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文/原創(chuàng)
兩個星期前讀了宋老師出版的《俄羅斯不相信眼淚》這本書,感慨頗多。以自述者的口吻,將在俄羅斯所見所聞所感進行了生動的描述,以愛情和事業(yè)兩條主線再現(xiàn)了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
主人公便是作者,是一位有良好家風的青年才俊,有學識,有見識,在80年代初便是黑龍江大學的俄語系研究生,可謂意氣風發(fā)。
由于當時大環(huán)境的影響,被留職于黑龍江,與妻子、女兒過著兩地分居、異常凄苦的生活,但作者對未來美滿生活的憧憬從來沒有停止過,書中這樣描寫:
“我坐臥不安,在黑暗的小屋里盤橫著,望著窗外那銀河般的萬家燈火,多么希望有盞屬于我;噴香可口的飯菜在桌上冒著熱氣,嬌妻愛女依偎在沙發(fā)上看著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此情此景無不為之動容。
作為公司骨干的高翻,他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剛直不阿,由于出淤泥而不染,受到同事的排擠,由于拿不出來足夠的賠償金,調(diào)動工作的事情一再擱淺;
作為父親,他時刻惦記著成為女兒童年之殤的電子琴,也是他在俄羅斯開展工作遇到重重阻力仍自強不息的動力,因為要給女兒富足的成長環(huán)境,一個父親可謂煞費苦心。
不可否認的是,他缺席了女兒成長的黃金階段,不管是何種原因,這是作為父親的失職,希望能用余生陪伴孩子成長,走向事業(yè)的成功;
作為人夫,為了家庭生活更加富足,在異鄉(xiāng)奮發(fā)圖強,努力工作,雄心壯志可圈可點。
同時,作為人夫獨在異鄉(xiāng),不能為邊工作邊帶孩子的妻子分擔家庭之重擔,在現(xiàn)在年輕人看來這是非常不合格的丈夫,但從當時的社會大環(huán)境來著眼,諸如此類兩地分居的家庭已是屢見不鮮。
作為輾轉(zhuǎn)于異國各個城市效命于新公司的代表人員,不辭辛苦,四處奔波,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打開公司在國際市場的新局面,公司業(yè)績屢屢攀升。
雖然黑心老板沒有兌現(xiàn)之前的承諾,但是通過對俄羅斯市場的開疆拓土,積累豐富的社會資源和人脈,為以后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怎知迫于家庭的壓力,母親的以死相逼,幾位家長各顯神通,還是拆散了這對神仙眷侶,即使后來主人公想找Оля 去解釋,但也不是要重歸于好,而是要Оля 理解他的苦衷。
可見,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初戀中,男主思想還是存在了動搖,當知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吧。
后續(xù),因愛生恨,最后以男主放棄爭奪工作機會而冰釋前嫌,這段感情在開往北大荒的列車上,隨著大連愈來愈遠,感情愈來愈模糊,而蒼涼落幕!
關于初戀的描寫,我很喜歡這段話: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親情得到了愛情,或失去了愛情得到了親情,都是非常不幸和自私的。拋棄親人,投向愛人,我于心不忍,拋棄戀人去取悅親人,又有悖初衷......”
通過上述作者的感悟足見在親情與愛情抉擇時的兩難境地,也足見父輩們生活的那個年代,不考慮門當戶對,自由戀愛很難修成正果,那個時代同時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苦命鴛鴦。
愛情方面,對與妻子的戀愛和結(jié)合并沒有過多的筆墨,從后面章節(jié)中讀到,父母也是不贊同現(xiàn)任妻子的,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喝敵敵畏才逼迫父母同意了這場“刑場上的婚禮”!
妻子這個人物雖著墨不多,但性格鮮明,一個人帶著孩子不遠千里探夫,足見情深意重。
在丈夫離家多年,仍癡心不改,是在父輩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個留守妻子的代表,她們平凡,她們獨守空房,她們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是何等的艱辛?
無論對丈夫感情如何淡薄,仍不忘初心,為家庭,為子女的成長,日夜操勞。
接著,異國戀情,再遇情人,一系列工作中的艷遇,向讀者展示了幾個中外女子的坎坷生活,也揭示了在異國拼搏奮斗的人們,他們精神的空虛、寂寞之苦,作者語言刻畫的唯美、真摯!
