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就是:房子的居住和金融屬性是不可分割的。
即使你買房是為了自住,也不會忽視它的金融屬性,也就是它的漲價情況。
哪怕暫時不具備換房條件,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一間房子也不會是一輩子,總要置換的。
而投資,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只要買房,就需要考慮未來賣房的難易程度,才不會砸手里。
流動性最好的房子,必然是二手房市場最受歡迎的房子。
那么,我們今天就另辟新徑,根據二手市場的數據討論下,在外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買這樣的總價、面積和戶型,才最好賣。
1
一線城市
中低價位房源,購買需求更集中。
以廣州為例,總價在300萬價格區(qū)間內,二手房成交量最大,換句話說,這個價位的房子,轉手時候,購買需求最大。
而,北京會高一點,但一樣是中低價位比較受歡迎。
從鏈家的成交數據來看,總價500萬以下的房子占了交易量的80%,是二手房的主流產品。
首先,剛需客通常是市場的主流人群,購房預算相對較少,所以,對中低總價的房源需求都比較大;
其次,低總價意味低門檻,受眾面更廣,變現能力更快,避免遭受“有價無市”的冷遇。
而產品上,中小戶型更受市場青睞。
根據合富大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廣州二手住宅市場,以兩房和三房的成交最多,占比均高達39%,四房及以上大戶型單位成交占比不到10%;
從面積段分析,70-90平方米的房源最受購房者的青睞。
北京數據同樣,面積上,50-90㎡占了成交量的50%以上:
戶型上,兩房的成交量遠遠領先:
綜上,我們不難推導出:
如果你要在一線城市買房,要選擇城市的中低價位房子,轉售時候會更容易出手;
從產品上看,在北京,兩房比三房更具有優(yōu)勢,而在廣州,三房比兩房更受歡迎,房間數量差異實際是總價差異。優(yōu)先控制總價的前提下,能買多一間房肯定更好;
因為一線城市房價高企,導致房子總價高不可攀,所以,面積一定要控制,50-90 ㎡低門檻的小戶型會更受市場歡迎。
2
二線城市
因為二線城市能級跨度較大,某些地方房價和基本面并不相當,有價格幾千的沈陽,有泡沫堆砌的廈門,也有價格三萬的杭州。
所以,以總價范圍指導不具備意義。
從產品上,二線城市成交率高的戶型一般是三房。
以天津為例,三房是二手成交市場的絕對主力。特別是逐步開放二孩政策后,大多數家庭會出于對未來的考慮,選擇三房戶型滿足以備不時之需。
武漢、西安、成都、重慶等強二線也大同小異,比如杭州,在二手市場上,三房比兩房更搶手,成交周期更小。
而面積需求,相比一線城市,稍微有所擴大。
同樣以天津為例,在面積選擇上,50-90㎡的成交房源占5成以上,特別是70-90㎡的房源最受歡迎。
但是,不能忽視的是,90-120㎡占比也比一線城市有所擴大,中等面積戶型成交量越來越多。
這個面積段房產多為改善型房產,這意味著,二線城市的購房需求,有一部分已經從“居住需求”升級到“舒適需求”。
綜上,我們可以推導出:
如果你打算在二線城市買房,總價不再具有強烈的限制性,產品上,二手房成交高峰集中的70—90㎡小三房是最受歡迎的產品。
但是,面積有所擴大,特別是在宜居氛圍更濃厚的二線城市,90—120㎡也有相當大的市場受眾面。
3
三四線城市
最后,說一下三四線城市,熟悉我們公眾號的朋友都知道,大胡子老師一直不支持三四線城市投資,詳情可以點擊看我們之前的文章《虛火不下,三四線房價還能撐多久?》。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接盤俠。
一方面,三四線城市基本面不足,人口流出,決定了三四線不會有很高溢價空間,即使房價漲,也是紙面收益;
另一方面,地多人少,新房市場供應充足,而且,新房癌嚴重,二手房根本沒人愿意多看。
不過,三四線城市也有自己市場,如果單純?yōu)榱俗宰?,希望長期持有后有所升值,也是可以考慮的。
三四線市場的主流客戶一般為首次置業(yè)型客戶和改善型客戶。
首置型一般是城里的年輕人,通常是父母協助置辦的婚房。
對于這類人,以比較低的價格買到合適的房子才是最滿足的,至于面積大小不是很講究,最好是大三房,可以一步到位。
更多的是進城置業(yè)的農民群體,希望得到居住品質改善。
在農村住房對比下,城市里的住房面積顯得逼仄,所以他們會更關注產品戶型、面積,最后才是價格,畢竟三四線價格普遍不是太高。
所以,在三四線,120-140平米的大戶型相對暢銷。
如果你要在三四線城市買房,最好還是優(yōu)先考慮戶型、面積,而非其他品質改善,大部分的三四線人們對地段、交通、配套、學區(qū)等因素相對沒那么敏感。
寫在最后
二手市場就是市場的晴雨表,通過對總價段、面積段、戶型這三大指標的分析,買這樣的房子才不會砸手里:
在房價高企的一線城市,控制預算是首要考慮因素,低總價同時也意味著低風險;
而二線城市,戶型的因素會更大,三室中等面積成交占比較大;
三四線城市則偏好大面積改善型戶型,越是大城市,人均住房面積越小,越是中小城市,人均住房面積越大。
但是,無論是在什么城市,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一定要尋找價差明顯的盤。
有價差的房子,才適合撿漏,也更抗跌。
年底開發(fā)商有業(yè)績壓力,優(yōu)惠力度大,而且年底大部分人工作繁忙,會把買房計劃推到年后,無形中減少了需求競爭,可以沉下心慢慢比價,適合撿漏。
總之,多走出去,掉餡餅之后才能撿到,多看房多留意總不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