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下來
畫畫
他死后
麥田里一片金黃
一群烏鴉驚叫著飛向天空······
他從小生活在藝術(shù)的熏陶中,
下面我們會用圖片更深度的展現(xiàn)這部巨作~
他在世時只賣出過一張畫
《紅色的葡萄園》
▼
他喜歡倫勃朗,喜歡米勒,
他用自己的畫筆描繪
社會底層的人。
但畫中所表現(xiàn)出的氣質(zhì)與精神卻永恒不變。
1888年2月
他離開喧鬧的城市
只身來到法國南部小城-阿爾
熾烈明麗的陽光和一望無際的原野中,
他贊嘆自然界竟然有這樣絢爛的色彩!
他流著眼淚向著太陽奔跑,
用生命追逐太陽燦爛的顏色。
猛烈的陽光和刺目的麥田使他“瘋狂”。
他熱愛大自然,
熱愛生命,
他不滿足于
“理性的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
而要借助繪畫
“表達藝術(shù)家的主觀見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個性和獨特的風格”
每天太陽升起之前
他背著一大捆畫布和顏料奔向田野,
眼睛中放射著熾烈的火焰,
從來不與任何相遇的人說話。
傍晚
他眼睛和頭頂被曬的透紅,
頭上不多的頭發(fā)都豎立著,
掖下夾著一幅顏料還沒有干的畫布。
人們看到他的時候會說到
看!這個瘋子來了!
沒有一個人知道,
這個他們眼里的瘋子,
在這個時期,
就是在這片美麗的田野,
創(chuàng)作出了偉大的《向日葵》系列。
就在一年以后,
37歲的梵高悄然走向小鎮(zhèn)外的一片麥田,
用一把左輪手槍,對準自己的腹部
扣動扳機,
梵高似乎從未畫過”高貴“的題材,
他說:
“除了畫鄉(xiāng)村的生活以外,我沒有別的愿望了?!?/span>
“一個勞動者的形象,一塊耕地上的犁溝,一片沙灘、海洋與天空,都是重要的描繪對象,這些都是不容易畫的,但同時都是美的。終生從事于表現(xiàn)隱藏在它們之中的詩意,確信是值得……”
他在不到十年的藝術(shù)生命里畫出了近千幅作品,
而且,
一大批畫作都是精美絕倫的傳世之作。
對于一個沒有人理解的“瘋子”,
被周圍人嘲笑和譏諷的人來說,
他不竭的動力來自哪里?
有誰真正地走近他,了解他?
翻譯《梵高傳》的余光中曾說到
“在一個元氣淋漓的生命里,在那個生命的苦難中,我忘了自己小小的煩憂?!?/span>
他的藝術(shù)知音惟有自己做畫商的弟弟。
還有,
他到死賣出的那唯一 一幅作品,
是他弟弟為了鼓勵哥哥,
偷偷委托畫商花4英鎊買下的,
讓哥哥知道有人喜歡他的作品。
梵高生前曾有一個心愿
“總有一天我會找到一家咖啡館展出我自己的作品”
他的《向日葵》以420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
《蝴蝶花》在美國拍賣了5350萬美元,
《沒有胡須的梵高》更是創(chuàng)出7150萬美元的天價!
天堂里的梵高聽到這個消息,
是應(yīng)該哭泣還是應(yīng)該慶賀
如今,
梵高的家鄉(xiāng),
荷蘭的曾德特小鎮(zhèn),
公路兩則連綿數(shù)百里全種上了向日葵,
迎接每年大批為梵高而來的人們。
也以這樣一種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特殊方式,
紀念這位偉大畫家。
《獻給黃昏的星》
作者:戈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