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長沙初中排名最新名單
第一名:長沙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
第二名:湖南廣益實驗中學;
第三名:長沙市長郡雙語實驗中學;
第四名: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第五名:長沙市南雅中學;
第六名:長沙市北雅中學;
第七名:湘郡未來實驗學校;
第八名:長沙市明德華興中學;
第九名:長沙市長郡梅溪湖中學;
第十名:長沙市長雅中學。
(僅供參考,不作為選擇依據)
2021年長沙最新最全最干貨的公立初中全對比
朝聞道者/文
或者你是住在長沙,孩子正在讀小學或初中的家長,你一定要看,切身相關,數據可考!
或者你是還沒住到長沙,小孩將來要來長沙讀書的家長,你一定要看,可以提前做相應的準備和規(guī)劃!
或者你是還沒置業(yè)長沙,但是想來長沙置業(yè)的朋友們,你一定要看,可以對長沙教育有個初步的了解。
岳麓區(qū):
岳麓區(qū)不算高新共23所公立初中,其中最熱門的不是老牌雙語,麓山,而是梅溪湖板塊,畢竟是學位房配套,那兩所學校學位房要么價格虛高,要么沒有配套,而梅溪湖是可選最多的,因為梅溪湖六所中學我都單獨開篇寫過,這里不再復述,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公眾號進行查閱。
借著2021年長沙中考指標生的數據,看看長沙各公立學校間的成績對比,這是很多家長,特別是小學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
岳麓區(qū),排第一的無疑是長郡雙語,公立第一。此文中涉及的學校全部以公立學校論,因為今年私立校沒有指標生數據,無法在同一體系里進行對比。排第二的要說近兩年數據,師梅確實壓倒了麓山國際,不過從這么長時間的底蘊來對比,我更傾向于麓山國際第二,師梅第三。
具體的指標生數據就是長郡雙語第54個去長本的指標生是589,麓山國際第54個去長本的指標生是584,師梅第34個去師大附中的指標生是585分。
從總579 或者比率來說,雙語200 進四大是大概率的數據。麓山國際的579 光指標生就有54 40個,所以約110-120個也是正常的。師梅之前傳580 共70個,是大致符合數據的,再加上579的,75-80個是差不多的。以比率來看,就是雙語20% ,麓山國際12% ,師梅14%左右。
再下來一個數據我看到比較黑馬的是麓山外國語今年的中考成績異常漂亮。
第35個長本的指標生是583分,據網傳數據是580高達70 ,但是傳出來的總人數是280,這280大概是6-7個麓山班的人數?有些學校就愛這么虛吹它們的6A率,平行班要剔除之后再來算比率。不過即使按照總人數在580左右的水平來算,這個比率這公立校也不算低。有人說麓外是一流生源,二流師資。不過話說它公立學費享二流私立校待遇也是不錯的選擇了,前提是進麓山班。
因為所有學校的四大指標生配比都是根據學校在讀,具有指標生的人數為標準,給同樣的比例,不存在哪個學校特殊化。而且學校中考的大致人數也是可查的數據,比如借鑒5月份參加中考的人數,這個是公開的。
下來一個也是十年中考都非常優(yōu)秀的岳麓區(qū)屬中學領頭羊,師大附中博才天頂校區(qū),它沒有多少配套生源的優(yōu)勢,竟然成績一直保持的不錯,今年61個去師大附中的指標生,我沒有看到圖,聽這屆初三家長說是580的最低分,一共是有超過一百個579 的學生。
因為學??側藬?000 ,比雙語和麓山還要多,這個比率肯定是要略低的,但是這個產出實力,還是非常驚人的。從建校一戰(zhàn)成名開始,十年不倒翁!岳麓區(qū)前五有一席之地。
再下來就是名氣最火熱的長梅了,常年在前五,偶爾在第六也是可以接受的。31個長本的指標生最低分581,今年的580 約在45左右,算上579。比率約10%。
長梅篇里已經寫得夠多,就不再繼續(xù)贅述了。再來我知道距離長梅6A或者580數據差距不大的是一中岳麓,指標生第37個是580分。所以它的數據也是約42的580 ,579比率約8%。岳麓區(qū)3.4.5.6的排名大概是長梅達到過的名次,因為聯考和中考基本沒有超過過麓山國際。
下來還有幾個四大指標生降分錄滿的一并列出來,但是具體指標生最后一個分數是多少我沒有全部統(tǒng)計到,我把我知道的寫上來,有知道數據的可以私發(fā)我補上:西雅47個雅本指標生575 ,周梅30個長本指標生575 ,師大博才學士42個師大附中指標生(據說578),雅禮洋湖33個雅本指標生,長郡濱江28個長本指標生(據說這565-570之間),師大附屬濱江27個師大本部指標生,麓山濱江23個長本指標生(據說562)。中南附屬中學3個指標,說明每屆學生特別少,就不特別計算了。
至于岳麓區(qū)其它8所學校,四大指標生差一人錄滿的有3所,博才大學城,湘儀,湖大附屬中學,錄一半的周南學士,南雅湘江。岳麓區(qū)蓮花實驗錄了四分之一多。最后兩個含浦和博才雨敞坪就很慘了。也就是562 的人數還不夠去四大指標生的總數。
指標生政策其實一直是教育部的對弱校的幫扶政策,但是真的有些學校指標生也用不夠的。還有待努力!
