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日本便有“八纮一宇”“統(tǒng)一萬國”這樣不切實際的狂想。而朝鮮半島,便是這個野心勃勃的島國登上大陸的跳板。公元3~4世紀,三韓地區(qū)正處于分裂狀態(tài),而日本趁機將觸角深入朝鮮半島,妄圖在當?shù)財U張領(lǐng)土。
根據(jù)日本最早的史書《日本書紀》記載,整個三韓都曾是日本的屬國,而最先進攻三韓的日本人竟是個女人——神功皇后。
神功皇后生卒年不詳,大約活動于公元170年-公元269年,是日本第十四代天皇——仲哀天皇的妻子,此女精明強干,喜愛武藝。一次朝會上,神功皇后突然“天神附體”,胡言亂語,她對丈夫以及群臣說:三韓的新羅國,遍地金銀彩衣。如以天皇御船與大田祭之,則兵不血刃可收其地。
然而懦弱的仲哀天皇懼怕勞師遠征,因此沒有同意妻子的建議。結(jié)果在第二年,仲哀天皇便離奇死去,《日本書紀》認為這是因為天皇沒有聽從神諭,被天神譴責而死。由此,神功皇后取得了政權(quán),并緊鑼密鼓地準備征討新羅的大業(yè)。
公元200年9月,當時身懷六甲的神功皇后親自率軍,跨海襲擊新羅,由于事發(fā)突然,加上日軍士氣高昂,毫無準備的新羅王看到大軍前來便以為全國已無能戰(zhàn)之兵,只好穿戴素服,自備白旗到皇后船前請降。
神功皇后挺著大肚,饒恕了新羅王,她派遣士兵在新羅大肆搜刮,然后親手在新羅王宮前插了一根長矛,命令新羅王世世向日本朝貢。隨后,神功皇后帶著80船的戰(zhàn)利品回到日本,由于懼怕日本的威脅,連百濟和高句麗國也爭著向日本進貢。
為了顯示自己的威名,神功皇后在新羅一處海岸的石頭上,用弓背刻了九個大字——“新羅王,日本人之犬也”。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皇后,竟說如此粗鄙之言,簡直不堪入目。由此可見,日本人的野蠻和蠻橫是祖?zhèn)鞯?,且不分男女?/strong>
中國吉林出土的《廣開土王碑》上,曾記載日本以辛卯年征韓,其時間與神功皇后的事跡不謀而合。從此時起,日本和韓國的關(guān)系便變得不共戴天,而這九個字更成了韓國人的恥辱。而日本人因此對韓國人趾高氣昂,自以為自己是韓國的“上國”。到今天,日本仍看不起韓國人。
從神功皇后以后,日本屢次入侵朝鮮半島,百濟和新羅皆向其進貢,而高句麗也非常忌憚日本。由此,日本更以天朝上國自居。公元667年,唐朝跨海攻滅百濟。而日本認為唐朝動了自己的奶酪,竟派出水陸軍數(shù)萬人進攻駐百濟唐軍。
有趣的是,這一次和唐軍交戰(zhàn)的也是一個女人,她便是齊明天皇。這位女天皇自不量力,以為自己是天朝,于是效仿神功皇后,親自出戰(zhàn)。誰知還沒到陣前,齊明天皇便一命嗚呼了。其后在白江口之戰(zhàn)中,唐軍以少勝多,大破日軍。從此,日本徹底被中國逐出朝鮮半島,而他們征服大陸的迷夢,竟被拖延了一千年。
其后,新羅統(tǒng)一三韓,實力已經(jīng)超過了日本。但是日本仍以上國自居,視新羅為臣仆?!独m(xù)日本紀》曾記載了這件事:當時,玄宗李隆基在長安接受諸藩朝賀。按照慣例,日本座次在新羅之后。 因此日本使臣古麻呂對座次提出了抗議:“自古以來新羅一直就是日本屬國,為什么座次排在日本之前?不合禮儀!”主持儀式的唐朝官員吳懷實覺得有理,決定將新羅與日本的位置對調(diào)。
到了明朝,日本再次以神功皇后的名義,大舉入侵朝鮮。關(guān)白豐臣秀吉就曾說,自己要完成神功皇后未盡的事業(yè)。日本明治維新后,也就是1880年,神功皇后的事跡被寫入教科書,向國民宣揚侵略意識,這與日本如今所做的事,沒有任何區(qū)別。果然14年后,日軍發(fā)動甲午戰(zhàn)爭,最終控制了整個朝鮮。日本妄想了1000多年后,最終實現(xiàn)了占領(lǐng)朝鮮,侵略大陸的夢想。
二戰(zhàn)后,日本軍國主義被盟軍擊敗,神功皇后也以軍國主義的典型,被請出了教科書。同時日本學者也掀起了疑古風潮,很多人認為神功皇后根本就是虛構(gòu)的。但到了現(xiàn)在,又有許多日本學者肯定其存在。神功皇后的陰影在日本背后時隱時現(xiàn),這到底又釋放了什么信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