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如何讓飯局更藝術?中國古人的宴會長什么樣?

趙佶《十八學士文會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宴會是一種巧妙的社交,是友人間表達親密的重要方式之一。臨近過年,你也自然少不了要參加各種宴會和飯局。如今很多人厭惡酒席,因為它曾具有的那種美好意義已在無數(shù)次推杯換盞中漸漸磨滅。那么,古人的宴會又是怎樣的呢?

古人喜歡宴會,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種類花樣繁多。士子登科開宴慶祝,富豪大夫宴請賓朋,文人墨客出游雅集,政治圖謀掩人耳目也要以宴會為名。

最早古人宴會時,沒有桌椅,只能在地上鋪上粗料編織成的“筵”,放上食物充當餐桌,在粗料上再鋪一層細料編織的“席”,放上墊子充當座椅。于是,“宴席”的叫法就這樣傳開了。

佚名《唐人宮樂圖》,絹本設色,23.9×77.2,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局部,青磚模印,80×240cm,南京博物院藏

歷史上最早有記載的宴會大概是周代天子的“八珍宴”,六菜二飯盡顯食肉之歡,那時的宴會食物以肉食為主,體現(xiàn)了古時烹飪技藝的精美性。后來的“楚宮盛宴”則反映了兩千多年前長江流域楚宮宴飲的場景,菜料的選擇方面變得更加精細,制作方法也變得多種多樣,葷素結合的搭配組合更加合理,也為后代宴會的發(fā)展起到了的奠基作用。

《野宴圖》,唐代韋氏家族墓墓室東壁

盡管食物是絕對的主角,然而向來風雅的古人又怎么可能僅僅將關注點放在食物上?許多除食物之外的“配角”元素,也在宴會中大放異彩。

=========

歌舞伴樂

古人好樂,宴會這種賓朋匯聚的地方當然少不了音樂加持。《詩經·小雅》中唱道:“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就已經能夠反映當時主人宴請賓客時吹笙彈琴、音樂為伴的熱鬧宴會場面。而《鹿鳴》本身,也是在古人宴會時點擊率高居不下的唱詞。后世每逢鄉(xiāng)試揭榜后,主考官和新舉人在一起宴飲被稱為“鹿鳴宴”,足見宴會音樂對后人的影響至深至遠。

《宴飲觀舞圖》,漢代墓葬壁畫局部

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句“龍池賜酒敞屏,羯鼓高聲眾樂?!?,描寫的就是唐明皇在龍池舉行宴會招待諸王時,樂聲歡奏中羯鼓聲音最為高亢而其他樂聲相比之下都黯然失色的場景。而引白居易作詩稱贊的名曲歌舞節(jié)目《霓裳羽衣曲》,也是那時宮廷宴會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絹本設色,30.6×574.1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場面盛大的宮廷宴會和酒肉聚會,文人雅集中的音樂元素也是同樣不可或缺,而最符合文人風雅氣質的是琴。清和淡雅的古琴,寓意著超凡脫俗的高士品格,甚至有“士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因此,在文人雅集畫作中經常可以見到高士撫琴、攜琴訪友的情節(jié)。

周官《攜琴訪友圖》,紙本墨筆,112.5×49.5cm,南京博物院藏

=========

吟詩作賦

自古至今,在流傳下數(shù)不勝數(shù)的詩歌經典中,有許多都是文豪大家的飲酒之作。古人喜歡邊飲酒邊賦詩,也許醇厚的酒香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欲望。宴會中有好食就不能沒有好酒,因此,席中飲酒賦詩就成了宴會上的精彩項目。人們甚至制定出了飲酒游戲助興,于是創(chuàng)作欲望也同時得到了滿足。

劉松年《唐五學士圖》,絹本設色,174.7×105.6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曲水流觴”是文人飲酒時的一種游戲活動,參與者要坐在曲折的流水兩旁,酒杯放在船型載體上,小船隨水流下,停在誰跟前,就由誰喝下杯中的酒并且即興賦詩一首。公元353年,書法家王羲之受親友邀約在蘭亭修葺,筆會中大家曲水流觴、暢敘幽情,結束后共得詩賦37首,匯集后得名《蘭亭集》,而王羲之為其作序并書,便有了名揚千古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帖》。

仇英《曲水流觴圖》

除了附庸文人風雅的飲酒賦詩游戲,在民間宴會上更加廣為流傳的是行酒令。行酒令由來已久,始于春秋,最早是為了維持酒席秩序和對不盡飲杯中酒的人設立的處罰,但是由于有些酒令相當斗志競巧,因此也成為了調節(jié)宴會氣氛的極佳工具。行酒令興盛在唐朝的文人士大夫之間,甚至有人作詩來贊美這種游戲,白居易詩云:“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

文征明《蘭亭修禊圖》局部,絹本青綠設色,24.2×60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投壺飲酒

宴席上除了要吃好喝好,還要玩得盡興。于是,會享受的古人們還發(fā)明了一種“投壺飲酒”的游戲來增添宴會的熱鬧氛圍。除過游戲性,投壺還是一項中國傳統(tǒng)禮節(jié),投壺禮來源于射禮。

春秋時期,諸侯們宴請賓客的游戲活動僅僅是射箭,盡管當時成年男子不會射箭被視為恥辱,然而的確有很多賓客并不會射箭,場面很難堪,因此便逐漸演變?yōu)橥秹貋泶嫔浼?/p>

