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為什么澳洲有那么多有“袋子”的動物
行走的五花肉 @ 2019.04.03 , 13:00

澳洲是有袋類哺乳動物的王國,比如袋鼠、考拉和袋熊都生活在那里。這片陸地上居然生活著這么多有袋類哺乳動物,那么問題來了:是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這些有袋類哺乳動物么?

答案是否定的。據(jù)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Robin Beck的研究,有袋類動物在“搬到”澳洲之前已經(jīng)存在了至少7000萬年。Robin Beck談到:“有袋類動物顯然不是澳洲‘土著’品種,而是外來‘移民’?!?/p>

與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相比,有袋類哺乳動物是個“怪咖”。不像人類、犬類和鯨魚之類的胎盤哺乳動物,有袋類哺乳動物的幼崽的發(fā)育相對不夠全面,需要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繼續(xù)長大。“幼崽生下來發(fā)育非常不健全。它們會趴在母親通常長在育兒袋中的乳頭那,基本是一直銜著、長時間的吮吸母乳,通常一喝就是幾個月,”Beck談到。

有袋類哺乳動物的“故鄉(xiāng)”

事實證明,已知的最古老的有袋類哺乳動物實際上來自北美,它們在至少1.25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就從胎盤哺乳動物中“獨立”出來。Beck介紹說,這些古老的有袋類動物似乎是在北美“發(fā)展壯大”起來的,在當時的超級大陸Laurasia上生活著大約15到20種有袋類動物,但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滅絕了。目前還不清楚為什么這些有袋類動物會出現(xiàn)在這里,但是由于某種原因,大約在6600萬千前恐龍滅絕的時候,有袋類動物來到了南美洲,那時的北美和南美并不像今天這樣連接得如此緊密,但距離也并不算遠,一座大陸橋或幾個島嶼就可能將它們連接起來,這種距離使得動物們能夠“擴張地盤”。在到達南美洲后的兩百萬到三百萬年里,有袋類動物肆意生長,并發(fā)生了各種進化,比如,它們和它們的近親進化成熊和鼬鼠大小的食肉動物,有些還進化出了劍齒,而另一些則進化成了吃水果和種子的“素食”動物。在南美的這些進化補充了北美胎盤哺乳物種。

在那以后,一些有袋類動物滅絕,但是南美仍是有袋類動物的“圣地”,有100多種負鼠,七種鼩負鼠,還有可愛的monito del monte(南猊),它的西班牙名字的意思是“山上的小猴子”。另一方面,在過去的一百萬年里,負鼠們向北遷移,現(xiàn)在居住在北美,這就是弗吉尼亞負鼠,唯一一種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有袋類哺乳動物。

但負鼠(opossum)與袋貂(possum)不同,袋貂原產(chǎn)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袋鼠的“近親”,從解剖的角度看也不同,不如南美負鼠沒有下門牙。

那么,有袋類動物是怎們從南美“搬到”澳洲的呢?

“移居”澳洲

大約四千萬到三千五百萬年前,南美洲和澳洲都與南極洲相連,是一塊巨大的陸地。那時的南極洲不是被冰雪覆蓋,而是被溫帶雨林覆蓋,是一個不錯的居住地。Beck說,看上去是有袋類動物和“親戚們”從南美洲起源,穿過南極洲最終抵達澳洲。甚至還有化石證據(jù)顯示,在南極洲的Seymour島上發(fā)現(xiàn)了有袋類動物的化石。澳洲最古老的有袋類動物的化石在昆士蘭州一個名為Tingamarra的5500萬年前的遺址處發(fā)現(xiàn)。這些化石類與南美洲的“互為近親”。另一種在Tingamarra發(fā)現(xiàn)的以昆蟲為食物的有袋類動物,可能是澳洲現(xiàn)有有袋類動物的祖先。

而在Tingamarra后面有記錄的下一個最古老的有袋類動物的化石有2500萬年的歷史,前后時間間隔很長,“我們看到那時的澳洲的物種的多樣化,有考拉、袋熊和袋貍的近親,”Beck談到,基本上,目前澳洲存在的大部分有袋類動物在2500萬年就出現(xiàn)了。

但是,目前還不清楚為什么有袋類動物會在澳洲“發(fā)展壯大”,有一種推測是,在艱難時期,有袋類哺乳動物的母親可以拋棄育兒袋中還在發(fā)育的幼崽,而其它的哺乳動物則不得不等到妊娠期結(jié)束,在幼崽身上投入大量精力。另一種推測是,澳洲沒有胎盤哺乳動物與有袋類哺乳動物競爭,但這與后來發(fā)現(xiàn)的化石證據(jù)相互矛盾。

到今天,澳洲大約有250種有袋類物種,南美有大約120中,北美則只有一種(就是弗吉尼亞負鼠)。從本質(zhì)上講,有袋類動物的祖先的地理位置發(fā)生了轉(zhuǎn)移。

本文譯自 livescience,由譯者 行走的五花肉 基于創(chuàng)作共用協(xié)議(BY-NC)發(fā)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微獸目【Microbiotheria】
有袋動物簡史:從北美洲“逃亡”澳大利亞
消失的古陸橋與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的來源
古老的“病毒DNA”可能用來預防未來病毒感染
袋獅
地球玩“漂移”,一不小心推動了生命的演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