作者一怒之下輕工辭職以后,又入騙子公司的虎口,賣力工作,老板卻沒有兌現(xiàn)承諾。
主人公依然自強不息,在國外幾經(jīng)犯險,闖黑色海關,彎門盜洞倒票,炒外匯,見識了人頭生意,可謂宦海浮沉、險境叢生,在朋友的幫助和自己的勤勞肯干的努力之下,一一化險為夷。
作者的語言生動形象,對情節(jié)的描寫的掌控游刃有余,信馬由韁,緊緊地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以至于一氣呵成讀完,還意猶未盡。
讓讀者對當時俄羅斯的一些社會現(xiàn)實,種種黑幕了解以后,不免興嘆,膛目結(jié)舌,作者英武形象再次躍然紙上。
社會背景的情況,因為上升到個人隱私和國際問題,這里不一一贅述,感興趣的小伙伴或者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老俄語人可以把書拿過來再回味一下。
通過這本書的閱讀,讓我有以下兩點感悟:
前幾日在一個公眾號讀到一篇文章是關于年輕人成長的。大致如下描述,2個年輕人畢業(yè)到了同一家單位工作,他們都是設計專業(yè)畢業(yè),所以都被安排到了設計部。
甲是名副其實的985院校高材生,剛?cè)牍揪陀写笳购陥D之勢,凡是都樂于表現(xiàn)在前,頗得領導歡心。
乙是一般院校畢業(yè),平時話不多,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領導交于的任務。因為專業(yè)基礎相對薄弱,所以平時也是虛心學習,認真請教前輩。
剛開始大家都覺得他比較笨,問題還多,老是需要別人指點,有些時候也比較不耐煩,會暗地里夸贊甲聰明機靈,985院校畢業(yè)的就是不一樣。
當然,這種情況下,甲先得到了領導的重用,實習兩個月就把一些小的方案交給他設計,甲也表現(xiàn)的頗為得意,從來不把乙放在眼里,因為他每天還在笨拙的學習著。
后續(xù)一個插曲,讓大家重新認識了他們。甲在一次做方案的時候,由于疏忽,把數(shù)據(jù)弄錯了,耽誤了工作整體進度,領導把甲劈頭蓋臉的批評了。
從此甲一蹶不振,他認為他就是焦點,他犯了錯誤,別人一定都會在背后指指點點的,于是每天都生活在惶恐不安中,工作自然愈發(fā)沒有起色。
同樣,乙也逐漸接觸了小的方案,也犯了幾個錯誤,領導當然一視同仁,也狠狠地批評了他。他的態(tài)度很誠懇,從自己的方案中尋找不足,請教老人,在錯誤中不斷成長。
最后,甲習慣了別人的贊許,忍受不了犯錯,不具備從錯誤中站起來的能力,半年離開公司,而乙留在公司平步青云。
這個故事說的就是人生起起落落,需要我們不忘初心,持之以恒,低調(diào)做人,高調(diào)做事才能有機會成為別人眼中優(yōu)秀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你總要經(jīng)過一段默默無聞,甚至是黯淡的時光,訣竅只有兩個字——“挺住!”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父輩那代俄語人艱難的兩地夫妻生活,為了家庭為了事業(yè),不得不棄妻兒老小于不顧,在異國他鄉(xiāng)拼搏奮斗,這是很多老俄語人都有的經(jīng)歷。
但是,他們那個年代,即使在俄羅斯的萬花叢中迷失一段時間,回國仍能重溫舊夢,濤聲依舊。為什么呢?
因為那個時代的女人思想保守,崇尚從一而終,男人咋在外面浪都不能離婚,離婚是天大的丑聞,離婚的女人是街頭巷尾的談資,更是娘家人的恥辱,所以,她們一再的隱忍,即使獨守空房多年,也不會有二心。
不比現(xiàn)在離婚率普遍攀升,之前看了一個娛樂新聞,夫妻因為自家的寵物狗喂養(yǎng)問題,一言不合就離婚。
這些現(xiàn)象,令很多年輕人,恐婚、恐育,也滋生了很多丁克家庭,多是為了離婚時無后顧之憂,兩個人無牽無掛,一拍兩散。
時代總是要進步的,社會節(jié)奏也變得異常快速,再看看現(xiàn)在年輕的俄語人,很多還是駐外的工作,還是秉承老一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妻子和孩子往家一放就一年,以賺錢養(yǎng)家為名出國工作。
時代不同了,女性思想解放了,經(jīng)濟也開始逐漸獨立,有些女人賺錢比男人還多,哪來的堅強理由,讓她們帶著孩子心甘情愿的獨守空房呢?
所以妻子在家出軌了,對于駐外的丈夫來講,那就是大逆不道了,但是也請駐外人士多多反思:
你不僅僅需要賺錢養(yǎng)家,你還是一個丈夫,還是一個孩子的父親,憑什么女人跟你一樣在外面賺錢,要比你承擔的多?
我這樣說的目的不在于鼓勵有駐外工作的老公的女人出軌,只是希望我們在選擇配偶的時候,要多為他人著想,多往在一起生活的方向去努力才好。
青春易逝,紅顏易老,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話一點不假,擇一人相守一生,無論貧窮富貴,努力經(jīng)營,不負青春不負卿。愿天下俄語有情人終成眷屬,白頭偕老!
最后,感謝宋老師寫的書《俄羅斯不相信眼淚》,但我們?nèi)韵嘈湃碎g自有真情在!
2018年0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