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物筆記,記錄孩子成長瞬間
什么樣的父母育什么樣的娃
科學(xué)育兒新方法
讓孩子更健康更快樂
育兒育己,遇見更好的自己,讓我們一起成長
機器人輔助閱讀
育兒育己,讓我們一起成長,你好,這里是小怪物筆記;
現(xiàn)在有很多觀點認為孩子長大后唯唯諾諾、怕犯錯,是小時候被父母被老師批評太多了,因為批評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這么說就錯了,問題的根源不是批評的太多,而是批評的方法不對,正確的批評孩子是不會感到壓抑、挫折的,也不會怕錯誤,反而會讓孩子從錯誤中成長,覺得這是個成長的好機會,鍛煉出更好的品質(zhì)。
如何正確批評孩子,關(guān)鍵是看你用的批評方法,是用成長型心智批評,還是用固定型心智批評。
用成長型心智模式來看待孩子的品質(zhì);
俗話說“三歲看老”,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心智模式,如果你真的相信了這樣的說法,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孩子的未來。不要說三歲,就是六十歲老人還是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來塑造大腦,更何況是三歲的孩子。
所以你必須改變這種觀點,用成長型心智來看孩子,今天孩子這樣的表現(xiàn),并不代表將來也是這樣的。孩子永遠都能變得更好,只要你們一起付出努力去改變。
你在批評孩子過程,其實是在給孩子灌輸思想的過程。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特別注意了,不要用固定型思維心智,不要把孩子的錯誤歸結(jié)為是他的品質(zhì)有問題,甚至上升到孩子人格的問題。成長型的批評正好相反,不譴責(zé)品質(zhì),不貼標簽,而是要告訴他哪里錯了,要如何改正。就事論事,這樣才能讓孩子從錯誤中成長。
舉例說明以及家長該注意的地方:
孩子要去店里買冰淇凌,很多時候父母太急,張口就是固定型的批評說:“你怎么這么饞?剛吃過餅干,怎么又要吃冰淇凌!你就知道吃吃吃,什么時候?qū)W習(xí)能有這么用心!”
一、一定要告訴孩子錯在什么地方了;
批評孩子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自己明白錯在哪里了,所以一定要解釋給他聽,不要只顧著自己發(fā)泄情緒,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具體錯哪里才能成長。
就像這位媽媽不僅僅是批評孩子吃零食,連對他不喜歡學(xué)習(xí)的不滿都趁機一起發(fā)泄出來了,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只會使他越來越討厭你的批評,要幫助他,而不是發(fā)泄你的情緒。
接納孩子的情緒,照顧孩子的感受,就事論事,不貼標簽,不翻舊賬。這事可以換一種方式表達:“冰淇凌真的很好吃我也喜歡,可是零食吃多了身體不好,還長不高,而且太冷了對腸胃不好...',可能孩子還是會其它反駁,但是沒關(guān)系最好的成長就是讓他自己明白這件事為什么錯。一定要說明原因,而不是一味的發(fā)泄情緒。即使最后拗不過孩子,這次買了也沒關(guān)系,寧可現(xiàn)在多花時間讓他明白,總比將來花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無用的批評好。下次同樣的情況也可以讓爸爸試試。
二、就事論事,不要貼標簽;
像這位媽媽一上來就給孩子貼了個饞的標簽,這也是在給孩子心理暗示,我就是個嘴饞的孩子,就給他灌輸了固定型心智,讓他放棄成長了。
更糟糕的是這位媽媽還扯上了孩子不愛學(xué)習(xí)的問題。再次強調(diào),批評孩子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自己明白錯在哪里了,不要擴大范圍。要和孩子講道理,因為講道理是一個平等的討論,任何人講道理都是你對我有要求,我對你有要求的。我們一直說育兒育己,父母自己也要有原則,給孩子講道理就是告訴孩子原則的好機會。一味的告訴他這個不能,那個不能,不知道背后的原因,只有幫他理解、解釋這些道理,幫他思考過,才能幫助他內(nèi)化這些規(guī)范,才能真的成長。
三、一定要告訴孩子該如何改正;
只有告訴孩子錯在哪里,要怎么做才是對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成長。
成長型的批評更能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哪里做錯了,下次可以改正。而不是孩子覺得自己品格有問題,因為品格是難以改變的,而錯誤是可以改變的,還可以指出優(yōu)點:“你昨天就做得非常不錯,忍住了,做的非常好。”這樣的批評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反而增加了改正錯誤的信心。
所以當(dāng)孩子犯錯時要及時反饋、準確說明原因,做的好的地方,也要及時表揚他努力,孩子犯錯不是不可以批評,而是要用正確的方法。
好,這就是今天的小怪物筆記,我們明天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