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自然語言研究時,自然要看大量的文獻,有一次看到趙元任的介紹,深感震驚。
趙元任是清華有名的學者,此人不僅精通幾十門外語,還具有快速學語言的天賦。
只要在一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待一個月,就能學會當?shù)氐姆窖浴?/p>
他去歐洲,每到一個地方,就用當?shù)胤窖耘c當?shù)厝苏f話,讓當?shù)厝艘詾樗潜镜厝恕?/p>
二戰(zhàn)后,他到倫敦去一個當?shù)乩先擞脗惗胤窖粤奶欤先藷釡I盈眶,說好久沒有人用方言和我聊天了,現(xiàn)在年輕人都追美國口音的時髦。
我看到這個,感覺如獲至寶,有一次與老師談起趙元任的語言能力。
老師說:他還不是最牛的。趙元任去美國訪問時,遇到了美國轉(zhuǎn)換學派大師喬姆基。
老喬說從來沒有聽過中文是怎么講,能不能說幾句中文讓他感覺一下中文是怎么回事。
于是趙元任就說了幾句中文,幾天后,趙元任再遇到喬姆基時,喬姆基已經(jīng)能說中文了。
聽到這個真是把我雷得無語。
如果真是這樣,外星人根本不用擔心聽不懂地球人的語言了,他們最多需要一個月時間,甚至更短,就能掌握地球人的語言。
甚至,動物學研究表明,動物也有不同的方言,也會有類似趙元任、喬姆基那樣的翻譯,它們同時精通多門動物語言。
這也解釋了古代不同部落之間的交流問題。
古代交通不發(fā)達,可能許多族群之間長期沒有交往,突然之間來得商隊,商隊中不乏語言天才,他們能在不同族群之間交流。
西游記中的唐僧估計也是一個語言高手,西游數(shù)十國,操多種語言,他是怎么做到的?
深入了解大腦的結(jié)構后,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事。
人的大腦有上千億個神經(jīng)元,每個神經(jīng)元有幾十個樹突,因此大腦可能的連接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人出生時,大腦的連接還沒有成型,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強化一些連接。
于是人的大腦的學習能力從出生開始就走下坡路了。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人在2~7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
孩子是天生的語言學大師,把這個時期的孩子放在成人語言環(huán)境中,即使沒有老師教,孩子自然就能學會成人的語言。
老婆是學中文的,以前一直擔心自己外語不好,以后孩子會不會也是外語不好。
我是拍著胸脯保證絕對不用擔心,因為我是研究自然語言學的,知道只要是正常的孩子,總能學會的,關鍵是在黃金時期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
孩子出生后,每天給他放英語VCD,于是孩子先會說英語“one,two,three,four",然后會說中文”一二三“。
再后來又送到英語環(huán)境中混了一年,現(xiàn)在可以直接看英文游戲視頻直播,同學的家長都十分羨慕,說自己不懂,耽誤了老大,只好在生老二補上這一課。
為什么大腦在七歲后語言學習能力減弱了?
那是因為大腦的資源十分有限,在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的能力。
古代社會比較封閉,只需要學會一種語言就夠了,沒有必要學會其它語言。
因此,大腦將學語言的材料拆解,用這些材料重新組合發(fā)展其它能力。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如果孩子過早地學習語言,那么會抑制數(shù)學和空間能力的發(fā)展。
女孩普通學語言比男孩早,因此女孩在數(shù)學和空間想像力上不如男孩。
說明大腦的許多能力是相互排斥的。
畫家畢加索說: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很少有人保持到成年。
大多數(shù)人成年后放棄了許多幼時的天賦,少數(shù)人仍然保持著。
研究集體智慧目的之一就是挖掘每個人遺留的少量天賦,聚沙成塔。
古人說:貴人語遲。
也許那些沒有過早開口說話的人在發(fā)展其它能力,而這些能力在成年的競爭中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