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尋訪午夢堂故里

  何笛

  水是江南的靈魂,靈動的分湖水孕育了靈 秀 的 分 湖人。去葉家埭,最理想的便是坐一條小船,從分湖里緩緩地?fù)u入村里那條小河,在依呀櫓聲里,一路觀賞那個幽靜的小村。藍(lán)天碧水里倒映著依然古樸的村子,時光仿佛靜止了,穿回到四百年前,拂去歲月煙塵,那個群星閃爍的文學(xué)家庭,鮮活地向我們走來。

  一

  船停靠在遺址前的河埠,一眼看到幾塊旗桿石,零亂地矗立著,無聲地昭示著曾經(jīng)的輝煌與榮耀。不是誰家的門前都可以立旗桿石的,哪怕權(quán)傾朝野的高官,只有在科舉中取得了進士的,才有資格設(shè)立,一個進士只能立一對旗桿石,而這里,曾經(jīng)立過十三對旗桿石,可想而知,從這里,走出了多少個古代讀書人羨慕的進士。

  滄海桑田,殘存的旗桿石見證了庭院里的歡聲笑語,也目睹了亂離中的國破家亡,習(xí)慣了無人問津的門庭冷落,也迎送著吊夢者的匆匆腳步。

  “吳汾諸葉,葉葉交光”,頭腦里立刻跳出古人的經(jīng)典贊語,從旗桿石可以想見這個家庭里輩出的人才,其實,它所指的,更主要的是葉紹袁、沈宜修夫婦及其子女們,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綻放了一朵亮麗的奇葩。

  離船上岸,幾十步開外,是一幢常見的鄉(xiāng)村小樓房,場地已由水泥覆蓋,與左鄰的通道,滿是細(xì)碎的小石子,還能想象過去的繁華舊影。

  房子的西邊是一個圍墻圈住的小小院落,墻上釘著一塊“午夢堂遺址”的銘牌,當(dāng)年的滿門風(fēng)雅就只剩下這一塊不起眼的牌牌?

  非也,院子內(nèi)分明有一棵傾倒眾生的臘梅樹。

  梅花,是午夢堂中人的最愛,梅花,也切合了午夢堂中人的品性與追求,翻開厚厚的《午夢堂集》,寫梅花的詩詞占了大量篇幅,幾乎每個人都有寫梅花的作品。

  葉夫人沈宜修,明末江南女詩人的領(lǐng)袖人物,對梅花情有獨鐘,單單為梅花就創(chuàng)作了一百首七言絕句,結(jié)成《梅花詩一百首》,還不包括其它的律詩、詞等,這無論在量還是在質(zhì)上,都是歷代詩人罕見的成就。通過吟詠梅花,寫其“高情不與眾芳同”的品質(zhì),“銜霜初發(fā)奈寒何”的氣骨,試將幽意“問寒松”的多情多義,她相信自己的感情被梅花理解了,憔悴對花花笑我,“不關(guān)春色著誰憐”,表達(dá)了詩人內(nèi)心復(fù)雜的情感、生活的貧苦憂愁、對親人的思念等,通過一首首詠梅花的詩句娓娓道來,她從梅花的身上看到了不畏嚴(yán)寒、不懼挫折、不喜奢華、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品格。在沈宜修看來,梅花的遭際與品格正同她自身的經(jīng)歷有著太多相似之處,梅花就是自己,自己即是梅花,這使得沈宜修對梅花傾注了深深的感情。

  大女兒葉紈紈的梅花詩,極寫梅花從苦寒中來,霜雪無情幾度侵,亭“亭秀出歲寒心?!钡ㄩ_時,“高情不與梨花比,清韻堪羞桃李華,”盡管“贏得騷人無限意”,還是喜歡“氤氳無限暗香時”,但仍然愁緒不減,“薄倖東風(fēng)初作惡,玉英吹落斷人腸?!弊屓松龇N種愁來。這與她有名無實的婚姻有關(guān),婚后七年,日日愁城為家,無論春花秋月,只一愁字。

  次女葉小紈在17歲的妹妹小鸞與23歲的姐姐紈紈相繼亡故后,先是哭妹接著哭姐,使原本性格活潑開朗的小紈也愁緒滿懷,看到疏香閣前的一株古梅,枝條上不見一片樹葉,黯然地寫下“好景只供愁作伴”惟有“梅魂知別恨,不將春色到窗來”等詩句。悲傷的情感郁積于胸,渲泄成一曲《鴛鴦夢》,也因此成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傳世的女劇作家。

  二

  眼前的這棵臘梅,主干看起來那么纖細(xì),只有普通玻璃杯那么粗,高度也只有兩米左右,很難想象,這是一棵有著四百年歷史的古樹。

  可事實就是這樣。三女葉小鸞出生才四個月被送往舅舅家,直到父親葉紹袁考中進士,葉小鸞才回到父母身邊?;丶夷翘?,為了紀(jì)念在舅家生活的那段日子,不忘舅父母的養(yǎng)育恩德,葉小鸞親手在疏香閣前的院子中種下了一株臘梅,這株臘梅,歷四百年風(fēng)侵雨襲,依然老樹虬枝,在寒風(fēng)中吐蕊開放。

