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是很多家長們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扼制寶寶這種天性,他們都認為玩會耽誤正事兒,實際上,在孩子玩的過程中,對諸多事物會存在好奇心、探索欲,俗話說,七歲看老,不管是動手能力,還是思維能力,會玩的孩子比同齡人更出色。
然而,現(xiàn)在社會壓力非常大,競爭力與日俱增,每位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你這樣給予孩子壓力,他們沒有辦法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反而會因為過度的約束感到身心俱疲,看到孩子滿臉不開心,很多家長就開始思考,孩子究竟是該愉快的玩耍,還是去學習,根本不知道如何平衡。
其實在2017年的大數(shù)據(jù)峰會上,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始馬云曾經(jīng)說過:'如果還繼續(xù)沿用往常的教學方式,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多背多記東西,每天埋首在各種習題當中,而不是教會他們?nèi)绾稳ネ妫?0年后,孩子可能就要面臨失業(yè)的風險'。
馬云的一番話可以說是打破了很多人的認知,因為在大家的心中,普遍人都會認為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但實際上,不會'玩'的孩子,會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別人。
那么究竟不會玩的孩子落后在哪里?
首先就是想象力,每當孩子自己獨立玩耍的時候,都會用發(fā)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比如說在搭積木的時候,孩子會思考自己喜歡什么樣的造型,然后通過一點點的拼接去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想要的樣子。一般來說,想象力豐富的孩子成績不會差到哪里。
反觀只會死記硬背的孩子,即使背下來了,也不知道如何去應用,沒有什么太大的用處。
其次就是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在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上才會投入更多的熱情和專注,所以成功的幾率也會更大,當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他們能夠不斷去接觸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不僅能夠開拓思維,還能夠找到他們自己的興趣所在。
相比較那些只會死記硬背,這種學習方式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在接觸新事物的時候會增加他們記憶的難度。
最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專注力,當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他們在玩耍的時候?qū)W⒘μ貏e高,無論玩什么都專心致志,將來在讀書的時候也很有可能會將這種專注力帶入,這樣的孩子思維會更加活躍,基本上就是,老師一點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