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簡歷
一、青少年
李商隱出生于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父親叫李嗣。商隱出生時其父任獲嘉縣令。元和九年罷獲嘉縣令后入幕府。先是在浙東越州,后又轉(zhuǎn)浙西潤州。穆宗長慶元年(821),商隱10歲時父卒。商隱奉喪侍母歸鄭州。父喪除后,曾傭書販舂。之后,由從叔“親授經(jīng)典,教為文章”。
寶歷二年(826),學(xué)仙玉陽。文宗大和元年(827)初結(jié)束學(xué)道,離家求仕。也是此年,其古文為士大夫所知。大和三年(829)三月后,拜謁令狐楚于東都。年底,天平軍節(jié)度使令狐楚聘其入幕為巡官。18歲的李商隱有了第一份工作。
二、進士及第
大和五年(831)初,在令狐楚支持下,商隱赴長安參加進士試。次年第二次參加進士試。失敗后回令狐楚的太原幕。接著是第三次進士試(前三次主考官均是賈??)。失敗后,令狐楚已不在太原,商隱先回鄭州,然后到了華州的表叔崔戎刺史處。大和八年(834)因病未應(yīng)試。四月隨崔戎赴兗州。不久崔戎卒。冬赴長安。九年(835)春,應(yīng)舉不取。開成二年(837)春應(yīng)舉。高鍇知貢舉。令狐绹與高鍇關(guān)系甚好。26歲的李商隱擢進士第。
三、三入秘書省
開成二年春末,李商隱東歸濟源省母。冬,因令狐楚病危,由長安馳赴興元。十二月奉令狐楚喪回長安。開成三年(838),應(yīng)吏部博學(xué)宏詞科考試,復(fù)試時落選。落選后赴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王愛其才,以女嫁之?;蛞虼苏辛詈囍?。
開成四年(839)以書判拔萃釋褐為秘書省校書郎。不久,調(diào)為弘農(nóng)尉。開成五年(840)九月仍在弘農(nóng)尉任。下旬得河陽節(jié)度使李執(zhí)方資助,由濟源移家長安樊南。之后應(yīng)王茂元招,赴陳許節(jié)度使幕,歲末至華州周墀幕。
會昌二年(842)春,再以書判拔萃重入秘書省為正字。冬回家為母丁憂。會昌四年(844)暮春,移家永樂。一年后曾應(yīng)從叔鄭州刺史李褒之招赴鄭州。
會昌六年(846)春復(fù)入秘書省正字。35歲的李商隱還是秘書省正字。(待補充)。
四、三入幕府
會昌六年(846)三月,唐武宗卒。宣宗繼位,四月李德裕罷相,改任荊南節(jié)度使。大中元年(847)二月,桂管觀察使鄭亞辟李商隱入幕。為觀察支使,當表記。李商隱三月七日離京。六月九日抵達桂林。冬天出使江陵。大中二年正月歸桂林。途徑黃陵時與劉蕡晤別。二月,鄭亞貶循州。李商隱的第一段幕府生活結(jié)束。
大中二年(848)三四月間,商隱離桂北上。五月達到潭州,曾在湖南觀察使李回幕逗留。六月下旬達江陵。初冬到達長安,新的職務(wù)是盩厔(zhōu-zhì)尉。李商隱沒有赴任。京兆尹鄭涓留其假參軍事。同年十月,武寧節(jié)度使盧弘正辟商隱入幕為判官,并得到一個監(jiān)察御史的頭銜。同年底到達徐州。大中四年(850)六月隨盧弘正赴汴州。大中五年(851),盧弘正卒于汴州。李商隱第二段幕府生涯告吹。
大中五年(851)春夏間李商隱抵京。時其妻王氏已卒。不得已,李商隱找令狐绹幫忙,弄了個太學(xué)博士。同年七月柳中郢任東川節(jié)度使,辟商隱為節(jié)度書記。因料理家事,商隱遲至九月初啟程赴東川,十月底抵達梓州。改任節(jié)度判官。十二月十八日,以幕府判官帶憲銜身份差赴西川推獄。
大中八年(854)初春李商隱曾返京。暮春啟程回梓州?;罔髦萸霸菰L由普州還朝任虞部郎中的韓瞻。
大中九年(855)十一月,柳中郢調(diào)回長安。約年底李商隱隨柳中郢啟程,次年春回到長安。李商隱的三段幕府生涯結(jié)束。
五、晚年曾任鹽鐵推官
大中十年(856)夏秋,李商隱出任鹽鐵推官。約年底赴洛陽。次年曾游江東。大中十二年(858),罷鹽鐵推官,還鄭州。同年病卒。
李商隱詩
李商隱留下的詩約有600余首。(待補充)。
李商隱七律目錄
李商隱七律共119首。目錄如下:
001富平少侯 002隨師東
003天平公座中呈令狐相公 004贈趙協(xié)律皙
005重有感 006曲江
007令狐八拾遺绹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
008和令狐八戲題其一 009和令狐八戲題其二
010題二首后重有戲贈任秀才
011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
012韓同年新居餞韓西迎家室戲贈 013安定城樓
014回中牡丹為雨所敗其一 015回中牡丹為雨所敗其二
016和韓錄事《送宮人入道》
017奉和太原公送前楊秀才戴兼招楊正字戎)
018馬嵬二首 019玉山
020出關(guān)宿盤豆館對叢蘆有感 021詠史
022無題(昨夜星辰) 023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
024行次昭應(yīng)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
025和劉評事永樂閑居見寄
026題道靜院…,今寫真存焉
027奉同諸公題河中任中丞新創(chuàng)河亭四韻之作
028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 029題小松
030春日寄懷
031喜聞太原同院崔侍御臺拜兼寄在臺三二同年之什
032鄭州獻從叔舍人袖 033茂陵
034送崔玨往西川 035荊門西下
036宋玉 037人日即事
038贈劉司戶(蕡) 039寄令狐學(xué)士
040潭州 041楚宮
042深宮 043天水閑話舊事
044漢南書事 045贈田叟
046贈司勛杜十三員外 047流鶯
048九日 049野菊
050過伊仆射舊宅 051哭劉蕡
052對雪二首其一 053對雪二首其二
054汴上送李郢之蘇州 055蜂
056辛未七夕 057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058臨發(fā)崇讓宅紫薇
059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060宿晉昌亭聞驚禽
061赴職梓潼,留別畏之員外同年
062利州江潭作 063杜工部,蜀中離席
064井絡(luò) 065二月二日
066寫意 067即日
068無題(萬里風波)
069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
070題白石蓮花寄楚公 071題僧壁
072飲席戲贈同舍 073留贈畏之其一
074行至金牛驛,寄興元渤海尚書
075梓州罷吟寄同舍 076籌筆驛
077圣女祠 078重過圣女祠
079正月崇讓宅
080過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莊感事
081贈鄭讜處士 082南朝 083覽古
084隋宮 085晉元帝廟 086和人題真娘墓
087九成宮 088隋宮守歲 089少年
090牡丹 091柳 092淚
093當句有對 084銀河吹笙 095中元作
096昨日 097春雨
098與同年李定言曲水閑話戲作
099促漏 100聞歌
101十字水期韋潘侍御同年不至,時韋寓居水次故郭邠寧宅
102復(fù)至裴明府所居 103子初郊墅
104贈從兄閬之 05可嘆 106曲池
107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 108一片
109碧城其一 110碧城其二 111碧城其三
112藥轉(zhuǎn) 113無題(鳳尾香羅)
114無題(重帷深下) 115無題(來是空言)
116無題(颯颯東風) 117無題(相見時難)
118錦瑟 119水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