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洗澡
每天都能從身上搓下很多“泥”
這些“泥”是什么?
關于它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這些“泥”是什么?
其實,洗澡時搓下來的“泥”,主要成分是脫落的皮膚碎屑、油脂、灰塵及汗等物質。
人體總是在不斷地新陳代謝,代謝在體表的產物就是皮屑。體表的皮膚和毛孔都會呼吸,呼吸的同時會排出多種分泌物,如油脂、汗水等。同時,裸露的皮膚沾染到空氣的灰塵,那么,這些物質在體表累積成“泥”就是再正常不過了。
“泥”里有秘密……
不同的人由于體質、環(huán)境、活動經(jīng)歷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泥”的成分構成也不一樣。
最常見的區(qū)別:
1、油性皮膚的人,油脂的成分稍微多一些;
2、干性皮膚的人,皮屑多一些。
3、喜歡吃油膩、不運動的人,搓出來的“泥”也會多一些,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 。
小康妹兒提醒,油性皮膚的人在洗澡時可以選擇香皂,而干性皮膚的人,就應該選擇有滋潤效果的沐浴露了,而且,洗澡的水溫不要過高,這樣會加劇皮膚干燥。
把身上的“泥”洗掉,一身輕松的感覺當然不錯,那么,這些“泥”到底要不要搓干凈?
別小看,“泥”里有功效
每一天,新陳代謝產生的皮屑和皮膚呼吸的分泌物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所以每天洗澡將皮膚上附著的這些東西都搓干凈了,第二天還會有新的覆蓋上來,生生不息,這是正常現(xiàn)象。
洗澡時,不要對它們太狠。因為,它是你皮膚的一層保護膜。如果搓得太過分了,把皮膚都搓紅了、甚至覺得疼,就有可能破壞皮膚本身的保護屏障了。 因為:
角質膜是皮膚的屏障保護層之一,它的作用是減少水分蒸發(fā),保持肌膚濕潤,而且還能夠抵御各種微生物的侵襲。如果平時搓澡過度,就會破壞這層天然的保護膜,導致肌膚敏感,出現(xiàn)紅血絲。同時還可能加劇皮膚干燥,甚至誘發(fā)瘙癢癥等。
洗澡時適當搓一搓,可以及時地清除皮膚上附著的排泄物和灰塵。脖子、耳后、腋下、手腳關節(jié)處等,這些平時流汗較多但又不容易經(jīng)常清洗的地方重點搓一下,但不要過度。
洗澡小建議
夏天來了,很多人覺得天氣熱老出汗,身上特別臟,一定要用強力去污的沐浴露或香皂。實際上,除非你每天在泥里打滾,就沒必要洗得那么深入。
小康妹兒給你幾條建議,讓你清爽正確地洗洗澡~
1、清潔用品這樣選:
1、一般人用中性的清潔產品即可,不需要用強堿性、強力去污的產品。
2、正規(guī)沐浴露或香皂都可以用,至于有沒有其他的特異功能,真不重要。
3、如果洗完澡后覺得皮膚干,記得涂保濕霜或身體乳,尤其是中老年人。
2、先洗頭還是先洗澡?
“洗澡先洗頭會導致腦溢血”的說法,您是否也聽過?甚至有人解釋說,在洗澡時如果先洗頭,則可能會導致人身體的血液迅速聚集到頭部的血管中,最終形成淤積。
但其實,洗澡引起腦溢血的原因是溫差的變化,而不是大腦血管受熱膨脹。
從專業(yè)上來說,不論是先洗哪兒,對身體的影響都差不多,只是不同的人可能存在一些體驗上的差異。
3、夏天怎么洗?
一般來說,建議夏天每天沖洗一次即可。但鑒于個人體質、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不同,可根據(jù)自身需要洗澡。
1、若是油脂分泌旺盛,或是出汗較多,工作環(huán)境灰塵大的人,可以多沖洗幾次。
2、老人一般皮脂分泌較少,可以適當減少洗澡次數(shù),但也應保持每天擦一擦的習慣。
3、洗澡時,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水溫以30℃~45℃為宜。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fā)生意外情況;長時間泡澡容易使人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fā)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洗澡是件快樂的事,勤洗澡依然能搓出“泥”是正?,F(xiàn)象。按小康妹兒的建議洗個健康快樂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