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朝代的更迭,猶如星辰璀璨亦或隕落,當那些曾屹立于這片疆土的王朝,隨著風沙的消逝逐漸遠去,我們再也望不見那些硝煙與塵土,卻依舊能從一些斑駁的痕跡上,恍惚聽聞當年的馬蹄聲響!
比如一片戰(zhàn)場,一處墳冢,一把斷戈,抑或一座巍峨聳立的城池!
公元1259年 ,蒙古大汗率領幾十萬人馬,圍攻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久戰(zhàn)之下,竟是驍勇善戰(zhàn)的蒙古軍,都始終無法攻克這座城池,戰(zhàn)亂當中,蒙古大汗蒙哥帶著自己宏偉的抱負,永遠的死在了城墻之下,流轉(zhuǎn)千年歲月,白骨亦是不復。
釣魚城坐落在今重慶市合川區(qū)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huán)水,地勢萬分險要,雖有山水之險,卻也有交通之便,城中居民經(jīng)水路及陸上道,可通達四川各地,想必這也是釣魚城易守難攻的原因之一吧。
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漢臣擁護下建立元朝。
可直至南宋滅亡,釣魚城依然健在,一直到最終孤立無援,忽必烈又許下不殺城中一人的條件,守將王立這才無奈選擇了棄城投降。
棄城之后,守城36名軍官,無一人乞求憐憫,無一人茍且偷生,皆是當場拔劍自刎,血灑城墻,希冀著永生永世守衛(wèi)這座釣魚城!
而這場曠世的釣魚城之戰(zhàn),導致蒙古此次的滅宋戰(zhàn)爭全面瓦解,使南宋得以延續(xù)了20年之久。
進攻四川的蒙古軍只能被迫撤軍,護送蒙哥汗的靈柩北還。
另一方面,率東路軍突破長江天險,包圍了鄂州的忽必烈,又因與其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也不得不撤軍北返。
而從云南經(jīng)廣西北上的兀良合臺一軍,本是勢如破竹,接連大勝,軍隊已經(jīng)進至潭州(今長沙)城下,卻由于蒙哥之死,只得無奈渡過長江北返。
因此,它使得蒙古軍的擴張計劃被迫中止,故而第三次西征行動停滯了下來,從而緩解了蒙古勢力對歐、亞、非等國的威脅。
另一個最為重要的方面,便是蒙哥汗死于釣魚城下。
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義者,當時若是他攻下南宋,建立了新的王朝,那他帶有濃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對中原漢地的統(tǒng)治,將會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中國的歷史進程也會因此而出現(xiàn)巨大的轉(zhuǎn)折,無疑這種轉(zhuǎn)折必將是負面性的。
所以,這場曠世之戰(zhàn),這座巍峨天城,不止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進程,還對世界的歷史做出了重大的改變。
而釣魚城原為釣魚山,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位于護國門之上,這就是釣魚臺,傳說遠古之時,三江洪水泛濫,人們競相奔山避難,正當他們饑餓難熬、瀕臨死亡之際,突然從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頂上持竿長釣,以鮮魚饋贈災民,民賴以生,從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跡的石臺就被稱為釣魚臺。
曾有考古學家去釣魚城發(fā)掘過,望著這座改變了世界歷史的城池,望著其城墻之上的斑駁,望著三面環(huán)水的壯闊景象,亦是不禁感嘆道:“實在不是凡人之力便能建成的啊!”
硝煙散盡,馬蹄入夢,再繁盛的朝代如今也只是一處遺址,而再壯烈的戰(zhàn)爭,也終有被人遺忘的時候,可無論時代如何更迭,無論歲月怎般蹉跎,那種英雄的氣血,將永遠于我們心中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