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是酒之骨,無曲則無酒。
曲是釀酒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決定酒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這一點,八成的朋友都是只聽過,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造成明明買了純糧酒,卻因不合自己的口味,誤認為買了酒精酒的現(xiàn)象。
所謂“百人百味”,酒也一樣,大曲酒和小曲酒的口感完全不一樣,可見在喝酒時了解酒曲有多重要。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如何挑選酒曲。
喝白酒,選“大曲”還是“小曲”?口感差別大,學會別再買錯了
? 白酒中的“曲”是什么
蒸饅頭時會用到酵母發(fā)酵,使蒸出來的饅頭馥郁綿軟,曲就相當于釀酒時的酵母。
其各種微生物及各種酶含量高,可以加快將糧食中的淀粉、蛋白質等催化為糖、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最后分解成乙醇,也就是酒精。
酒曲因制作的原料不同,其形狀、作用也分很多種。
? 各類酒曲之間的區(qū)別
大曲
主要以小麥,配以大麥、豌豆等其他原料,混合在一起做成大磚塊形態(tài)。
根據(jù)制作溫度又可分為高溫、中溫、低溫,主要用于傳統(tǒng)固態(tài)白酒的釀造中。
因其含有豐富蛋白質、無機鹽,所釀的酒質量最好。
小曲
主要以稻米、高粱為原料制作,大多是圓球狀或是餅狀,且形狀很小。
一般酒廠都會用于半固態(tài)發(fā)酵中。
但其熱量較少,比較適合在溫暖的地方使用。
還有3種不常用的紅曲、專用于釀造黃酒的麥曲和近代才研發(fā)出來的麩曲。
總的來說,雖然大曲酒和小曲酒的制作原理一樣,但是大曲酒是以固態(tài)發(fā)酵為主,制作工藝更加復雜,在品質上高于半固態(tài)發(fā)酵的小曲酒。
分清了各個酒曲之間的區(qū)別,可對于買酒、喝酒的人來說,知道如何挑選才是最實在可靠的。
? 如何分辨大曲酒,學會別再買錯了
1、聞酒味:大曲酒的香味更濃郁,喝后嘴里留香持久,而小曲酒的味道不濃郁也不刺激,比較淡雅。
2、品酒感:大曲酒喝起來馥郁香醇,味道突出,回甘甜,小曲酒則是清清涼涼的,味道比較輕柔。
大多超市買酒是不能拆封和品嘗的,從氣味和口感上辨別,對于很多老百姓來說太吃虧,其實在買酒是也可從瓶身執(zhí)行標準號來分辨。
市面上的三大主流香型(濃香型、醬香型、清香型)都是用大曲發(fā)酵釀酒,為了方便大家區(qū)分和理解,每種香型都配有一款酒,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選擇。
3、看瓶身執(zhí)行標準號
濃香型——GB/T10781.1
選用大麥、小麥、豌豆為原料,經中溫(55度左右)制曲,采用混蒸、續(xù)料等工藝,用泥窖作為發(fā)酵容器。
其成品酒質還可分為特曲、頭曲、二曲、三曲,其中特曲酒最好。
比如這款瀘州老窖特曲
一款典型的濃香型大曲酒。
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身為四大名酒之一,不僅在國內受歡迎,國外的朋友們也非常喜歡喝。
以小麥制曲,經過連續(xù)發(fā)酵法,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釀造。
其酒液無色透亮,復合香味濃郁但不刺激,各種窖香、陳香、皮蛋味等融合協(xié)調。
入口綿和醇厚,細品還有淡淡的甜味,喝后新窖泥的香味回味持久,整體口感不錯,富有濃香型白酒的獨特風格。
醬香型——GB/T26760
主要以高粱、豌豆、小麥,通過高溫(60度以上)制曲,經過兩次投料、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長達一年的時間生產。
比如這款君中元私藏酒
高溫大曲釀造的一款正宗醬香型白酒。
其釀酒人曾傳政(師承茅臺廠長李興發(fā)),將酒質放在第一位。
在端午節(jié)這段氣溫高、濕度大的時期,以優(yōu)質小麥踩曲、制曲,使釀造出的酒曲營養(yǎng)豐富,醬香最好。
唯一的遺憾就是當時沒怎么做宣傳,在競爭激烈的白酒市場,名氣弱了很多,但酒質過硬,喝過的酒友贊不絕口。
酒體醇厚微黃,倒酒入杯,酒線黏稠細長,濺起的酒水掛杯持久。
開瓶爆香,除主醬香味突出外,還帶一層窖香、焦香和果甜味,諸位融合協(xié)調。
喝一口,爆香!濃郁的醬香伴著細膩的酒液,瞬間攻占味蕾,讓人感覺像在品嘗瓊漿玉液般美味,后段則幽雅綿甜,溫暖入肚,嘴里依舊香味突出,意猶未盡,讓人忍不住想再來三杯!
清香型——GB/T10781.2
以大麥豌豆等低溫(50度)制曲,釀造重點在“清、凈”兩點。
比如這款汾酒
低溫大曲釀造的一款典型清香型白酒。
以大麥、豌豆制曲,經過兩次清蒸,精湛的地缸分離工藝釀造。
酒液無色清澈似水晶一般透亮,酒香味清爽干凈,入口綿柔且清新,前段“凈”感最突出,中后段則嘗到微微的甜味,喝后留香,回味悠長。
畢竟是四大名酒之一,在國內外都很受歡迎。
上面大曲、小曲的知識和辨別方法大家都學會了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