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南京西站至黃山7101/7102次往返列車,是南京現(xiàn)存的唯一老式綠皮火車,從前稱之為“慢車”或“普客”。準確地說應(yīng)是“綠皮列車”,如今僅剩車廂是老式的,車頭已不是蒸汽機車了。在動車、高速列車橫行天下的時代,雖沒有考證它的年代,卻也夠得上古董級的了。過不了多久也會象蒸汽機頭一樣從鐵軌上消失,若干年后再變成失去本色的“恐龍”。式許正是這份小小的舊情,近年來引起一些人的關(guān)注。年老的帶著對往日的眷戀,或結(jié)伴、或帶著第三代來到昔日老站__中華門火車站。花上兩塊五毛錢坐趟開往終點站“南京西”的綠皮火車,感受一把懷舊之旅。到了雙休日前來體驗老火車的年青人也多了起來,有學(xué)生、有情侶、有小家庭。乘客中,最興奮莫過于老人與小孩。幾個月前,我們4個同齡人第一次乘這趟車,70多歲的表哥從拿到車票就開始亢奮起來。上了火車更象個孩子在空蕩蕩的車廂里跑來跑去,忙不疊地念叨著:“好玩、好玩,活了這把年紀第一次在市內(nèi)乘火車從城南到城北……”。我們還一同回憶起他剛進城時住在裴家橋小鐵道旁的情景。那條小火車道始建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下關(guān)至萬壽宮(今白下路,長白街即鐵路遺址),稱“寧省鐵路”又稱“京市鐵路”,1936年延申至中華門火車站。直到1958年興建堯化門至中華門聯(lián)絡(luò)線后才拆除。如今,中華門往南京西的這趟綠皮火車走的還是這條“聯(lián)絡(luò)線”,沿途還能見到幾個小站,如:中途??康淖辖鹕秸尽?br> 這趟列車下午到達中華門站后,旅客己基本下空。見到了了無幾的上車乘客,同齡的老列車員頗為不解:又便宜又快捷的公交、地鐵不乘,花上一個鐘頭來乘這老掉牙的“慢?!保秸驹俚纛^換公交回家,簡直是沒事找事。聽了我們這邦“無事佬”的解說才會意地笑了起來,指出那些還是老物件。上車后列車員要求我們集中坐到一、兩節(jié)車廂,便于他們利用馳向終點站的時間打掃清理。跑這趟車的列車員幾乎都是老員工,幾十年的旅途早巳習(xí)以為常,真所謂:身在寶中不知寶。不過他們跟古董火車倒蠻相配的,更能讓乘客“穿越時空”,帶來更多的回味。
那次,我們幾個老頭老太沒顧上拍照片,很是遺撼。這個月初從網(wǎng)上得知,有一批攝影愛好者組織“懷舊之旅”活動,活動中還有模特免費出鏡。于是又背著相機重游了一趟。這次正逢雙休日,加上媒體報道,久巳冷落的侯車大廳幾乎暴滿,足有5、6百人。車站上、列車上也多了幾位年青的工作人員,以應(yīng)付這久違的“熱流”。一位老者說,她昨天巳乘過一次,遲到的人還沒買到票,今天又陪老姐妹帶孫子來玩。
美中不足,這次只拍了前半程的照片,中途相機沒電了,模特MM的芳容一張也沒拍到。想過足“老癮”下次還得乘一趟。
旅途中,人們在議論,這趟列車還能運行多久,會不會保存下來。說不準連這個老站也要退出“歷史舞臺”,如今這個站每天只有幾趟往返皖南的列車。
☆老站內(nèi)外
☆滿員的侯車室
☆人多了,他們笑了…
☆“這些都是老物件”
☆體驗
☆快樂之旅
☆沉思 捕捉 回味
☆留住夕陽
☆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