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陳侃理 | 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論語》“曾晳言志”簡初釋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陳侃理

原刊《文物》2020年第6期

感謝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西漢?;韬顒①R墓出土的竹簡本《論語》,是劉賀曾經(jīng)擁有的西漢中期《論語》抄本,近于《漢書·藝文志》所謂的齊《論語》系統(tǒng)[1],已引起學界高度關(guān)注。但竹簡保存狀況不佳,整理較為困難,至今仍只能利用清理揭剝時掃描的紅外圖像釋讀出部分文句。目前的印象是,簡本與今本文句相似程度較高,差異多表現(xiàn)在虛詞和用字習慣上;但也有一些實質(zhì)性異文,與今本含義有重要差別,值得盡早刊布,以供學界討論。

這里要介紹的簡文,屬于今本《先進》篇的最后一章。這一章的內(nèi)容是孔子讓曾點(字晳)、仲由、冉求、公西赤四位弟子各言其志,說說如果為人所知,獲得任用,想要有何作為。前三人都談到如何治國,只有曾點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彼娜搜援?,孔子唯獨贊賞曾點之志,感嘆道:“吾與點也?!贝苏Z被宋儒用于推說孔子的志趣,做了影響深遠的闡發(fā)。但今本《論語》中的這段話在情理上原有難解之處,反映出的孔子志趣在全書中也顯得特殊,所以才會被特別拈出。?;韬顫h簡《論語》此處恰與今本有多處異文,可作不同于以往的解讀。下面先疏通簡文,然后探討其中的異文。

隋展子虔《游春圖》

?;韬睢墩撜Z》此簡共24字,首尾完整,釋文作:

圖一

童子六七人容乎近風乎巫

子喟然曰吾與箴也三

今試加句讀:

 ……童子六七人,容(頌)乎近(沂),風(諷)乎

(雩),
(滂)而
(饋)?!弊余叭辉唬骸拔崤c箴也?!比?/span>

“童子六七人”在簡首,當接“冠者五六人”。“容乎近”,讀為“頌乎沂”,指在沂水岸邊朗誦?!帮L乎巫

” ,“風”通“諷”,“巫”即為今本的“舞雩”,是魯國舉行求雨祭祀的場所?!?
”,“
”讀為“滂”,是下大雨的樣子,“
”讀為“饋”,指饋饗神靈的祭祀?!班叭弧毕陆癖居小皣@”字,文意無差?!绑稹弊衷啔垟?,綴合后字形清晰(圖二∶1),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曾晰之名“蒧”是同一個字的異體,段玉裁認為都是“
”的省寫,今本《論語》用“點”字,則是同音假借[2]?!叭毕乱痪渥鳌叭诱叱?,曾晰后”,見于另一枚簡。根據(jù)以上解讀,曾晰所言之志是主持祈雨的雩祭之禮,禮成而雨澍。這與今本及漢代以來的通行解說相去甚遠,需要進一步辨析。

圖二

?;韬詈啽咀鳌叭莺踅碧帲墩撜Z》今本、定州漢簡本以及《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均作“浴乎沂”,平壤貞柏洞漢墓出土《論語》作“浴乎

