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教你讀心術(shù)》第3節(jié)
你好,今天我給你繼續(xù)講解《FBI教你讀心術(shù)》。在開始今天的內(nèi)容之前呢,我先帶你回顧一下昨天講述的重點內(nèi)容。昨天,我們學習了這本書的第二部分:腿、腳和軀干部分的身體語言代表的真實含義。
通過學習,你知道了腿和腳是人體最誠實的部位,它們的身體語言很重要,會傳遞正面和負面的情緒。正面的身體語言有表示喜悅的快樂腳,表示積極情緒的朝天腳,以及傳遞友好的雙腿交叉。傳遞負面情緒的動作有表示抗拒和厭惡的轉(zhuǎn)向腳,表示不耐煩的按住膝蓋,以及表示憤怒的雙腿叉開。還有看似冷靜,其實是感到不安和威脅的腳部凍結(jié)和腿腳并攏這兩種動作。
此外,我還給你介紹了6種典型的軀干語言,包括傾斜身體、保護腹部、自我保護、舒展身體、聳肩和穿著打扮,它們也是你解讀自己和他人真實心理的依據(jù)。
好了,回顧完昨天的要點,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本書的第三部分內(nèi)容:手臂、手和面部的身體語言。
首先來看手臂。在作者看來,手臂是名副其實的情感發(fā)送器,因為它擁有豐富的身體語言。在這一部分,作者介紹了四類典型的手臂動作:
第一,和重力有關(guān)的手臂動作。一個人如果感覺良好,他的手臂會無拘無束的,就像不受重力影響一樣,比如贏了比賽的一方會高舉雙臂歡呼;而沒有安全感、情緒低落的人就會順從重力,塌著肩膀,讓手臂下垂。
第二,收回手臂。當我們情緒消極時,通常會將手臂收回,貼著身子。舉個例子,當我們受到傷害、威脅和虐待時,手臂會夾緊身體或交叉在身前,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動作,能給我們提供心理安慰。
第三,手臂凍結(jié)。昨天我講過,凍結(jié)的意思是停止活動,而手臂凍結(jié)就是手臂靜止,不再活動,目的呢,是為了減少他人對自己的關(guān)注。比如,孩子們受到欺負或虐待時,會表現(xiàn)得像個木頭人,手臂僵硬不動,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這樣做,不會被人注意到,也就不會被欺負了。大人在感到緊張時,為了自我調(diào)節(jié)也會讓手臂凍結(jié),避免讓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恐慌。
第四,日常的手臂信息。下面,我給你列舉一些常見的手臂動作,如果你遇到了,可以這樣去理解。比如把手臂背在后面,這不是在思考,而是在拒絕與別人接觸;把手搭在伴侶肩上或者一件物品上,是在表明這是屬于他的資產(chǎn);雙手叉腰常被用來向外界宣告權(quán)威,而叉腰時拇指向前則更多的是在表示“我很好奇”;當人們強調(diào)重點時會揮動手臂,以此來聲明自己的主導地位;手指張開按在桌面上,體現(xiàn)的是自信和權(quán)威;人們?nèi)绻煺故直?,比如把胳膊放在他人的椅子上,表明他很自信、很舒適;而當被問到不舒服或者隱私的問題時,人們則會收回手臂。
通過了解以上四種手臂的典型動作,你會發(fā)現(xiàn)手臂釋放的身體語言信號非常的明顯,很容易觀察。
接下來,為你介紹今天的第二部分內(nèi)容:手的語言。手是人類情感強有力的傳遞者,每個人的手都在時刻向外傳遞信息,而發(fā)現(xiàn)這些信息能幫你更好地與人溝通。比如你可以通過手的模樣,來初步判定對方的職業(yè)和狀態(tài):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手會比較粗糙僵硬;而皮膚白皙、指甲修剪整齊的手,可能屬于一個白領(lǐng);咬指甲的人更緊張、更缺乏安全感。這些信息,我們都能從手上看出來。
除了這些,書中還詳細分析了五類典型的手的語言:
第一,手心出汗。人在緊張的時候,手心會出汗。有人撒謊的時候,手心也會不自覺地出汗,想控制也控制不住。但是,手心出汗卻并不一定意味著這個人在撒謊,因為有些人天生就是手汗很多,這一點你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判斷。
