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利刃火火
與庫爾斯克號同級的949A型(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核潛艇作為復雜而精密的大型戰(zhàn)爭武器,各國一向是對其安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畢竟一旦出了事丟了面子事小,損失重要人員和軍事財產以及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這才是主要的。而就在近20年前,俄羅斯的一艘核潛艇就在大洋上突然爆炸,堪稱21世紀最嚴重的軍事事故之一,那么俄羅斯的這艘核潛艇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呢?
圖為庫爾斯克號早年服役時拍下的照片
這艘核潛艇的名稱可能很多人都曾經聽聞,他就是有名的949A型核潛艇'庫爾斯克'號,舷號K-141。庫爾斯克號身為奧斯卡級導彈核動力潛艇,本是俄羅斯的在役主力艦艇,但卻于2000年8月12日發(fā)生劇烈爆炸并沉沒,艦上的118名官兵,無一生還,全部葬身在海底。
庫爾斯克號興建于1992年,94年下水,95年開始服役。庫爾斯克號長達155米,其外殼僅厚8.5毫米,這反映了俄羅斯海軍極高的造艇技術。該艇整身采用鎳鉻合金制造,具有十分強大的抗腐蝕性和弱磁性,由于外殼上貼有數(shù)十厘米厚的橡膠消聲瓦,庫爾斯克號在水下的靜音效果極佳,很難被敵方的磁力探測器與聲納發(fā)現(xiàn)。
由于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處境困難,內外交困,所以庫爾斯克號在最初的數(shù)年間并沒有執(zhí)行過多少次任務,且后勤保養(yǎng)也可能存在不到位的情況,這就成為了日后庫爾斯克號遭遇重大安全事故的隱患。
由于'庫爾斯克號'事件從始至末俄羅斯官方都沒有給出正式的報告,所以只能通過當年只言片語的報道中窺見那場浩劫的一鱗半爪,所以庫爾斯克號爆炸事件的真相也成為了21世紀至今最大的謎團之一。
2000年8月12日早上11點,庫爾斯克號原計劃是在執(zhí)行演習任務,演習內容是向俄羅斯海軍的一艘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發(fā)射演習魚雷,但沒想到,不到半小時后,第一次爆炸就在海底發(fā)生。根據(jù)挪威地震局的測定,第一次水下爆炸大約相當于半噸TNT的爆炸,威力較低,但不到100秒后,根據(jù)事后揭秘的調查結果顯示,訓練魚雷發(fā)生爆炸并炸開了魚雷管門從而引發(fā)了魚雷艙內彈藥的殉爆,此次威力極其驚人,即使相隔爆炸地點數(shù)百公里,挪威地震局仍然能夠檢測到相當于里氏3.5級的震動。爆炸地點坐標是北緯69度40分,東經37度35分,更加精確的位置俄羅斯官方尚未公開,爆炸處海深108米,距離最近的大型軍港是俄羅斯的北摩爾曼斯克港。
庫爾斯克號爆炸地點的海域位置
庫爾斯克號沉沒后,很長一段時間俄羅斯海軍找不到潛艇的具體位置,因為無論是聲納還是磁力探測器都無法取得良好的探測效果,這主要'歸功于'俄羅斯的庫爾斯克號水下隱蔽性能太過優(yōu)異,僅確認位置就花掉了對于救援工作來說最寶貴的十多個小時。
根據(jù)揭露的部分事后調查結果,由于魚雷艙的爆炸氣浪過于巨大,氣浪通過空調管道高速沖入乘員艙并使得大部分船員當場死亡,所以無法快速上浮或者投放求救所必要的浮標。值得一提的是,艦上當時唯一一名身處反應堆艙的工程師用生命的代價,將反應艙艙門鎖住,并降下反應堆的防護罩,使得即使庫爾斯克號發(fā)生劇烈爆炸,也沒有發(fā)生任何海底核泄漏,不管怎樣,需要向這位英雄致敬!
事后被打撈上來的庫爾斯克號后半截,前半截船體已經在爆炸中完全損毀,無法打撈
許多國家與非官方機構提出的救援請求都被俄羅斯所拒絕,第一次被允許前往事發(fā)海域救援的是一艘荷蘭營救船,但那時距離庫爾斯克號沉沒已經過去4整天,水下乘員已無任何生還可能。截止到救援結束,118名乘員中的115人遺體被找到,另有3人至今仍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