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七律《天平公座中呈令狐相公》讀記
(小河西)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相公
罷執(zhí)霓旌上醮壇,慢妝嬌樹水晶盤。更深欲訴蛾眉斂,衣薄臨醒玉艷寒。
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雖然同是將軍客,不敢公然子細看。
原注:時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
令狐楚曾于元和十四年(819)七月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故詩人稱之為“令狐相公”。大和三年(829)十一月,令狐楚任天平軍節(jié)度使、鄆(yùn)州(今菏澤市鄆城)刺史等。辟年僅十八歲的李商隱為節(jié)度使巡官。大和六年(832)二月,令狐楚改任太原尹、河?xùn)|節(jié)度使等。李商隱也隨之赴太原就職。李商隱跟隨令狐楚在鄆州有兩年多時間。
公座:本指辦公的坐席。此指公宴。令狐楚或在天平幕府后堂宴樂,有一位女道士參加。李商隱應(yīng)令狐楚的要求寫此詩。
蔡京:鄆州人。早年為僧。大和四年(830),令狐楚愛其聰慧,令還俗。開成元年登進士第。武宗會昌三年登學(xué)究科,授畿縣尉。五年,遷監(jiān)察御史。懿宗咸通三年(862),拜嶺南西道節(jié)度使。后因以統(tǒng)御無方,為軍士所逐,貶死崖州。此人存詩三首。其《詠子規(guī)》中“驚破紅樓夢里心”,為小說《紅樓夢》取名源頭。
罷執(zhí)霓旌上醮壇,慢妝嬌樹水晶盤。
霓(ní)旌:彩旗。《高唐賦》(宋玉):“霓為旌,翠為蓋。”《侍從游宿溫泉宮作》(唐-李白):“霜仗懸秋月,霓旌卷夜云。”
醮(jiào)壇:道士的祭壇?!端揸柵_觀》(唐-馬戴):“醮壇圍古木,石磬響寒云。”《送王明府入道》(唐-戎昱):“輕雪籠紗帽,孤猿傍醮壇。”
慢:不著急;徒然?!端疂G傳》:“麒麟慢有擎天才,怎出軍師妙計中”。(“慢妝”不是“淡妝”。)
嬌:《玉篇》:“嬌,嬌姿也。”嬌樹:就是陳叔寶說的“瓊樹”或者“玉樹”?!陡琛罚媳背?/span>-陳叔寶):“璧月夜夜?jié)M,瓊樹朝朝新。”《玉樹后庭花》(南北朝-陳叔寶):“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這都是陳后主寵幸妃嬪張麗華等詠其美貌的詩句。)
水晶盤:喻指精美的盤子。也喻指晶瑩的圓月?;蜻€可再引申喻美女們晶瑩如月的臉盤。也就是陳后主說的“璧月夜夜?jié)M”?!陡嗜琛罚ㄌ?/span>-王昌齡):“昨夜云生拜初月,萬年甘露水晶盤。”《玩月詩》(唐-曲龍山仙):“不假丹梯躡霄漢,水晶盤冷桂花秋。”《碧城》(唐-李商隱):“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精盤。”
大意:(女道士)不再執(zhí)“霓旌”也不上“醮壇”。無須化妝,本身就身如玉樹,臉如水晶盤。(上句說主人公是個道士,下句說還是一個美若天仙的女道士。暗用陳后主“玉樹后庭花”之典,把女道士比作張麗華。)
更深欲訴蛾眉斂,衣薄臨醒玉艷寒。
峨眉:蠶蛾觸須細長而彎曲。常喻女子美麗的眉毛;借指女子容貌美麗;代指美女?!缎l(wèi)風(fēng)-碩人》(詩經(jīng)):“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離騷》(先秦-屈原):“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詠鏡》(南朝梁-高爽):“初上鳳皇墀,此鏡照蛾眉。言照長相守,不照長相思。”《代悲白頭翁》(唐-劉希夷):“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虞美人》(宋-葉夢得):“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玉顏:形容美麗的容貌?!渡衽x》(宋玉):“貌豐盈以莊姝(shū)兮,苞溫潤之玉顏。”《長信秋詞》(唐-王昌齡):“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大意:夜很深了,女道士娥眉微蹙(cù),似有心事想要訴說。天快亮了,女道士穿的衣服單薄,身體或許很冷。(令狐楚以及他的客人當然有吃有喝,女道士在這兒干啥呢?輕歌曼舞或飲酒賦詩?“隔座送鉤”或“分曹射覆”?作者沒說。反正不是作道場。作者觀察的很仔細。這個娛樂活動時間很長。作者看到了娥眉蹙,也感到了玉顏寒。是不是感覺令人更加憐愛?更加楚楚“凍”人?)
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
白足禪僧:白足和尚?!段簳?/span>-釋老志》:“(惠)始自習(xí)禪,至于沒世,稱五十余年,未嘗寢臥?;驎r跣(xiǎn)行,雖履泥塵,初不汗足,色愈鮮白,世號之曰白腳師。”這里指蔡京。按本詩原注:“京曾為僧徒”。
敗道:違反戒律。
青袍御史:應(yīng)指在場的帶御史銜的幕府僚屬。
休官:辭去官職。《東林寺酬韋丹刺史》(唐-靈徹):“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贈元容州》(唐-劉長卿):“避世歌芝草,休官醉菊花。”《洛下寓居》(唐-白居易):“禪僧教斷酒,道士勸休官。”
大意:(看著這女道人),這個曾經(jīng)當過和尚的蔡京都在想著要破戒,而這個穿著青袍的御史官有點不想當官了。(以襯托的手法從側(cè)面寫女道士的嬌媚妍麗,勾心動魂。)
雖然同是將軍客,不敢公然子細看。
公然:明目張膽,毫無顧忌。《浣紗女》(唐-王昌齡):“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杜甫):“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子細:即仔細。典“劉楨平視”。《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典略》:“太子嘗請諸文學(xué),酒酣坐歡,命夫人甄(zhēn)氏出拜。坐中眾人咸伏,而(劉)楨獨平視。太祖聞之,乃收楨,減死輸作。”
大意:我和這個白足和尚還有這個青袍御史都是將軍幕府的幕僚,但我卻不敢明目張膽地仔細看。(至少有三層意思:一、我仔細看了,但不是像“劉楨平視甄氏”那樣明目張膽地看,而是偷偷地仔細看。二、和尚和御史公然仔細看了。三、關(guān)于令狐楚將軍是否公然看了,作者看在恩師的份上沒敢說。其實這一聯(lián)還是在襯托這個女道人的美。)
顯然這是一首寫女道人的詩。詩的前二聯(lián)從正面寫。后二聯(lián)從側(cè)面寫。這或許是李商隱寫女冠的第一首七律。這時李商隱還不到二十歲。從這首詩可看出:唐時的官場并不排斥道士,幕府中還可以作道場;作道場還可以請女道士;請女道士還可以通宵娛樂。從這首詩還可看出:令狐楚對年輕的李商隱確實很喜歡,連這類事兒都把他帶在身邊。此詩作為一首“刻畫人物”的詩,藝術(shù)技巧相當成熟,把正面點染和從旁鋪襯融合為一體,以極簡省的筆墨畫龍點睛地描繪出一位顧盼搖曳,掩映多姿的女冠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