的著陸距離。因機場雷雨、風切變或順風天氣造成飛機復飛,建議機組不要繼續(xù)進近、著陸,應等待或備降。反對盲目搶在雷雨前著陸,要留有充分退出的余地。

儀表進近高度1000英尺,目視進近高度500英尺以上必須建立好穩(wěn)定的著陸形態(tài),將高度、速度、航跡、下滑道等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否則必須復飛。在能滿足復飛梯度的條件下,建議著陸時使用襟翼“全”。同時,建議機組根據跑道長度和道面條件,將自動剎車擋位選擇中度位。

在進近過程中盡量使用自動駕駛飛行,飛行機組成員根據各自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嚴密監(jiān)控各種儀表指示。若有異常,機長應果斷地斷開自動駕駛進行人工操縱。及時使用風擋雨刷,嚴格按要求控制好入口高度、進場速度、接地點和方向,防止場外接地或沖出/偏出跑道。在決斷點、決斷高度或至接地前任何時候,看不清跑道或失去目視跑道時應立即復飛。保持規(guī)定的進近速度,在目標區(qū)扎實接地,前輪盡快放下,及時使用剎車和反推(必要時使用最大反推直到飛機停住),保持好方向,建議不要過早使用人工剎車替代自動剎車。

總結:雷雨天如何保證飛行安全?

1、大雨中禁止起降;

2、注意滑行速度。脫離跑道不大于30節(jié),轉彎不大于10節(jié);

3、繞飛雷雨注意提前量,嚴防誤入雷雨、誤入禁區(qū)和限制區(qū);

4、著陸過程中,如無法看清跑道,立即復飛,注意低空復飛姿態(tài);

5、天氣不夠標準,應等待、復飛、或備降;

6、遇流控,稍安毋燥,算好執(zhí)勤期;

本文來源:民航資源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當與雷暴狹路相逢時 - 圖說氣象雷達的使用
臺風天氣對飛行的影響
【劉清貴專欄】這次高空飛行是如何遭遇雹擊的?
1997年南航深圳5.8空難黑匣子最后12分鐘錄音文字實錄(附錄音下載) - 空軍之翼 -...
風雨雷電天氣下飛機能飛嗎?看完嚇死了 延誤和取消航班的確沒錯
6.E190綜合知識點.xlsx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