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孩子欺負人和被欺負,都會種惡果?
一個2歲模樣的小男孩抓著玩具槍,跟在一群小哥哥身后跑。跑著跑著,他突然被一個4,5歲的小男孩攔住,不僅玩具槍被搶走,還被對方當(dāng)“犯人”,舉著玩具槍戳臉、戳頭……小男孩委屈得臉蛋通紅,快哭了。
這時,2歲小男孩的爸爸大喊:“這是誰家的孩子?”
一個臉上滿是雀斑的婦女抬頭瞥了一眼,表情輕蔑地說:“孩子間的事情孩子們自己解決,要給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我看見那個爸爸的眼神似乎要噴火,他大吼一聲:“大寶,過來,有人欺負你弟弟……”我一看,他家的大寶可真大,應(yīng)該有8,9歲的樣子。聽見爸爸的話,他就像一頭小野牛般往弟弟那邊沖……
這時輪到4,5歲小男孩的媽媽緊張了,她站起來要阻止,被那個爸爸攔住了:“說好的,孩子間的事情孩子們自己解決,要給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不要把“欺凌”錯當(dāng)“孩子的獨立機會”
我曾經(jīng)給大家介紹過日本幼兒園老師的做法。日本有句諺語叫“將愛子送上旅途”,即鼓勵小朋友獨立解決困難,獲得成長。日本的家長也很認同這種孩子與孩子間的交往方式。舉個例子,當(dāng)一個幼兒園兩個同班小朋友因為要爭搶一個好玩的飛機玩具而發(fā)生爭執(zhí),一般來說,老師和家長會靜候一旁,讓孩子們自我解決,無論搶贏還是友好協(xié)商,日本的大部分老師和家長認為這是孩子們學(xué)會解決問題的好機會。正如兒童心理學(xué)家皮亞杰也說過,當(dāng)寶寶們在3歲左右,已經(jīng)是生活問題的初步解決者,有一定的問題解決意識,可以鼓勵他們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獨立吃飯或收拾玩具。
可是,“欺凌”與“孩子獨立解決問題”不是一回事。什么是欺凌?
比如一個小男孩一個人拿著玩具玩耍,突然被一個大孩子搶走,他還被推了一把摔倒在地,這叫欺凌;
比如一個小女孩在安靜地玩過家家游戲,一個小男孩無故沖過來,踩踏她精心布置的場景玩具,這叫欺凌;
又比如一個小男孩剪了新發(fā)型,被同伴嘲笑并且取了難聽的“綽號”,這也叫欺凌;還比如一個小女孩慫恿幾個孩子不要跟某個小女孩玩耍,這也叫欺凌……
“欺凌”常常存在以大欺小、以強欺弱、淘氣孩子欺負文弱孩子的情形,存在欺負、凌辱的性質(zhì)。當(dāng)父母錯誤地把“欺凌”當(dāng)成了“孩子的獨立機會”,未來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父母不阻止欺凌,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影響?
1、父母不阻止,欺凌別人的孩子會受到“鼓勵”
我曾經(jīng)認識一個媽媽,她的孩子長得比同齡人粗壯。孩子3,4歲時喜歡搶別人的玩具,當(dāng)別的小孩被她的孩子打跑后,她也沒批評過孩子,她還直言不諱地跟我說:“反正被欺負的不是我的孩子,別的我也沒想太多?!焙髞?,這孩子一直與打架如影隨形,最后因為把同學(xué)推下樓梯級,導(dǎo)致那個孩子腦震蕩和智力殘疾而被退學(xué)。
幼年時經(jīng)常欺凌他人的小朋友,長大后非常容易延續(xù)欺凌行為。英國教育心理學(xué)者Smith, P. K.等人曾經(jīng)有個研究,該研究長期跟蹤了一群幼齡期愛欺凌其他孩子的男孩,發(fā)現(xiàn)這些人在青年期逾六成以上在行為上具有暴力性,二成以上沾染了嚴重的暴力傷害事件。欺凌別人的孩子,他們內(nèi)心的暴力種子一旦生根發(fā)芽,未來大概率也將甩不掉了。
2、 父母不阻止,被欺凌的孩子會收獲“孤獨”
去年,有個爸爸說他的孩子有個古怪的行為——喜歡躲在黑暗的衣柜里哈哈大笑,每周有好幾次。后來他跟我說了一個細節(jié):6歲時,小男孩被一個野蠻的平頭小男孩嘲諷和毆打,這個爸爸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對方高大,反而嘲諷自己的孩子“懦弱”……后來有其他小朋友跟這個爸爸說,他家小男孩經(jīng)常被對方逼著自扇耳光。
父母無視孩子被欺凌,會給孩子帶來孤獨。當(dāng)一個孩子被欺凌時,所有孩子都有反抗的想法,可是有些孩子由于力量過于弱小、或者由于害怕,甚至也曾經(jīng)反抗卻被欺凌得更厲害……這時,他們最需要父母的保護。倘若這種希望熄滅,他們會更加恐懼,一方面欺凌不會停止,另一方面,他們對父母失望,繼而沉浸在自己孤獨和痛苦的小空間里,就像前面躲在衣柜里的小男孩。這些孩子未來不會擁有安全感,也不容易擁有健康的心理,相反,更多的是內(nèi)向、抑郁、焦躁,甚至是心理障礙。
?面對把“欺凌”當(dāng)“獨立”擋箭牌的家長,怎么辦?
有些父母在見到自己孩子被欺負時,會忍不住“幫架”,甚至與對方家長起沖突或上升至成年人的打斗……這些都是不明智的,因為家長的行為就是孩子的榜樣,你不會希望暴力伴隨孩子成長。
面對孩子被欺凌時,父母首先第一時間阻止傷害繼續(xù),從客觀的角度跟對方溝通。如果不能得到對方的理解,那么就從此遠離這樣的熊孩子和熊家長吧。另外,在我的新書《心理咨詢師媽媽的科學(xué)育兒法》里,有詳細的小朋友人際交往的具體和科學(xué)的方法,幫助孩子玩好“孩子圈”。
很多人說,小孩子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喝溫暖的湯、蓋溫暖的被子、有溫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