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 . 舉痛論》節(jié)選(論九氣為病及其病機)【理論闡釋】
一、百病生于氣
強調的是氣機紊亂。百病,多種疾病,籠統(tǒng)甚至是任何疾病,它都是氣機紊亂。從這個原文分析可以看到,在教材142頁我們分成那么幾點:
一、氣的失常
* 有氣虛,本段原文說,
@ 炅則氣泄是氣虛,
@ 勞則氣耗,內外皆越是氣虛。
@ 喜則氣緩,緩是渙散,也可以引起氣虛。
@ 悲則氣消,悲哀的情緒也可以導致氣虛。
炅、勞、喜、悲都可以使氣虛。
* 有氣機的失調。
氣機的失調,比如
@ 有氣結,思則氣結,
@ 有寒則氣收,這都是失調。
屬于結,屬于氣郁滯一類。思則氣結,寒則氣收,屬于郁滯一類。
* 氣機逆亂。
@ 怒則氣上,
@ 驚則氣亂。
這都是屬于氣機逆亂的一類。
* 氣機下陷。
@ 恐則氣下,氣機下陷。
* 氣機閉阻。
最后還要補充一條,在143頁第二個小自然段,還有氣機閉阻。
@ 舉例說,氣機閉阻是臟腑氣機閉塞不行的病理狀態(tài),可以出現(xiàn)昏厥,可以出現(xiàn)意識喪失,呼吸窒息等等。暴厥、薄厥、尸厥等等這些厥。
厥在本段中倒沒提出來這個問題,我們教材上是結合其它的《內經》原文,談到了關于氣機逆亂。
所以在臨床上看病,要分析氣機逆亂的問題,是很重要的。
(氣機)是怎么個亂?
@ 是虛?
為什么虛?虛在哪里?
@ 是實。?
為什么引起實?怎么實的?實在什么部位了?等等。
這些那都要應該詳加分析。盡管都是氣機紊亂。
二、情志致病
情志致病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而且是情志致病像上篇那篇文章所說的,它的傳化“不以次”,卒發(fā)。憂、恐、悲、喜、怒,故不得令以其次,而令人大病也。反而令人生病很嚴重,這七情致病。我們也提到七情致病首先傷氣,傷什么氣?傷人體氣機,傷五臟之氣。
理論闡釋的情志致病的第二個自然段,說首先犯心,因為心主藏神,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神明出焉。因此情志致病容易影響心,首先容易影響心,當然也影響其他臟。
這個情志問題,除了本身作為致病因素,它可以直接引起疾病,同時這情志問題,又可以使人在疾病情況下病情加重,或者說病情明顯緩解。
所以情志在疾病狀態(tài)下,影響也是很大的,因此也必須加以重視。
* 不單是預防疾病要調節(jié)情志。
* 有病之后,對于病人,更應該注意情志的調暢。
這是理論闡釋的第二點。
下課。==================上課,
三、驚與恐
教材144頁上邊,第三點是關于驚與恐的問題。一般我們說驚恐驚恐,常連在一起說,這里說有區(qū)別,是有區(qū)別,總的區(qū)別是什么?
* 驚是突然暴發(fā),不預知的,沒有預先知道。這種刺激常常是出現(xiàn)驚。
* 而恐是預知的,是知道將來的事情要如何,下回又該怎么樣,恐懼。
所以驚恐是有這樣一個區(qū)別。從分類上是有這樣的區(qū)別的。
但是在臨床上,有時候驚恐,驚嚇也會出現(xiàn)恐的癥狀,它也傷腎。驚不但是傷心,“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不單是。驚是沒有預知,突然驚嚇,它也傷了腎了。所以說從理論上劃分是不同,驚與恐不一樣。但是在臨床上,有的時候是可以同時看到相類似的癥狀,乃至于相同的癥狀。
@ 驚也可以有恐的癥狀,
@ 恐也可以出現(xiàn)驚的癥狀。
這是關于驚與恐,分預知和不預知。預先知道與不知道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