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從小養(yǎng)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就如同天生的一樣牢固,這就是習慣成自然。 習慣決定未來,而良好的習慣并非自然而成,是需要逐步養(yǎng)成的;小學階段就是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開端和黃金時期,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想要在未來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中順利前行,就必須要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
作為學而思的一名小低老師,我很認同針對促進學生優(yōu)秀習慣養(yǎng)成的學而思五大習慣,它們指的是:口述題習慣、閱讀習慣、筆記習慣、復習習慣、反思習慣。1. 口述題習慣
口述,指的是學生在能夠做對題目的前提下,能夠通過邏輯語言為他人講解清楚題目。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就是將題目的解答過程通過語言表達或描述出來,其實不然,在這個過程中,口述人必須將題目考察的知識點、解題方法、易錯點、突破口等等通過語言呈現出來,當然更多程度的要求還包括講解過程中的表現形式、節(jié)奏把控等等,所以,真真是極不簡單的!
為什么要口述題?它對我們有哪些幫助?
(1)口述提是一種分享,它可以把我們所學會的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增進與家長。同學之間的感情,活躍氣氛。
(2)口述題是學生建立自信的一種途徑,通過給家長、同學口述題目,除了能獲得積分卡或印章獎勵外,更重要的是,能夠得到認可和肯定,從而激發(fā)自己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3)口述題能夠反應出課堂知識的吸收情況,檢查出學的不夠好的地方,是學生查漏補缺的“試金石”。
(4)口述題能夠鍛煉口頭表達能力,讓愛說話的孩子善于說話,讓不愛說話的孩子勇于說話。
(5)口述題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做到思維有條不紊,回答問題有理有據。
那么,怎樣做好口述題呢?
很簡單,一顆堅定的決心+一份條理的計劃。口述題是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每天或每幾天去做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肯定不行。那么怎么來執(zhí)行?大概分這么幾個階段:
希望我們的同學能夠在老師和家長的配合下,在學習中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口述習慣。
2. 閱讀習慣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歐陽修也曾說過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人的一生是有限的,直接向別人學習的經驗也是有限的,但是通過讀書,我們就能夠無限的向別人學習間接經驗,這就是讀書的意義之所在。德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在13歲最遲15歲前如果養(yǎng)不成閱讀的習慣和對書的感情,那么他今后的一生中,將很難再從閱讀中找到樂趣,閱讀的大門可能會永遠對他關閉。而一個人如果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生都會受用無窮!!
那么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如何養(yǎng)成呢?
1)根源于熱愛閱讀的家庭或學校氛圍。大家都有這樣的一個感受,如果一個人在做某件事情,可能對周圍的人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是一群人都在做這樣事情,也許他就是下一個潮流,蔚然成風十分可能?!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這就是氛圍或者風氣的力量。俗語“將門出虎女”和“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所以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必須為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尋找一個優(yōu)秀的閱讀榜樣。而這個榜樣往往就是我們的家長自己。另外,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參加各種月讀書會等等,讓他感受到書籍的魅力。
2)依賴于長久有效科學條理的閱讀計劃。閱讀計劃的制定一定要貼合孩子實際,切忌盲目跟風。首先,必須了解目前市面上針對自家孩子年齡階段的圖書都有哪些類別,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必須深入了解孩子的興趣,這在閱讀習慣養(yǎng)成初期,也是最重要的!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沒有興趣就沒有記憶! 當孩子能夠養(yǎng)成對興趣類圖書的閱讀習慣之后,我們就可以適當拓寬閱讀類別,在他周圍放一些其它類別的圖書,最好還是能和他的興趣有些聯系,有個緩沖和連結。
3. 筆記習慣
記筆記的重要性,在這不加以贅述,學而思的學生一般會在二年級課程結束,升入三年級的暑期銜接課開始建立這一習慣。
關于筆記的幾點小建議:
1)搭配錯題本,我一直認為,第一遍能做對的題目在未來的日子里99%你還是會做對,同樣的,第一遍就做錯的題目,當你在和它狹路相逢的時 候,也是99%會重蹈覆轍錯題本建議每次遇見錯題有時間就馬上把錯題抄下來,同時寫上錯誤原因分析,或者每周集中一個時間抄寫錯題;然后一 周或兩周回顧一次,寫上回顧時間。錯題本關鍵不在于抄了多少道錯題下來,而在于回顧的次數和效果。
2)筆記的使用頻率:課堂筆記本在當堂聽課時記錄,當天回家復習一下,月考前期中考前重點復習關鍵點。
3)筆記內容:重要知識點或易錯點處可搭配一些典型例題輔助。
4. 復習習慣
復習的重要性和意義,四個字:溫故知新。關于復習,有一個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不復習的后果真的是很恐怖,通常要求大家當天上課的內容在24小時內一定要安排一定時間復習鞏固,最好在三天之內再花很少的時間進行一次復習,如果做不到三天內復習一遍,哪么在周末一定要抽出時間把本周的學習內容做一次整理和復習。在復習之后再去完成作業(yè)。
5. 反思習慣
反思習慣,在小學階段更通俗的說就是檢查的習慣和討論的習慣。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說,“如果沒有了反思,他們就錯過了解題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通過回顧所完成的解答,通過重新考慮和重新檢查這個結果和得出這一結果的方法和過程,學生們可以鞏固他們的知識和發(fā)展他們的解題能力。 低年級學生的行為隨意性很大,培養(yǎng)他們的反思意識和能力比較困難,更多的需要老師和家長的輔助引導。在學習和做題過程中,一定不能以做對某一題為目的,應該幫助我們的孩子分析和討論,這道題考差了哪個或哪些知識點?我們經常會犯得錯誤有哪些?同一知識點的其他類型是什么?與這道題相似或不同的地方在哪里?等等,期望最終能實現的效果是學生做題--學生講題--學生出題。
過于強調知識,忽視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往往是事倍功半,抓住好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則經常事半功倍。
學而思的五大習慣,一個一個的來吧?。。?/font>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