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起死亡的疾病中,心血管疾病穩(wěn)居第一寶座,而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其實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大部分并非有先天性疾病,而是后期不良的飲食習慣誘發(fā)疾病,如何保健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幾個壞習慣一定要戒除。
壞習慣1:攝入過量鹽
研究發(fā)現,吃完含鹽量高的食物,半個小時后,血管擴張能力就會受影響,進而讓心臟受傷。就算本身血壓正常,食鹽攝入過多,同樣會快速對血管造成傷害。
專家支招:一天中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6g,日常生活中也學會做減法,做菜時嚴格控鹽,多用姜、蔥、蒜、辣椒、香菜等調味,燉菜的時候如果已經加鹽,就不要再加醬油、蠔油等調味料了。
壞習慣2:愛吃肥甘厚味
動脈硬化的最常見癥狀就是動脈管壁變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就會逐漸變狹窄。
如果油膩食物吃太多,過多油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讓動脈硬化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幾率上升。
專家支招:讓血管清爽,最重要是要管住嘴,建議大家少吃肉多吃魚。
一般肉類的脂肪含量大約是魚類的6倍。
每天紅肉攝入量不要超過75g,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采用低溫烹調方法,更有益健康。
多吃能給血管“減負”的食物,如燕麥、大豆、金橘、紅薯、大蒜、洋蔥等。
壞習慣3:壓力大
壓力過大,而且長期得不到釋放,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就會隨之而來。
雖然壓力的應激持續(xù)時間短,但反復多次的急性應激會誘發(fā)冠狀動脈炎癥,甚至引發(fā)心臟病。
專家支招:轉移并釋放壓力,可以多培養(yǎng)一個愛好,如聽音樂會、養(yǎng)花等,都能幫助你從壓力中解放出來;每個周末外出走走,或者和朋友去郊游,可以有效緩解近期的壓力,避免壓力堆積。
壞習慣4:久坐不動
長時間保持坐姿,下肢肌肉活動減少,人血液的流速也會變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深靜脈血栓就非常容易形成。倘若此時突然活動,很容易使血栓脫落,造成血栓栓塞。
專家支招:為了保護血管,中老年人一定不能久坐下棋或打麻將,應該多出去走走,散散步。
而常常在辦公室久坐的年輕人,一定要保持正確坐姿,每隔一個小時站起來走10-15分鐘,或者在座位伸伸懶腰,伸伸腿,緩解疲勞。
壞習慣5:熬夜
熬夜會打亂人體生物鐘,讓身體分泌多余的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從而讓血管收縮、血流流速降低。
研究表明,長期熬夜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1倍。
專家支招:熬夜最好不要超過12點。睡前8個小時內不要喝引起興奮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功能飲料等。
養(yǎng)成午睡的習慣,午覺時間建議控制在30分鐘~1個小時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