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長給“贏在高三”發(fā)了求助信:孩子現(xiàn)在是高三,學校態(tài)度非常好,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晚上12點后才睡覺,家長都感到非常心疼,但是期中考試后,我們都要崩潰了:400多分的成績,上本科恐怕都困難。這到底為什么?孩子如果不學,我們也認了,孩子這么學習,結(jié)果卻這樣,我們心有不甘??!
作為重點高中的老師,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學生:高三早起晚睡,開夜車學習,非常勤奮,但是成績卻很難提高,有些學生也許高考完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
其實,這些學生的學習,都是“淺表”學習,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上課一聽就懂,但是并沒有真懂
老師講得我都能聽懂,但是為什么做題就想不起來?這是很多學生的困惑。在這里,我想問你真的懂了嗎?
舉個例子:坐車的不記路,開車的記路,這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常識。如果你坐車,即便是司機耐心給你講解到哪個路口往哪拐,等到你自己走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往往會出現(xiàn)模糊不清的情況,這個時候你需要問,當你問著走過一遍時,回來的時候基本上就不用問了,如果你多走幾遍,就不需要問任何人了。
老師就是“司機”,你就是“乘客”,只是聽“司機”講解還遠遠不夠,你所謂的懂,其實是順著老師的思路懂了,未必是真正懂了。
對策:不懂就問,一定問懂!學習不能不求甚解,沒聽懂的一定要在當時弄懂。如果在課堂上沒懂,課后一定要問,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傊?,要短期內(nèi)就消化掉未解知識。
二、看書一看就會,但是沒有真會
學習的過程,應該包括:預習——上課——復習——作業(yè)。多數(shù)學生省略了預習和復習環(huán)節(jié),直接保留上課和作業(yè)兩部分,在他們看來,預習和復習沒有用,因為他們都會。但是,他們所謂的預習和復習,都如同蜻蜓點水,翻看一下就過去了,無法深入看書,所以也就沒有多大用處了。
在高中,預習和復習特別重要,不好預習和復習的學生,是學不好的。
對策:采用“SQ3R”閱讀法,做好預習工作。SQ3R代表著五個單詞:Survey(瀏覽),Question(提問),Read(閱讀),Recite(復述),Review(復習),也就是說拿著教材,先瀏覽一遍,然后提問自己問題:本課講什么?解決什么問題?帶著這個問題進行深入閱讀,通過閱讀找到答案;然后合上書,自己再復述一遍:本課講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如果說不出來,再復習,直到鞏固預習結(jié)果,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上課重點聽講的地方。
課后看書:深入已經(jīng)掌握的問題,再次尋找問題;近期所學的整個內(nèi)容體系是否明確?本節(jié)課與已經(jīng)學過的什么知識點有聯(lián)系?這個部分的知識學到這里,接下來應該學習什么?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學的內(nèi)容創(chuàng)造出來?
三、作業(yè)做完就完,但是沒有真完
高三的作業(yè)非常多,很多學生加班加點就是為了補作業(yè)而已,但是作業(yè)中暴露的問題,他根本沒有去解決,也不想去解決。
那么,做作業(y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是為了完成而完成嗎?做作業(yè)應該是鞏固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才對。
對策:作業(yè)寧愿完成不了,也要針對作業(yè)中暴露的問題去解決,看看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是知識點的原因還是審題能力的原因?找到原因,對癥下藥,舉一反三,解決問題。
四、題目拿來就做,但是一做就錯
還有的學生,平時學習就糊里糊涂,考試也是非常糊涂,雖然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是做題時卻不去研究題目的特點和做題技巧,導致學不能致用,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學生更不不會審題,在他們看來,所謂的審題就是把題目讀完而已,好一些的學生,還會勾勾畫畫,程度差的學生,試卷上都是空白。
對策:一定要加強審題能力的訓練,對題干進行“三審”:一審限定詞,二審核心詞,三審求答詞,這些詞都找出了,才能明確答題的方向。比如我讓你找一個“高個子胖胖的戴眼鏡的男生”,你忽略了任何一個條件,答案都會選錯。
五、錯了就歸咎為粗心,但是并非真是粗心
考完試,不是結(jié)束,而是開始,這個時候?qū)W生應該從考試中發(fā)現(xiàn)問題,深究原因,找明方向,然后再去努力。但是,很多學生的考試,卻沒有反思,很多學生的反思,都停留在面上。
明明是知識點掌握不好,他偏偏總結(jié)為是自己粗心;明明是審題能力不高,他也總結(jié)為自己粗心,殊不知,粗心的問題只是表象,而且基本上無法解決。
對策:再粗心的高中生,也不會把“1+1=2”這樣的問題算錯,粗心的背后是知識點掌握不清或者審題能力不強導致的,也許老師一提醒你就恍然大悟,但是實際上你沒有真正掌握好,所以不要把失分總結(jié)為粗心,這沒有多大效果,也沒有什么意義,要善于使用'SK試卷分析法“,對試卷進行分析,找出哪些是知識性錯誤,哪些是技能型錯誤,知識性錯誤涉及哪些知識?技能型錯誤涉及哪些技能?總結(jié)出各項失掉的分數(shù),然后對癥下藥,才能真正提高。
總而言之,那些看似很努力但是成績卻不高的學生,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勤奮或者努力,他們是“假努力”、“偽勤奮”。他們試圖用體力勞動來掩飾自己不愿動腦的毛病,所以并不值得同情。真正懂得努力的人,應該是真努力的學生,他們是善于進行“深層次學習”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