所以,綜上,岳麓區(qū)統(tǒng)計了的23所初中,岳麓區(qū)四大指標生錄滿的共15所,差1人的還有3所。這個數據約等于其它四區(qū)的總和!另外高新區(qū)有四所初中:雅禮麓谷,明德麓谷,師大高新是四大指標生錄滿的,一個成績不太理想的是白馬中學。所以,這就是岳麓區(qū)目前的初中情況。
自2018年不允許成績公布后,就一直只有網傳數據。那么,作為唯一同等條件,又公開的指標生錄取成績就是唯一的可以借以參考對比的成績數據,雖然不完全等于各校水平。
但考慮到公立校95%以上學生都擁有指標生資格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側面參考的數據,是有一定依據的。最重要的是,它是唯一公開的數據。
芙蓉區(qū):
統(tǒng)計的有七所初中。長郡芙蓉,湘一芙蓉,湘一芙蓉二中,一中雙語這四所初中四大的指標生都錄滿。至于各校的指標生最低分數線我就不太了解。如果我了解到真實的指標生最低分,我會陸續(xù)補上來,會有更好的對比效果。
此外,長郡芙蓉實驗中學和長沙六中,只錄了80% 的四大指標生,長鐵一中只錄了50% 四大指標生。按照這個對標,芙蓉區(qū)前四的初中大概水平和岳麓區(qū)7-15排名的初中差不多水平。長郡芙蓉和長沙六中比岳麓區(qū)16-18三所學校略差。長鐵一中初中相當于周南學士水平。
天心區(qū):
統(tǒng)計8所初中,更慘淡。雅禮外國語最好,44個雅本指標生中6個580 ,兩個579,最低分565。比西雅周梅的差距不是一點兩點。其次中南大學二附也很不錯,但這個學校沒代表性,3個指標,意味著學校每屆就2個班。此外,長郡湘府排第三,比岳麓區(qū)16-18的三所學校略差,四大缺2個指標,麓山指標生只錄了百分之30%。
一直有人不理解麓山和明德指標生的差別,這個我放到后文,會有專門的指標生解讀再來細說吧。最重要的一點是四大之下麓山南雅是首選,而周南明德并非首選。
第四是長郡外國語,85%的四大指標錄取率。明德天心和青雅麗發(fā)四大指標60% 的錄取率。
然后,明德啟南32師大附中個指標生,錄取率0,意味著明德啟南500多學生中沒有一個達到562成績嗎?實在是有點稀奇。但是看明德37個指標生最低545全部錄滿的,就更稀奇了,可能有個別能到562的學生不敢或者不愿意去四大?存疑!雅禮融城約不到200學生,四大指標生錄取0,明德9錄1。所以這兩所學校需要改造加油了,我不相信這么多派位學生連一個成績好的都培養(yǎng)不出來嗎!?
