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空中客車公司通過新聞稿向外宣布,A380的最大用戶阿聯酋航空將把其A380訂單從162架減少至123架。未來兩年,阿聯酋航空還將接收14架A380。同時考慮到缺少其它航空公司的訂單儲備,空客將于2021年停止交付A380。
A380將停產的消息在坊間其實已經流傳很久。為“樞紐-樞紐”運輸方式而設計的超大型客機,雖然贏得了不少旅客的喜愛,但運營它的航空公司,卻不得不面對復雜的航線環(huán)境和運營壓力。
作為21世紀的工業(yè)產品,A380的設計十分優(yōu)秀,A380的駕駛系統(tǒng)是首部完全實現無紙化的飛行系統(tǒng),駕駛員可利用機上所有操作界面完成所有工作。客艙則是我乘坐過所有寬體飛機中最安靜的,尤其是降落時,客艙內幾乎聽不到慢車狀態(tài)時發(fā)動機的聲音。寬敞的空間為航空公司提供了諸多內飾選擇,吧臺、浴室,奢華的頭等艙。即便是擁擠的經濟艙,座椅寬度也比其他眾多寬體客機寬敞。
但這些只是A380邁向成功的必要條件。要知道,艙內再舒適,飛機飛不起來也沒轍。也是因為它太大了,大部分民航機場的跑道長度、厚度都難以滿足A380的起降需求,要知道3800米的長度,全中國也只有為數不多的省會和大城市機場才有。這極大限制的A380的運行。
另一方面,A380在設計之初,就被定義為一款“樞紐-樞紐”型飛機。舉例來說,福州的朋友想去美國西部的拉斯維加斯,由于沒有執(zhí)飛航班,只能從福州坐單通道小飛機去上海(樞紐),在上海轉乘A380直飛美國洛杉磯(樞紐),再從洛杉磯乘坐小飛機去拉斯維加斯。這樣的旅行方式在1997年由南航用777創(chuàng)造的首次跨太平洋不經停飛行紀錄之前,是十分普遍的,那個年代,同樣擁有4臺發(fā)動機的波音747,在飛著如今A380飛行的航跡。但隨著波音777系列、787系列,以及空客自己的A350家族的大量交付運營,航空公司發(fā)現,“點對點”飛行才是旅客熱衷的選擇,而上述機型正好能夠滿足旅客們的需求。
但也正是因為“樞紐”,才實現了A380和其最大運營商——阿聯酋航空的相互成就。為什么呢?阿聯酋航空想的很明白,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是連接東方和西方、南半球和北半球的節(jié)點。迪拜,可以說是世界的樞紐。阿聯酋航空利用天然的地理優(yōu)勢搭建空中網絡,從迪拜轉機,幾乎可以飛抵世界上絕大多數主要城市。這樣的樞紐,需要的是A380。
但世界上只有一個迪拜,只有一個阿聯酋航空,只有一個“世界樞紐”,所以,A380中轉了全世界,卻“輸掉了”自己。因為不到300架的訂單數無法幫助A380項目回本,無論多少人喜歡這款飛機,商業(yè)領域看的是數字,不是情懷。
不過,喜歡A380的朋友們也別擔心,停產≠退役,這架飛機還將在全球數十家航空公司服役至少10年以上。
隨后,就是A350和A320neo家族,以及新成員A220的故事了。
9天8晚
讓我們在浪漫的海島
聽
海浪輕唱
發(fā)動機的轟鳴
鳥語
蟲吟
親身參加航空航天海事防務展
而后置身真正的荒野
和雄鷹比肩
邂逅林間的飛翔的精靈
情人節(jié)報名的團友
贈送一年份航空知識的營養(yǎng)
風上風云|云端故事
航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