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Spenser”(ID:spenserandhk),作者 S叔,36氪經(jīng)授權發(fā)布。
本以為財務自由,是我們奮斗的終點;后來發(fā)現(xiàn),也許這只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而已。
前兩天,有個已經(jīng)差不多財富自由的微商朋友,和我發(fā)微信,說她這兩年一直奮斗,并且?guī)е鴪F隊一起都掙錢,現(xiàn)在物質(zhì)生活已經(jīng)滿足;
但是,感覺自己并不快樂。
她無奈地總結了一句:
“原來有錢了,還有煩惱。”
是的,這就是人生真相,沒錢有煩惱;
有錢了,還有煩惱,而且煩惱一點都不比沒錢的時候少。
沒錢的煩惱是焦慮,有錢的煩惱,是空虛。
小鵬汽車的創(chuàng)始人,說了這么一段話,我聽了好幾遍,他說:
“人在沒有自己的事業(yè),沒有自己的追求的時候,你身體的機能,會下降得非常非??欤晕覀兠總€人,要給自己找一些事情,折騰自己;
不管是你的大腦,還是軀體,我曾想過40歲之前財務自由,然后就不干了;但當我不干的時候,其實更空虛。”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
所以,財務自由就會獲得幸福這種事情,絕對是天大的謊言。
我們的國民企業(yè)家偶像王石先生,前段時間因為自己的財富觀言論,被網(wǎng)友噴慘了。
他勸年輕人不要想著買房子,買了房子就被束縛了,反而不利于創(chuàng)業(yè);不要想著馬上發(fā)財?shù)鹊取?/p>
結果網(wǎng)友不樂意了,說王石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年輕人的壓力你懂不懂,年輕人再不發(fā)財就要餓死了你懂不懂blablabla……
哎,其實我覺得王石這番話沒有問題,說的是對的,只是用錯了語境——
現(xiàn)在社會年輕人的奮斗使命,就是致富要趁早呀。
但是,我在這里想要表達的是,我們確實要追求財富,但要明白,人生的意義在于追求幸福,擁有財富真的不等于擁有幸福。
說實話,我今年在思考最多的,并不是賺錢這個事情,因為已經(jīng)賺到了我四年前想要賺到的錢,但是我確實不夠快樂。
所以我今年通過各種方式,希望找到金錢與幸福的關系。
我練習瑜伽,學習瑜伽哲學,從頭開始學習呼吸,冥想;
我學習金剛商業(yè)智慧,了解人的一切,來自于自我對外界的投射,你播下什么種子,會收獲什么結果。
我想了兩條對我特別有效的,減少焦慮,獲得幸福感的方式;不管你是有錢還是沒錢的,我都希望你好好看看。
第一條,更少的物質(zhì)需求。
相信我,物質(zhì)多了,絕對不是幸福,而一定是負擔。
因為其實一個人,對物質(zhì)的需求,真的是有限的,而過多的物質(zhì)條件,就會占據(jù)你有限的注意力,占用你的心智,甚至會讓你擔心。
比如一個人有十套房子出租,很幸福吧?
然后他今天和這家租戶因為素質(zhì)不行而吵架,明天擔心另外一家為啥還不交租,他的心情就被租金綁架了,幸福感自然就降低了。
我們要追求精神的富足,精神的豐富,沒有上限;
而不應該追求物質(zhì)的冗余,物質(zhì)這東西,夠用就好,真的。
第二條,更簡單的人際關系。
很多人喜歡各種社交,恨不得成為party animal,他們覺得你和這個世界越有連接,你就越感到幸福和滿足。
畢竟,孤獨的人才最可憐。
這話沒有錯。但是,很多人沒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到:
過度的人際關系,其實是消耗你的精氣神。
很簡單,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天天管著手下幾十號人,而他們的能量又遠不如你,你是覺得更幸福,還是更疲憊?
另外一點,就是一個人不能同時扮演太多身份,身份一多,交際太多,就會亂,就會煩,就會失控。
中年男人為什么經(jīng)常感到疲憊?
因為又是兒子,又是老公,又是父親,又是主管,又是下屬,哎,關鍵其他人都指望著他來支持。能不累么,能有幸福么?
所以,我們要和高能量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和消耗你能量的人在一起。
我們的人際關系,不要追求多,而是要追求精。這才是幸福的道理。
總之,我相信,如果大家對物質(zhì)的需求,沒有那么饑渴了,對于人際關系,沒那么牽絆了;
那就是斷舍離,那就是幸福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