  葉小鸞同樣有許多寫梅花的詩詞,其十首梅花詩,意韻深遠(yuǎn),如“堪笑西園桃李花,強將脂粉媚春華。疏香獨對枝梢月,深院朦朧瘦影斜?!贝嗽娨蕴依钔坊ㄏ啾日眨话毁H,刻畫了梅花不慕繁華的情致,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再如“傲骨欺霜映碧綺,數(shù)竿修竹伴清幽。年年燕子無消息,春信誰將寄隴頭。”這就不僅僅是在詠梅了,梅與竹同為歲寒之友,非但不畏嚴(yán)寒,而且還能欺寒。同時這也是懷人之作,是在懷念遠(yuǎn)在塞外杳無消息的舅舅沈自征。父親葉紹袁讀后,嘆為凄涼之調(diào)。

  緣于一家人對梅花的特別鐘愛,午夢堂中種了許多梅花,如今只剩下葉小鸞手植的這一株,也就能理解葉小鸞何以將自己的閨房取名為疏香閣了。人說草木無情,有誰知,草木一樣有情,葉小鸞夭折后,疏香閣前的梅樹也不再開花了。

  梅花無疑是午夢堂的精神象征,以至于三百年后,同鄉(xiāng)的近代大詩人柳亞子到分堤之上吊夢時,為自己“未種湖濱萬樹梅”而深為遺憾,不能使葉小鸞的墓地香雪如海。

  如今臘梅的樹根四周堆疊著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太湖石,別看它們不起眼,也有著不同尋常的來歷。

  那是1632年夏天,江南遭遇罕見大旱,連野闊的分湖也因此一眼望得見底。水底有層層疊疊的太湖石,這個消息很快傳至四鄉(xiāng)八鄰,引得許多人前去分湖看石,葉小鸞與她的父親、兄弟等也去看石頭。

  葉紹袁花錢雇人把這些太湖石載回家中,并請人在院子里疊石壘山。葉小鸞和她的兄弟們見了,奇思妙想涌上心頭,以太湖石為題,作成《分湖石記》,文章作成后,葉紹袁喜不自禁,認(rèn)為有《滕王閣序》的雅致。

  葉小鸞以石之沉沒與顯露二端提挈全篇,奇想麗句,層出不窮。接著描寫石出水面、羅植于庭的幸遇,最后總攬前文,“則石之沉于水者可悲,今之遇而出之者又可喜也。若使水之不落,湖不涸,則至今猶埋于層波之間耳。不固亦有時也哉?!贝宋囊惶撘粚崳灰忠粨P,一廢一興,一悲一喜,構(gòu)思巧妙,情景相生,是一篇難得的佳作。歷來為選家看好,收入各種散文選本。

  三

  午夢堂的“海內(nèi)咸傳”,其一門風(fēng)雅以及文學(xué)上的成就,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更重要的,可能還是葉小鸞的天才早夭。

  1632年,葉小鸞長到十七歲,其才貌已顯現(xiàn)出熠熠光彩,孰料她的生命之光卻要在這金子般的年華熄滅了。

  入秋,葉家上下喜氣盈門,忙著張羅小鸞的婚事,小鸞忽然得了重病,于婚前五日不幸夭折,全家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小鸞夭折時,絲毫沒有痛苦的跡象,就如活著時的容貌,肌膚瑩潤,嘴唇、臉色紅潤。

  小鸞夭折后,葉家迭遭慘痛,經(jīng)濟上捉襟見肘,小鸞的棺木一直未能入土為安,八年之后,才和弟世偁、世傛及姐紈紈的棺木一起,權(quán)厝于寶生庵后的荷花池北。直到五十年后,才由隱居橫山的葉燮(小鸞六弟)來寶生庵將小鸞的棺木落土封筑。

  葉小鸞的墓究竟葬于何處,眾說紛紜。清道光十五年(1835),葉家后人葉乃溱,多方查考,弄清了小鸞墓的真實所在,面對雜草叢生、墳磚半露的荒蕪景象,這位葉氏后裔很想加以修繕,可一介窮書生,卻心有余而力不足。

  恰在此時,與眉子硯結(jié)緣的北京人王壽邁出任吳江知縣。

  眉子硯是由小鸞的舅父所贈,葉小鸞夭折后,眉子硯留在疏香閣中,此后在兵荒馬亂中不知去向。百年之后,眉子硯在西子湖畔露面,不久又傳到廣東,連大詩人袁枚也因眉子硯在廣東熱鬧非凡,想當(dāng)然地以為葉小鸞是廣東人,還把這一“見解”寫進了大作《隨園詩話》,犯了個不大不小的錯誤。

  又一個百年之后,王壽邁偶然在袁浦的舊貨攤上購得此硯,失蹤已久的眉子硯重又現(xiàn)身,王壽邁欣喜若狂,就此將自己的書房易名為硯緣齋,廣征題詠,盡興風(fēng)雅,足跡所至,都將硯臺帶在身邊,每遇賢士大夫,便將硯臺獻寶似地拿出來供人觀賞、征求題詠。

