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存在的問題是學習之后總忘記,學習效率低下,每次等到考試想要臨時抱佛腳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看書復習就像預習,以前學習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再看這些知識點沒有辦法立刻記在腦海里,考試范圍越大,要記憶的公式也越多,內心自然也越慌張。
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來看看大佬是如何學習的。
斯科特·揚是一位學習大神,他10天就搞定了線性代數(shù),一年學習了”MIT“4年的課程。今天我們有幸能夠學習到這位大神的學習方法,因為他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如何高效學》。
我相信通過本篇文章的提煉,你一定可以了解到,什么是整體學習?整體學習的步驟是什么?
反復記憶知識點。比方說你記一個物理公式M=Frsina,不斷的重復讀十幾二十次你就記住了,然而它是很容易忘記的。大多數(shù)人學習都是處于這種狀態(tài)。
將知識相關聯(lián),以達到記憶和應用的目的,你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把這個章節(jié)的所有知識點羅列一張紙上,刪去課本上的各種例題和廢話,提煉出精華。
例如,高數(shù)中無窮級數(shù)這一章,包含定義、性質、和判別方法。判別方法又包含正項級數(shù)及審斂法判別(比較審斂法、比較審斂法的極限形式,比值審斂法,根值審斂法),交錯級數(shù)及審斂法判別(絕對收斂和條件收斂),冪級數(shù)的定義及計算法則,函數(shù)展開成對應冪級數(shù)。。。
這是整個無窮級數(shù)的大綱,羅列起來就成了整體。它們之間相互聯(lián)系,使用條件又不盡相同。
整體學習法由于還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它只能算是大佬們學習的法典。
像是平時見到的思維導圖,有很多密密麻麻的連線,這些線和框架,就是結構。要想建立這樣一個系統(tǒng)知識點連接圖,首先要對所有知識點有一定的了解,至少都看過一遍。觀察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畫出線條,讓它們串起來。
如果在后期學習當中,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有遺漏,應該把知識點填補進去。
電子是一個繞核運動的粒子,它有自己的軌道,每個軌道對應不同的能量值。離原子核越遠的電子,所帶的能量越高。這個知識點靠死記硬背也可以記住,但如果你像下面這樣記憶呢?
電子繞核類似于行星繞太陽,有自己的軌道;離核越遠,能量越高,就好像自己的力量越大,就越不受束縛,可以跑得很遠,但是如果你沒什么力量,只能被原子核拴住。
同樣的,行星繞日是由于萬有引力,然而萬有引力又是如何來的?
愛因斯坦這樣解釋:就好像把一顆很重的鉛球放在軟綿綿的床上,球把它周圍的海綿壓彎,當有一顆質量小的小球滾過彎曲部分,就會繞著鉛球轉動。沒有壓彎的部分,不屬于萬有引力起作用的范圍,因此那部分空間是不彎曲的。
如此一來,是不是更容易記???這里運用了行星繞日模型,和聯(lián)系實的方法。
不同類的知識點,通過高速公路連接起來,就像不同的城市由高速公路連接。
利用這條公路,你可以進行知識遷移。舉一個通俗的例子,你看到了跑的飛快的狼,追上并咬死了跑得最慢的羊,可以聯(lián)想到自己職場,如果不拼命往前跑,就會被社會、被公司淘汰。
原本毫無關聯(lián)的事情,被你聯(lián)系到一起,總結出了職場經(jīng)驗。
5種信息結構類型
簡要舉例:
【觀點信息】尤克里里比吉他好學
【隨意信息】尤克里里四根線,要讀懂四線譜;吉他八根線要讀懂六線譜;
【過程信息】尤克里里學習課時大于吉他的學習課時;學吉他費用更高;學習吉他需要大量樂理知識,而尤克里里只要上手一段時間,都能彈出曲子學吉他要雙手五個手指頭控制六根弦,而尤克里里只有四根弦要把控;
【具體信息】尤克里里有四根弦、琴頭、音控;旋鈕;吉他除了弦材質和數(shù)量不一樣,其他也一樣;
【抽象信息】學習吉他和尤克里里的音律、節(jié)奏,聽音彈曲,創(chuàng)作曲譜。
1、【獲取】
獲取的難度最為簡單,把你要學習的知識點通讀一遍,知道有哪些內容,并且要了解準確的信息,不要粗心大意記錯了知識點。同時,把你所見到的內容簡化,只記重要公式,和關鍵語句,刪去一些沒必要學習的內容,比如語氣詞,無關緊要的問題等等。把書讀薄的過程其實大部分是獲取知識的過程。
2、【理解】
了解公式的含義和符號。
例如對一個式子積分,實際上是計算它的圖像面積。死記硬背是屬于理解層次,只知道公式里有哪些符號,卻不知道如何運用。
3、【拓展】
通過理解,你對知識點有了一定的了解,聯(lián)系所有知識點,利用模型、高速公路建立一個良好的結構,使其成為一個整體。在整體中,你可以一眼看出每一個部分包含哪些重點?怎么推倒出來的?它們之間是如何聯(lián)系在一起的?
