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
《莊子''雜篇''徐無鬼》:“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而況為大乎?”
意思是說:“狗,不因為它善叫就認為是好狗;人,不因為他能說會道就是賢人。又何況是大賢大德的人呢?”
個人理解:
道家提倡“不言”,他們認為賢人一般都不善言。以狗不因善叫為好狗喻指人不以善言為賢士,言外之意是看一個人是否賢能,不能以他是否能說會道為依據。
真正忠誠的好狗,不會亂吠,默默忠于職守好好看家。也不能因為一個人能說會道就認為他是賢人。
夸夸其談的人不一定有才有德,看人關鍵要看他的行為,是否言行一致。不會花言巧語、阿諛奉承,巧舌如簧、口吐蓮花,而是實實在在,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依然適用:
雖然這句話是莊子在兩千多年以前說的,但是對于現在依然非常適用,就像是為現代人寫的一樣。對于現代人在工作或者生活上都有警示作用。
無論是生活中看一個人是否可靠,或是工作中看一個人是否賢能,不能以他是否能說會道為依據,。
因個人才識、經歷、情商、修養(yǎng)不同而對于說話的藝術的掌握不盡相同。有真知正見者,也有一知半解者。有的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有的人則會,為突出自己而夸夸其談,口若懸河,不懂裝懂,強加自己的妄見,容易誤導別人,當然也不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在工作上,也怕是有些人不勤于工作,而是對領導上司,只會溜須拍馬,說一套做一套。令人不可信。
好狗不愛吠,賢人不自吹。故作偉大的樣子,一定偉大不了。
賢良的人也不會喋喋不休嘮叨沒完,讓大家知道自己是好人。
人要學會不偽飾自己,不裝扮自己,要順其自然,保持天性,賢良自然就來到心里,不是學來的,更不是裝扮出來的。
人要保持適當的沉默,不要總試圖用“假大空”的話來渲染自己。
就像做銷售的一樣,你說的再好聽,如若產品不合格,服務不過關,一切都是免談,客戶也不會傻傻買單。
況且,你跟著別人后面一直用“廢話”似的銷售套路,別人只會更加厭煩。
如果你的產品好服務好,不怕客戶“貨比三家”,不需要大聲吆喝,自當銷路大開。
生活也要警惕那些只會阿諛奉承,只會說“漂亮話”的人,善于說話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反而可能是耽誤你前途的敵人,盲目聽信,可能會害了自己。
對于感情上那些畫餅充饑得會忽悠的男人,尤其應該避而遠之。
莊子這句話實在說的太中肯,對于現在的我們也有很好警示作用,因為我們至今仍然還可能在這方面犯錯誤。因為我們總是忍不住喜歡聽“贊美”和“甜言蜜語”啊。
現在的能說會道者不計其數,如果是出于職業(yè),那當另當別論。他就是教師或者評論家,話多是必須的。要不聽眾該不干了。
如果不是專業(yè)要求,而是大話不斷,廢話連篇,我們就該警示了。輕則浪費時間,重則可能會被騙財騙色。
真懂的人不需要大聲叫。有理也不在聲高。人好也不在于話多,而在于你做了多少。
所以,莊子老人家的話,到現在依然適用,就看你怎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