趙喦《八達春游圖》,絹本設色,161.9×102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秦漢之后,投壺禮久盛不衰,每逢宴飲,必有“雅歌投壺”的節(jié)目助興。游戲難度也逐漸增加,除了名目有所改變,還被別出心裁地設計了許多新的花樣,比如增加屏風進行盲投,或者背坐反投。可以看出,從前被視為宴間禮節(jié)的投壺運動,已經逐漸娛樂味道甚濃。由于源于“古禮”,士大夫們一直將它視為一種雅致娛樂,但也由于它始終伴隨著一套繁瑣禮節(jié),流傳范圍也并不是很廣,平民百姓間的宴席中基本是見不到這項活動的。

任伯年《投壺圖》,179.4×94.3cm

佚名《朱瞻基行樂圖》局部,絹本設色,36.7×690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南陽漢畫像石中有一幅“投壺圖”,圖中主賓對坐投壺,旁邊有侍者三人,盡管已經脫離正規(guī)禮儀,但始終是一種高雅的活動。“取士皆用儒術,對酒娛樂,必雅歌投壺”。雅閣和投壺一起,成為古時高雅志士的宴會象征。

南陽漢畫《投壺圖》,壁畫

=========

「 那些名宴

宴會中的經典元素從來都是在為整場宴會服務,當我們窺探古人的宴會形態(tài),也是在回顧那些名留青史的宴會的盛大場面。南唐畫家顧閎中的傳世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便記載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里開宴行樂的場景。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絹本設色,28.7×335.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為了掩人耳目、保護自己,韓熙載故意裝成家中夜夜笙歌的腐敗場景,以向皇帝顯示自己韜光養(yǎng)晦、沒有謀權篡位之心。畫作被分為五段,分別以主題“聽琴”“觀舞”“間歇”“獨自賞樂”和“依依惜別”為主題,用色大膽、細節(jié)分明,成為了我國傳統(tǒng)工筆重彩畫的杰出代表之一。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絹本設色,28.7×335.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如果說《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宴會是一場“假宴會”,只是借宴會之名作政治謀慮之實,那么描繪李白及其堂弟園中宴飲的《春夜宴桃李園圖》則是實實在在講述了古人真實溫馨的家庭聚會場景。

黃慎《春夜宴桃李園圖》,絹本設色,121×163cm,泰州市博物館藏

開元二十一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與自己的堂弟們在春夜宴飲賦詩,并為之作下著名的《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歷史上有幾位名家都不約而同地描繪過這一幅場景。其中,仇英和黃慎的作品均將主題匯聚在了李白和幾位堂弟斗酒賦詩的場景上,人物和宴席為主;而清代畫家冷枚將視野放得更加開闊,畫“春”夜,桃李芬芳、氣息流動,更有一絲賞景的玩味。

呂煥成《春夜宴桃李園圖》,絹本設色,199×96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講到文人的宴會,首開雅集盛事的是洛陽金谷宴集。西晉石崇雖然是個文人,但是家中異常有錢,他在洛陽金谷澗營造了“金谷園”園林別墅。一時間,西晉文壇名士成為了??停柗Q金谷園二十四友,包括潘安、陸機、劉琨、左思等人在內的二十四個人壟斷了西晉文壇的泰斗地位。

冷枚《春夜宴桃李園圖》,絹本設色,188.4×95.6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因此,“金谷園二十四友”也成為了當時西晉文壇的縮影。元六年,征西將軍王翊從洛陽還長安,石崇于是在金谷園設宴餞行,賓客賦詩抒懷,石崇親作《金谷詩序》。由此,金谷宴集也被后世傳為佳話。

華喦《金谷園圖》,紙本設色,178.7×94.4cm,上海博物館藏

仇英《金谷園圖》,綾本設色

另外,不得不提的文人雅集盛事還發(fā)生在宋代。北宋元豐年間,蘇軾、蘇澈、黃庭堅、李公麟、米芾等人在文人駙馬都尉王詵府邸西園舉行了一場聚會,成為一時盛況。

米芾做了《西園雅集圖記》來記錄這一盛況,而李公麟為這次聚會專門作的《西園雅集圖》也成了千古名圖,后世中南宋馬遠、明代仇英等人都有摹本,而清人將這幅圖改做扇面。畫中文人學士將蘇軾圍在中央,擁戴他為文壇盟主,這次聚會也因此成為令后世文人墨客追獻欽慕的佳話。

李公麟《西園雅集圖》

馬遠《西園雅集圖》,絹本設色,29.3×302.3cm,美國納爾遜艾金斯博物館藏

仇英《西園雅集圖》,絹本設色,79.4×38.9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古人的宴會,同樣的推杯換盞,同樣的酒肉聲色,但與現(xiàn)代人不同的是,那時的宴會總多了幾分雅氣。這種雅氣不僅僅存在于文人雅集,而可見于任何一種類型的聚會,蔚然成風。也許是因為民風尚還淳樸,心底還夠清凈,聚會原本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美好意義還并沒有被磨滅,這大概也是為何那么多古人的宴會能留下佳話的原因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窺探古人的宴會|歷史有名的名宴
南宋·夏圭《長江萬里圖》長卷欣賞
【 北宋 王詵 《贏山圖》 】卷,絹本設色,24.5×145.1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陳洪綬《撫琴圖》立軸(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
北宋·王詵《贏山圖》欣賞
南宋.夏圭 《長江萬里圖》長卷絹本設色,26.8×1115.3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