  王壽邁知縣吳江,得知葉乃溱已找到小鸞墓址時,決定為之修葺,可他的心愿還未了,又匆匆前往嘉定任縣令,他只能捐贈錢款作為修墓費用。經(jīng)過四年時間,終于將小鸞的墓修葺一新,并植碑以記。王壽邁記道:“小鸞墓在吳江分湖寶生庵后荷花池北坐落廿九都一正扇三圖大富字圩八十七址?!?/p>

  但是無情的歲月風(fēng)雨再次使小鸞的墓地湮沒在荒草野地。荷花池也干涸見底,在荷花池舊址建起了村里的小造船廠。墓地如今成了一泓倒映著藍(lán)天白云的池塘水,小鸞的棺木也被做成了船板。

  王壽邁調(diào)任嘉定時,本想把眉子硯一起帶走,可是眉子硯聲名遠(yuǎn)播,且又是從吳江帶出,多有不便,王壽邁想給眉子硯尋一個妥善的安頓之處,便寄存在蘇州一位徐姓朋友的藏硯樓,可保萬無一失。卻不料一天深夜,藏硯樓突然大火沖天,滿樓硯臺包括那塊眉子硯與藏硯樓一齊毀于大火。然而,許久以后,坊間暗暗傳說,藏硯樓那把大火是徐某自己放的,目的是將眉子硯據(jù)為己有,是真是假,現(xiàn)已不得而知。

  此后,眉子硯神秘地失蹤了,直到現(xiàn)在,眉子硯再也沒有露面,不知到何時,眉子硯才會再現(xiàn)江湖。

  而葉小鸞的故事,經(jīng)后人的反復(fù)演繹,成為曹雪芹筆下林黛玉的原型。

  四

  “門內(nèi)人人集,閨中個個詩?!背删臀鐗籼脗髌娴氖坠Ξ?dāng)歸之于午夢堂主葉紹袁。

  “丈夫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婦人也有三焉,德與才與色也,幾昭昭乎鼎千古矣?!比~紹袁在《午夢堂集》序中開篇的話,是對家庭成員的褒揚,也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葉紹袁的神童之名譽滿江南,“十年梨花槍,海內(nèi)無敵手?!笨芍钡?6歲才中了進士。很多人會感到遺憾,葉紹袁與吳江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擦肩而過,那個狀元曾經(jīng)如此地近,近到幾乎唾手可得??伞俺咧]而夕公卿,吾不為矣”,不愿依附閹黨的正直文人,自然沒有他的位置。

  文人出仕都懷著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葉紹袁也不例外,三年的京官生活,身兼三職(朝陽門城守、疏浚護城河的河工、督署盔甲廠)的工部主事,看透了晚明官場的黑暗腐敗,不如歸去。

  “柴門鳥雀喧,歸客千里至?!鞭o官歸隱的最初幾年,是葉紹袁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很少有人注意到葉紹袁對這個文學(xué)家庭所起的作用,正是在葉紹袁居家的幾年中,他親自教授孩子們讀書,他常常指著家中“清白堂”的匾額對子女說,從都諫公以來,已有五代人做官,留下來的,只有這清白二字,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

  這一番教導(dǎo),影響了子女們終身,尤其是后來出任過寶應(yīng)知縣的第六子葉燮。作為《原詩》作者、開一代風(fēng)氣的詩論大家,他在任上勤謙治政,卻因得罪上司被罷官,甚至還有人到他隱居的橫山討債,好在公道自在人心,他活在寶應(yīng)人民的心中。

  葉紹袁則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家國痛變之后的流亡路上,不斷得到他人物質(zhì)上的資助,也與此有關(guān)。在他晚年,還寫出了《甲行日注》《湖隱外史》兩部記錄時代巨變、具有重要史料價值的著作。

  “人俱有集,女宗并秀”的午夢堂,毀于明清易代的兵火戰(zhàn)亂之中,那些散發(fā)著翰墨芳香的建筑,疏香閣、芳雪軒、謝齋、秦齋以及繡垂館、清白堂等就此煙消云散,這些房屋中的一處叫午夢堂,后來,葉紹袁把全家的唱和之作結(jié)集刻印,總其名為《午夢堂集》,于是,午夢堂便成為葉紹袁一家的代名詞了。

  站在臘梅樹下,憑吊家鄉(xiāng)300多年前的才女時,不禁遙想當(dāng)年疏香閣前梅枝弄影,詩人陶醉在滿門風(fēng)雅的文藝氛圍里,是何等快樂和歡愉,而身后的寂寞與凄涼又怎樣地令人感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知是花魂與詩魂
(2)葉紹袁
汾 湖 諸 葉
午夢堂三人談.doc
林黛玉原來真有其人
明代才女沈宜修的十首詩詞,客路片云隨遠(yuǎn)望,鏡中雙鬢嘆飛蓬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