第二,手抖。我們經(jīng)常在影視劇里看到這樣的一幕:一個人聽到了壞消息,想抽根煙冷靜一下,手卻在發(fā)抖,點不著煙。這是因為當我們很緊張、感受到壓力的時候,手就會顫抖,如果你手上還拿著東西,這種顫抖會更加明顯。如果一個人手在顫抖時,還做了我們在第一天介紹過的安慰動作,比如撫摸了脖子、臉或者抿嘴,你基本可以判定他處于很大的壓力之中。
第三,高度自信的手部動作。什么意思呢?就是說,當你對現(xiàn)狀感到滿意的時候,你的手也會表現(xiàn)出自信的感覺。比如,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發(fā)言非常自信,就會不自覺地將兩只手搭成三角形的尖塔狀。也就是兩只手的手指對著手指,但十指不交叉,手掌也不接觸。而當你想告訴觀眾“聽我的,準沒錯兒”的時候,你可以十指按在桌面上、身體前傾,這樣能夠讓觀眾感受到你的自信,增強對你的信任。
第四,缺乏自信的手部動作。手部動作可以表達自信,同樣也可以顯示一個人缺乏自信。在大腦感到不舒服、不安全和自我懷疑時,這些缺乏自信的動作就會出現(xiàn),比如撒謊的人的手看起來很僵硬,他們會盡量讓手保持不動。如果一個人十指交叉緊握,要么他是在祈禱,要么就是他不夠自信。
當然,一個人要是出現(xiàn)了搓手或者摸脖子等安慰行為,也能透露出這個人缺乏自信。
第五,手勢。很多人說話的時候喜歡打手勢,手勢不僅可以用來強調(diào)你要表達的意思,為你理清說話的思路,而且用好了還可以提升你的個人形象,增添你的個性魅力。當然,用不好的話,別人會曲解你的本意,甚至還會暴露你的缺點和問題。舉個例子,說話手舞足蹈的人,總是給人一種張揚、浮躁的感覺。說話時手和胳膊一動不動,又會讓人感到刻板、封閉和冷漠,這些都不可取。
如果你打算使用某種手勢,你先要考慮所處的環(huán)境和面對的人,避免做出不合時宜的行為。中國人照相最喜歡用的動作就是比“V”字,也就是剪刀手,代表著勝利,但是除此之外它還有別的含義。美國總統(tǒng)老布什就曾因為這個手勢鬧過笑話,當年老布什去澳大利亞訪問,為了表示友好,在眾人面前擺出了“V”的手勢,結(jié)果不但沒有獲得澳大利亞人的好感,反而引起了眾怒。原來,他把手背對著觀眾,手心對著自己,而在澳大利亞,這個手勢與“和平、勝利”毫無關(guān)系,是罵人的下流動作,類似豎中指。所以,你做手勢時一定要先仔細考慮,不要在人前做出一些不雅手勢。比如:用食指對人指指點點。
好,以上給你介紹的就是手的語言,你可以通過“手心出汗”“手抖”“高度自信的手部動作”“缺乏自信的手部動作”和“手勢”五個方面,來識別自己和對方的心理意圖。
接下來,我給你講解今天的最后一部分內(nèi)容——面部表情的語言。表情是我們察言觀色時最直接的信息來源,面部表情能傳遞的信息相當豐富,可以說,所有的戲都出在臉上。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里就有這么一段很有意思的情節(jié),體現(xiàn)了面部表情這種身體語言的動人之處。
儀琳的母親抓到令狐沖和任盈盈,逼令狐沖同時娶了儀琳、任盈盈,否則就把他變成太監(jiān)。令狐沖和任盈盈兩人四肢被捆,說不了話也打不了手勢,只能通過表情來交流。盈盈眼珠轉(zhuǎn)了幾轉(zhuǎn),左眼連眨了兩下,令狐沖沒看明白,盈盈又眨了兩下,令狐沖心想:“啊,她是在笑我要娶兩個老婆?!碑敿磭烂C地左眼眨了一下,意思是我只娶你一個,絕無二心。盈盈微微搖頭,左眼又眨了兩下,意思是說:“娶兩個也行?!绷詈鼪_又搖頭,左眼眨了一眨,一臉誠摯。盈盈點頭,眼光又落到剃刀上,緩緩搖了搖頭。令狐沖和盈盈的目光慢慢相對,忽然間兩人心意相通,明白了彼此的一片深情。
需要提醒你的是:雖然臉能夠非常誠實地表現(xiàn)我們的情緒,但因為我們一定程度上也會做出違心的表情,比如遇到不喜歡的人和事,我們會強顏歡笑,所以,我們要學會分辨?zhèn)窝b和真實,下面我將從五個部分為你梳理面部的身體語言:
第一,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觀察雙眼,我們可以了解一個人的情感或思想。而無論真假,眼睛總能表達出大量的有用信息。下面我著重從瞳孔、眼皮和眉毛來說一說眼睛。
先來說說瞳孔,哈佛教授??斯隆ず账雇ㄟ^實驗證實了一個結(jié)論:瞳孔的變化如實地反映了大腦的思維活動。當人們感到高興時,瞳孔會擴張,眉毛會上挑,眼睛會睜得更大。多數(shù)情況下,瞳孔放大表示的是愛、喜歡和興奮這些正面信息,但是,因為驚訝我們也會睜大眼睛、瞳孔擴張。而瞳孔縮小則代表一個人正處于消極、戒備和憤怒的裝態(tài),想象一下瞇著眼睛、陰沉著臉的老板,你是不是會有些害怕呢?