開福區(qū):
下來看開福區(qū)13所中學。北雅長雅包括一中廣雅,水平應該在西雅和周梅的成績段。北雅44個去雅本的指標生,其中580以上29個,579以上32個,這個數據是比西雅要差點,第36個指標生是578,第44個約575左右。53個去南雅的指標生中一個580和一個579,和西雅的情況很接近。
當然,北雅的生源有可能比西雅略差,因為派位的小學和配套的小區(qū)生源被同在開福區(qū)的青竹湖湘一和立信吸血很嚴重。長雅有沒有更好我沒了解到數據。這三所之外,明德華興都堪憂啊,38個一中指標生只錄了30個,80%不到的四大指標生錄取率,這是已經到了岳麓區(qū)排18名以外的水平。
包括一墻之隔的開福第六周南實驗,更是一中指標生只錄了50%,而且周南本部的指標生也只錄了60%,簡直還不如岳麓區(qū)的周南學士了。排第五的開福一中70%四大錄取率,長大附屬50%,田家炳35%,周南秀峰17%四大錄取率。國防科大人數少,沒有四大指標生,不知道成績如何。沅豐壩中學,沙坪中學,賀龍中學,四大指標生錄取率都為0。同時四小指標生的錄取率也在30%以下。
雨花區(qū):
最后看雨花區(qū)統(tǒng)計的20所公立初中。傳統(tǒng)的前三甲之一,南雅在雨花區(qū)榜首,大概約岳麓區(qū)前五的水平。南雅進南雅指標生580 就有19個,加上51個去雅本的指標生,加上沖雅本但是沒錄到指標生里的,100個579 的應該是差不多數據的。
去南雅的指標生里579就有7個,62個南雅指標生最低572分,比不少學校的四大指標生最低分要高。長沙培訓界硅谷—東塘/侯家塘,周邊學校,雅禮實驗,大概相當于西雅的水平。雅境中學,長郡雨外,弱于或者等于西雅的水平。
其次,稻田,一中雨花新華都,長郡雨外左家塘,十五中,這幾所學校在岳麓區(qū)前15的水平。其中雅鏡31個雅本指標生中14個580 ,最低分56,40個南雅指標生中有5個580 ,所以從這個566看,雅鏡比西雅,周梅還是有一段差距的。
長沙外國語在岳麓區(qū)16-18的水平,四大指標生缺一。長郡雨外洪塘,長沙十一中75% 的四大指標錄取率,稻田特立,雅禮雨花,地質中學60% ,明德洞井50%,周南雨花,明德雨花,21中40% ,雨花實驗30% ,石燕湖26個錄2個。
總結:
以河東四區(qū)初中從這個統(tǒng)計情況看:
ZH的雨花區(qū),其次芙蓉區(qū),在天心區(qū),最后開福區(qū)兜底了。
四區(qū)中ZH的南雅排在岳麓區(qū)約3-5名水平。
其余有16所等同在岳麓區(qū)排名5-15成績水平的初中。在之后的就沒有統(tǒng)計意義了哈。
當然,河東四區(qū)有一個非常大的優(yōu)勢,是河西絕對沒辦法比擬的,大部分進四大的學生還是出自河東四區(qū),因為他們有私立初中排名前四的全部:青一,廣益,中雅,長培,他們吸血足夠多的尖子生,也是導致其它公立校差強人意的重要原因。
河東區(qū)私立全派位,前途未卜,撲朔迷離。而且私立轉公立也已經提上日程,過五年后,河東初中也不見得比河西強勢。岳麓區(qū)這么好的公立初中資源有什么不知足的啊?
根據這個統(tǒng)計數據推導一下全市的公立學校大致排名,就基本可以確定前五或者前六:長郡雙語、麓山國際、師梅/南雅、麓山外國語。長沙前十里有博才天頂,長郡梅溪湖,一中岳麓。
排名前三十五的包括:河西11所有西雅575 ,周梅575 ,師大博才學士,雅禮洋湖,長郡濱江,師大附屬濱江,麓山濱江,中南第一附屬中學,師大高新,明德麓谷,雅禮麓谷(排名不分先后)。
河東16所:雅禮實驗,雅境中學566 ,長郡雨外,稻田,一中雨花新華都,長郡雨外左家塘,十五中,北雅575 ,長雅,一中廣雅,長郡芙蓉,湘一芙蓉,湘一芙蓉二中,一中雙語,雅禮外國語565 ,中南大學二附(排名不分先后)。
有很多家長跟我要求,把各學校排名列出來。實在是沒有搜集到全部初中的指標生成績。就目前有的數據,簡單說一下:公立前十中的九個已經在上面列出來。
西雅,周梅,北雅這三個是有看到成績的,指標生最低575,約在前十五左右,統(tǒng)一歸類為前二十吧。
再有雅境,雅禮外國語是566,565,大概是二十幾名,就歸為前三十吧。其它沒看到成績的就只能靠猜了。怎么猜呢?有數據的可以私聊我提供。沒有的話就按照大家的認可度來簡單劃類別吧。
中南一附,二附,因為只有3個人的指標生,相當于每屆兩個班80多人的學生,就算它的分數在580以上,我也給它劃到公立前35名了,別來影響排名。
長雅,雅實,師大高新,博才學士,這四個大概有575左右的成績水平,姑且放在公立前二十。長郡雨外應該也比較有機會在此列,或者更高。參照麓外。一中新華都有機會在前二十,參照往年的6A率。芙蓉區(qū)那幾朵芙蓉應該也有個別能進前二十的,不過我不知道哪個更好。
再其它的大概就在雅境,雅外的水平了,或者還低于565,歸到前30或者前35名。以上統(tǒng)計數據,除了標記具體分數的,其它均沒看到具體成績數據,參考往年的中考6A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