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劉你怎么早上又吃雞蛋啊,別吃這么多雞蛋了,會升膽固醇的,小心得心臟?。 ?/span>
“是呀,大劉我前幾天還看到一篇文章,說有研究發(fā)現,吃雞蛋會增加疾病風險”
……
剛拿起雞蛋咬了一口的大劉,看著冒頭的蛋黃,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在過去,雞蛋是營養(yǎng)佳品,但不知道何時關于雞蛋的流言蜚語越來越多,到底哪些才是真?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曾經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醫(yī)學》上發(fā)表了一個研究,數據選取了美國NIH-AARP飲食與健康研究中52萬名參與者。
在平均隨訪16年的時間,結果發(fā)現,全蛋攝入量和全因死亡率有關,每日額外攝入一個雞蛋,會導致早死亡的可能性增加19%、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16%、癌癥死亡風險會增加24%。
研究人員認為,這與蛋黃內膽固醇會在動脈內積聚形成血栓、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相關。另外,雞蛋與肉同食,可轉化成有毒化合物三甲胺氧化物,進入血液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和死亡風險,還和癌癥有關。
問題來了,雞蛋究竟能不能吃?
需要強調的是,這項研究屬于觀察性研究,不能直接推斷出雞蛋和心血管疾病、癌癥的因果關系。且根據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南仍然推薦大家吃雞蛋——每周吃蛋類300-350g(大約每天一個雞蛋)。
早在2018年美國同樣有一個基于研究美國人的研究,每天多吃半個雞蛋即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率。對此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李立明表示,中國人群的飲食習慣、營養(yǎng)狀況和疾病譜與美國人群存在差異,因此,美國人群的研究結果能否外推到中國人群之中仍需謹慎對待。
大家日常飲食中,或多或少總會遇到雞蛋,但關于“激素雞蛋”、“雞蛋致癌”的謠言流出,引起了眾多的關注。
1、雞蛋都是激素,會導致性早熟致癌?
網絡上一則如何辨別“激素雞蛋”的視頻走紅,不少網友評論自己原來吃了這么多年的激素雞蛋。但事實上,雞蛋本身就含有激素,如黃體酮,它屬于“內源性激素”,對人體健康無害。
與內源性激素相對就是外源性激素,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一些不法商家在飼料中非法添加各種激素類藥物的情況,這屬于違法行為,我國從未批準使用“激素類藥物”促進動物生長,一般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雞蛋,是不會含有外源性激素,食品安全性高。
2、發(fā)青的雞蛋黃不能吃,會致癌?
網上還有一則熱議:雞蛋煮超過10分鐘,蛋黃就可能發(fā)青,而發(fā)青的蛋黃食用后會增加致癌風險,事實果真如此?
雞蛋發(fā)青,其實與雞蛋中的蛋白質有關。雞蛋所含蛋白質富含半胱氨酸,這是一種含硫的氨基酸,加熱后會產生硫化氫,蛋黃還含有鐵,硫化氫產生后會與鐵發(fā)生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的顏色為綠色,硫化亞鐵是一種安全無毒的化合物,雞蛋發(fā)青屬于高溫反應,跟致癌無關。
雞蛋營養(yǎng)豐富,每天吃一個蛋可以滿足人體營養(yǎng)所需,但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分析,對于某類人群,需要適當限制雞蛋攝入。
1、可以每天吃一個雞蛋的人
對于健康成年人,不需要格外關注雞蛋對膽固醇的影響,每天食用一個雞蛋,就可以滿足營養(yǎng)所需。
2、每天多吃一個蛋也不礙事的人
青春期生長速度快,需求營養(yǎng)量也最大,這個階段的人群,每日可以增加一個雞蛋補充營養(yǎng);另外,對于住院、做手術等病人來說,由于日常飲食營養(yǎng)供給不足,無法提供身體康復所需的蛋白質,也可以每天增加一個雞蛋,滿足營養(yǎng)需求。
3、需要適當限制雞蛋的人
對于有血脂異常、膽固醇血癥,同時還伴有糖尿病或心力衰竭風險等人群,則應謹慎限制膽固醇食物的攝入。
最后,要注意,對于一些蛋殼已經產生裂紋,雞蛋散黃,發(fā)霉變色的雞蛋,很可能已經被細菌侵入,導致變質,這些雞蛋都不宜食用,否則可能觸發(fā)食品安全問題。#健康真知計劃##人人能科普,處處有新知#
參考資料:
[1]王思露.“激素蛋”不可信[J].家庭科技,2021(07):9.
[2]《每天該吃幾個雞蛋?爭議不斷,劇情多次反復》. 南方人物周刊. 2019-06-02
[3]《Egg and cholesterol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and different cau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PLOS MEDICINE.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