接下來介紹眼皮,當一個人感到興奮、煩亂、緊張或憂慮,也就是他情緒有起伏的時候,他眨眼的次數(shù)就會增多。在商務會議中,談判高手們會通過觀察在座的人眨眼的動作,來猜測他們的心理。比如眼皮跳動或者顫動的人可能是遇到了麻煩,或是對某個問題有疑問,或者是迫切地想要轉(zhuǎn)換話題。如果在談話時,對方瞬間摸了一下眼皮的話,你就要注意了,因為對方很可能對正在談論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消極的認知。而當對方聽到難以接受的壞消息的時候,他甚至還可能會閉上眼睛。
除了瞳孔和眼皮以外,你還能通過眉毛,來簡單地判斷對方的心理活動。弓形的眉毛表現(xiàn)出積極和自信,比如形容一個人很開心,我們常說他“眉毛都笑彎了”。而壓低的眉毛則暗示情緒低落,如果一個人皺起眉頭,他可能是正感到焦慮、擔憂和悲傷,或者正在集中精力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第二,嘴唇。除了說話,嘴巴的動作也能傳遞出許多信息。比如人們常說的“真笑、假笑”問題。作者認為,一般人在真笑時,嘴角會微微上揚,眼睛會瞇起來,眼角會產(chǎn)生皺紋,這些變化有時看起來并不美,但卻說明他們真的感到開心。而假笑時,人雖然也會瞇著眼、咧著嘴,但卻缺少這些細節(jié),給人一種“皮笑肉不笑”的感覺。
除了微笑之外,還有一些值得你注意的嘴部動作,比如:舔嘴唇,是人感覺緊張和不自在時的安慰行為;遇到壓力時,人們會抿緊嘴唇;如果對方嘟著嘴,說明他對你的話有意見或者想轉(zhuǎn)移話題;嘴角不斷下拉,說明對方開始覺得不自信;如果一個人的嘴唇都抿得看不見了,則說明他非常憂慮。
第三,舌頭。我們前面講過舔嘴唇是一種安慰行為,人們這樣做是為了滋潤因為壓力而干燥的嘴唇。此外,人們在感到愉快和激動時還會露出舌尖,體現(xiàn)出可愛、率真的一面。小孩子惡作劇成功時最喜歡做這個表情,老頑童愛因斯坦就有一張著名的頑皮地露出舌尖的照片。而在商務談判結(jié)束時,如果一方覺得自己僥幸做成了某事,又未被另一方發(fā)現(xiàn)或追究,他就可能會吐一下舌頭。當你看到這種行為時,一定要回想一下剛才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判斷自己是不是被騙了。
第四,鼻子。當一個人鼻孔張大時,說明他的情緒一定是高漲的。典型的例子是《還珠格格》里的爾康,他總是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露出圓圓的兩個鼻孔,還被做成了各種幽默的表情包廣為流傳。具體說來,鼻孔張大說明對方剛做過劇烈運動,或者他對某件事感到憤怒,而皺起鼻子則表示不喜歡或者厭惡。
第五,下巴。如果一個人下巴往后縮,說明這個人的信心正在消失;而當我們處于積極的情緒中時,則會抬起下巴。不過,抬起下巴也有其他含義,比如有人抬起下巴來表示高傲;也有人喜歡用下巴看人,蔑視和嘲笑他人,顯得很沒教養(yǎng)。
總之,眼睛、嘴巴、舌頭、鼻子和下巴是面部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能傳遞非常豐富的信息,遠遠不止我們今天分享的這些,而解讀它們的信號需要你仔細觀察和認真積累。
你可能會說,有的人已經(jīng)學會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情緒,他們要么總是面無表情,要么就是戲精一個,表情豐富得讓人琢磨不透。那么這時,我們應該怎樣準確判斷他的真實想法呢?作者認為,如果一個人的臉上同時出現(xiàn)了不同的信號,我們更應該相信對方的情緒是消極的,因為人們對令人討厭的境況做出的最快反應,通常是最準確的。同時,把面部和身體其他部位發(fā)出的身體語言進行比較,看看他們是否一致,甚至親自做一做這些動作、表情,也能幫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好了,以上就是這本書第三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手臂、手和臉部的身體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