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7 11:58 來源: 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 李華
江西醫(yī)生成第一個在南極種出蔬菜的中國人
【中國醫(yī)生在南極種出蔬菜】王征,上饒市人民醫(yī)院骨科醫(yī)生。2014年10月30日,他受國家海洋局邀請,從上海出發(fā),乘雪龍?zhí)栠h赴南極參加第31次國家南極科考任務(即中山站越冬任務)。在中國南極考察中山站,他不僅給考察隊員們看病,還成功培植了蔬菜,為南極考察隊員的營養(yǎng)健康作出了貢獻。這是中國第一次在南極成功培植出蔬菜。
今年1月24日,王征順利完成任務回到上饒。日前,王征向記者講述了他在南極種植蔬菜的難忘故事。
讓吃上新鮮蔬菜夢想成為現實
新鮮蔬菜的供應一直是困擾我國南極科考的“老大難”問題,特別是中山站,一年所需的蔬菜僅靠“雪龍”號從國內和澳大利亞等途經國家補給,不僅成本高昂,且儲存時間有限。當南極進入漫長的冬季,科考隊員只能依靠大白菜等幾種有限的蔬菜越冬。
因此,綠油油的生菜、鮮嫩的黃瓜、珠圓玉潤的小番茄等,曾是南極科考隊員最為“奢侈”的夢想之一。為此,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期間,作為2014年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之一的“南極極端環(huán)境溫室蔬菜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在中山站和長城站同時開展了初期調研實驗。
“早晨起床后到蔬菜溫室實驗室,檢查自控系統(tǒng)是否正常,地面有沒有漏水。早飯后,采摘蔬菜并送到廚房,上午和下午檢查看看是否有需要更換的蔬菜,看情況播種新的種子……”這是王征在南極中山站培植蔬菜的一段日記。
王征告訴記者,蔬菜溫室實驗室是一個16平方米的房間,整個溫室采用無土栽培技術,由蔬菜種植自控系統(tǒng)自動控制灌溉泵、溫度濕度、培植燈和營養(yǎng)液等。例如,在電腦的控制下,LED植物生長燈能根據蔬菜生長情況自動調節(jié)照明時長;自動灌溉系統(tǒng)每隔一小時向水槽內注入營養(yǎng)液;當房間濕度低于70%時,加濕系統(tǒng)將向房間內噴灑水霧。
此外,為了促進蔬菜生長,蔬菜溫室實驗室里每天24小時播放輕音樂。“蔬菜的待遇比考察隊員高多了。”王征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