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6歲的時候,就要第一次離開父母,去幼兒園上學了。
在這一階段,他們會第一次獨自面對那么多陌生的同學、老師,該怎么應對呢?
對孩子們來說,這是他們養(yǎng)成自身性格與習慣的重要階段,不僅對他們未來的人生影響巨大,也關涉到他們又會如何影響周圍的人:
是彬彬有禮還是調皮搗蛋?
是和小朋友們一起快樂玩耍,還是自己躲在一旁,孤僻內向?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不能把如此重要的任務全盤交給幼兒園里的老師們,畢竟,我們有著更多與孩子共處的時間,對他們的人生影響要更為顯著。
既然這一階段對于孩子的品格與習慣的養(yǎng)成如此重要,我們又該如何把握這一時期,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與思維呢?
1.首要的當然是教會他們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是危險的、不應該做的,事關他們的人身安全,我們必須得上心。
在這本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的繪本《大衛(wèi),不可以》中,小男孩大衛(wèi)就是一個相當調皮搗蛋的孩子:家里的雪白墻壁被他當成了繪圖板,原本潔凈的浴室也被他弄得濕噠噠的,活像一片沼澤地……
而他的媽媽,永遠都跟在大衛(wèi)的屁股后頭喊著“不可以,大衛(wèi),不可以!”
這是一個充滿童趣、貼近生活的故事,每個孩子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從中學會有哪些事是自己不應該做的;
同時,這個故事又有著一個溫暖的結局,我們要讓孩子們明白,無論他們做錯了什么,我們都會一如既往地愛著他們。
2.孩子們年紀還小,做事情不容易集中精力,因此,專注力的培養(yǎng)也是幼兒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事關他們日后對待學習與工作的態(tài)度。
這套四卷本的《雙語幼兒專注力訓練書》,就以從易到難的方式為寶寶們編排了100種益智類游戲,內容涉及觀察力、認知能力 、運筆能力、推理能力等多方面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還是傾向于圖形、游戲等較為輕松的學習方式。
讓他們在游戲的快樂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專注力方面的訓練,同時借助書中所標注的簡易英語詞匯,獲得初步的英語啟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了!
3.解決了專注力的問題,還要對他們的時間觀念上點心。
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他們對于時間的使用效率,決定了各自將來的人生走向:事實證明,一個人越是懂得充分利用時間,他的人生成就往往也越高。
但是,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呢?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都愛玩的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嗎?
如今,這個小游戲被畫成了一本有趣的繪本,借助小女孩勞倫與從魔法書中被她放出的一只老狼之間所展開的時間游戲,講述了一個有關時間的歷險故事。
孩子們都愛聽故事,也愛玩游戲,通過這個藏在故事里的時間游戲,他們會慢慢明白時間的可貴,進而主動學習如何才能高效利用好時間,這對于他們將來的學習、工作而言,都將是一筆取之不盡的財富。
4.在打好了以上三個基礎之后,我們就該對寶寶們展開進一步的培訓了。
對于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訓練,是相當理想的一個選擇。
在3-6歲的年齡段,正是一個人的想象力最為蓬勃的時期。
事實證明,擁有更強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在日后所能取得的成就,要比那些按部就班的孩子大得多。
借助這本榮獲國際安徒生大獎的《隧道》,我們可以為寶寶帶去一個神奇、魔幻的童話世界。
在這本書里,一對總是不停爭吵的兄妹被媽媽要求著一起出門,去學會如何和平相處。
在一個廢品堆里,兄妹倆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隧道,膽大的哥哥率先鉆了進去,很久也沒有回來;
妹妹則在洞外浮想聯(lián)翩,想象著可怕的怪獸、巨人,還有神秘的女巫……
黑漆漆的隧道里究竟都有些什么?
跟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孩子們大可盡情展開他們的無盡想象,逐漸學會不僅在故事里,而且在生活中去打破常規(guī)、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與思維,這對他們的大腦開發(fā)是尤為關鍵的。
總的說來,幼兒園時期的孩子是我們需要格外關注的。
在這一階段,那些事關他們日后發(fā)展的諸如性格、思維、行為習慣等重要方面,都將一一塑造成形。
這時候,我們應該格外注重日常的引導與訓練,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發(fā)展道路,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