4、【應用】
把你建立的整體運用起來,可以用來解決生活問題,或者作業(yè)上的問題,如果發(fā)現(xiàn)你的整體提綱不能解決部分問題,以及生活問題,就應該進行修正完善內容。
5、【糾錯】
刪除那些一開始你覺得是重點,實際上有沒有它都沒關系的內容,使得你的整體框架更加精煉。同時把連接錯誤,或者抓取關鍵詞錯誤的部分修正。
曾經(jīng)的地心說修正為日心說,就是糾錯的過程,而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天體都是繞著太陽轉的,太陽不是老大,在宇宙這個大家庭,太陽就像塵埃一樣,或許還不如。
糾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許你一時半會兒發(fā)現(xiàn)不了,但后期你一旦發(fā)現(xiàn)了,就要立刻改正,不要拖拖拉拉。
6、【復盤】
從第一步開始,逐級檢查,看看還有沒有要完善的,有沒有要刪除的。如果沒有,這個知識點的完整性就有了。沒有必要再花大把精力一個字一個字地看課本了。
6個步驟思維導圖
【理解】、【拓展】、【應用】的層次逐級提高,大多數(shù)人處于第一層次,知識知道那個公式,背下來就覺得學習完畢了。實際上他們忽略了公式和學科的聯(lián)系,公式和生活的聯(lián)系。
在學習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你理解不了的內容,此時不要焦灼,否則你只會更沒耐心理解下去,導致你喪失信心。
此時你要平靜自己的內心,慢慢讀知識點,嘗試著用生活經(jīng)驗或者模型,比喻等方法去理解它,搞清楚自己卡頓在哪里,理解一點算一點,逐漸縮小不理解的范圍,實在解釋不了,再去請教別人。
利用這三個層次,解決一個很多人都疑惑的問題:電視上會看到村民發(fā)現(xiàn)龍骨骸,拍照發(fā)現(xiàn)云里面有像龍一樣的生物,那么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龍?
【理解】
龍的含義: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
多數(shù)人只知道龍從古時候就有,傳言也有龍的故事,所以就覺得世界上是有這種生物的。因此有新聞爆料發(fā)現(xiàn)龍的骨骸,才會不明就里地到處傳播。
【拓展】
弄清楚龍是如何產(chǎn)生的?坐飛機的人為什么沒有遇到龍?
經(jīng)過拓展,了解到龍是遠古時期,各部落圖騰的綜合,有的部落崇拜龜,有的崇拜蛇,有的崇拜鹿,當他們準備聯(lián)合成整體的時候,就拼出了龍的磨樣。
【應用】
聯(lián)系生活,加上對龍由來的更多了解,發(fā)現(xiàn)龍是人們想象出來的神圣象征,并不是生物。
于是,再遇到發(fā)現(xiàn)龍的身影和骨骸的爆文,你就可以分辨出這是博人眼球假新聞了。
通過這篇文章,你一定可以了解到,當你學習一個新章節(jié)、新科目時,應該如何把零散知識點扣出來放在一起,讓它們變成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整體。
去除了無關緊要的內容,知識點就更加直觀,更容易記憶,整體記憶的效果永遠比記憶零散的知識點更好,記憶時間更長,記得更勞。
利用模型學習,更容易記憶相關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