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蘿萬象 昨天14:24
比如那些一眼就能認出來的鳥,肯定是和鳥類有關(guān);不同的人物造型,肯定代表他們做的事情或者身份;還有蛇、“繩子”、“拐杖”等等圖像,不都是很明確嘛……
羅塞塔石碑
你會不會這么想:哎呦喂,這商場老時尚了,寫個標語還整三種語言的……
羅塞塔石碑
于是,各路學者紛紛出手,抱著羅塞塔石碑的三段內(nèi)容拼命研究。而事實證明,就算有“雙語對照”,想要理解古埃及那些奇怪符號,依然難于登天。
于是,這塊著名的羅塞塔石碑,就這么靜靜的躺在大英博物館中,接待著無數(shù)的研究者。十幾年過去了,哭瞎了眼的各路專家依然毫無辦法……
托馬斯·楊
商博良
與此同時,另一位身在法國的年輕天才,商博良(Jean·Fran?ois Champollion),徹底打破了尷尬的局面。
你看人家,不到20歲就在大學里當了教授,妥妥兒的天才了。
法老的名字是被圈起來的
商博良以此為突破口,決定大膽的嘗試一下新思路。
現(xiàn)在,他改變了思路,找來了兩個著名法老的名字:托勒密(Ptolmes)和克婁巴特拉(Cleopatra)。
這個簡單,一對比就知道了。果然,p都是一個方形,o都像是一個打結(jié)的繩子,l明顯就是一頭獅子了……只有t比較奇怪,用不同的字符表示的。
但是,這一點小小的問題無所謂,商博良順著這個思路,繼續(xù)研究那些埃及法老的名字。直到1822年9月14日,他的一位法國建筑師朋友,名叫Jean-Nicolas Huyot,因為正在埃及探險,就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一些資料寄了過來。
商博良從里面發(fā)現(xiàn)了一位不認識的法老名字,于是趕緊通過自己之前破解的符號,對應著試圖解讀出來。最后,他認出了這位法老:拉美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