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是初一新生剛接觸的科目,他們還沒有掌握學習歷史的規(guī)律,所以我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并沒有正式講課,而是設計了一些學生會感興趣的開頭的歷史話題,以及什么事歷史,怎樣學習歷史,個人感覺還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歷史課程的興趣。但正式講課之后,前兩節(jié)課講的東西較多,個別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不夠充裕,由于學生的疑問多,重難點的分析欠透徹?;仡檭晒?jié)課學習,對于第一課來說,基礎知識大部分同學是過關了,但是有些學生對概念不理解,比如“能源”、“人工取火”、“舊石器時代”等,個別同學的歷史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欠佳,比如說“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有些同學 不會寫或者寫成現(xiàn)代人的生活情景。到學完第二課“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我發(fā)現(xiàn)部分同學對古人類存在的時間、空間容易混淆,特別是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比如北京人用的是打制石器、摘野果、狩獵為生,而學到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是過著農(nóng)耕生活,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比北京人進步的原因是什么,這是一個歷史時間的過程,是人類在勞動實踐中的不斷進化,對于初一新生來說確實存在很多疑問,今后在教學中要詳細地考慮學生的學情。
每當看還有孩子們考后不同的神情,我就會思索很多。要提高歷史成績,除了讓孩子們對歷史學科感興趣外,還應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
1、平時抓好培優(yōu)轉(zhuǎn)差,對學困生應多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情況,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耐心的教給他們學習歷史的方法;且建立幫扶對象,兵教兵,好帶差。80分以上的作為培優(yōu)對象,嚴格要求他們掌握好知識點,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歷史的機會,自己給自己訂一個可行的目標,并為之而努力。 2、多學習、多鉆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
3、教會學生學習歷史,在書上作圈、畫、勾、點、旁批,學會積極關注新聞、社會熱點,把最新信息與課本聯(lián)系起來,增加見識。
4、在自己平時讀書過程中,有意識的收集資料,積累命題素材。這樣,每次作業(yè)可以布置可供選作的自主命題。
5、積極接受學生意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6、后期加大力度進行強化訓練,對每一課的知識點進行過關。
7、更加注重學以致用的原則,在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生運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