”[3]?!?div id="fu8ihs5fyo3" class='imgcenter'>
”通“沂”,指魯國都城郊外的河流沂水[4]?!霸 弊峙f有洗澡、涉水、盥濯手足三種解釋。東漢至唐代的經(jīng)學家一般認為“浴”是洗澡,后文“風乎舞雩”的“風”讀如本字,指在風中晾干身體。何晏《論語集解》錄東漢初年包咸之說云:“莫春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單袷之時。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風涼于舞雩之下,歌詠先王之道,而歸夫子之門?!盵5]皇侃《論語義疏》也據(jù)此闡釋經(jīng)文。這可以反映東漢以降的主流意見,但并不是所有人共同的看法。東漢王充在《論衡·明雩篇》中轉(zhuǎn)述當時《論語》學者的通說:“浴者,浴沂水中也;風,干身也?!彪S之批評道:“周之四月,正歲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風干身?”王充故意將暮春三月(建辰)說成是周正四月、夏正二月(建卯),是為了配合古書所記雩祭的時間,前人已經(jīng)駁斥其非[6]。但即便按照包咸之說定在三月,在華北要下河洗澡并在風中裸身晾干,仍然不近情理。因此,王充將曾點所說的事解釋為雩祭,認為“浴乎沂”指“涉沂水也,象龍之從水中出也”。但“涉”與“浴”意思差別很大,其說難以讓人信服。又有學者將“浴”解釋為在水邊祓除。蔡邕《月令章句》引述《論語》此文之后,說:“今三月上巳祓禊于水濱,蓋出于此?!盵7]這是將“浴乎沂”當作祓除儀式,只需洗濯手足。朱熹在《論語集注》中采用此說,云:“浴,盥濯也,今上巳祓除是也?!彼盅a充說,沂水“地志以為有溫泉焉,理或然也”,顯然是為了應(yīng)對天涼不宜洗濯的質(zhì)疑[8]。韓愈則索性認為“浴”是“沿”的訛字[9],改字作解,失于武斷。清代以來學者多取朱熹之說,可“浴”解作盥濯祓除也是很牽強的?!墩f文》:“浴,灑身也?!边@里的“灑”是古“洗”字,在《說文》中與“滌”互訓??梢?,許慎認為“浴”本義是用水洗去身體上的污垢,不能理解為僅用手足接觸流水。這樣,“浴乎沂”與暮春天氣的矛盾仍然難以解決。所以,簡本的“容”字不宜直接根據(jù)今本讀為“浴”,而應(yīng)該尋找其他更合理的解釋。

將“容”讀為“頌”,指鄭重地朗誦,是比較自然的?!绊灐薄叭荨眱勺止艜?jīng)常通用,段玉裁論之已詳[10]?!肮睘橐娔笘|部字,“谷”為見母屋部字,聲母和主要元音相同,作為聲符在戰(zhàn)國秦漢時期常被混用?!绊灐濒ξ淖鳌?div id="fu8ihs5fyo3" class='imgcenter'>

”,從“容”,而“容”字《說文》古文作“
”,從“公”“得”聲。與“頌”相通的還有“訟”字,《說文》古文作“
”,“從言谷聲”。寫成從“谷”的“容”字和“浴”一樣是余母字,聲符相同,被漢人讀為“浴”,是情有可原的;但若讀為“頌”,則不會有春涼難以洗澡的疑問。

“容(頌)乎近”的“近”字,左半殘缺,右半部分“斤”下有一捺筆,據(jù)此推測左邊應(yīng)是“辶”旁?!敖笨梢园凑胀ㄐ斜咀x為“沂”。

“風乎巫

”的“風”,古人已經(jīng)提出當讀為諷誦的“諷”。王充解釋“風乎舞雩”說“風,歌也”[11],同為東漢人的仲長統(tǒng)也說“諷于舞雩之下,詠歸高堂之上”[12],都是讀“風”為“諷”?!拔?div id="fu8ihs5fyo3" class='imgcenter'>
”,今傳各本都作“舞雩”。“
”是“雩”的異體字;“巫”通“舞”,也可讀如本字?!墩撜Z·顏淵》篇記“樊遲從游于舞雩之下”事,可知“舞雩”為地名,是舉行雩祭的場所,古人認為在魯城門外沂水南岸[13]。曾晳說要在沂水邊朗誦,在雩祭之所歌唱,所指的應(yīng)是行雩祭之禮。

 

“的“
”字從紅外掃描影像可見左邊是“水”旁,但右半部分被污物遮擋,經(jīng)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新清洗拍照,可以認定從“丙”(圖二∶2)?!?div id="fu8ihs5fyo3" class='imgcenter'>
”字不見于字書,很難解釋。如從今本讀為“詠”,在文字學上可以講通[14]。但聯(lián)系上下文并考慮意符“水”旁,我更傾向于讀為“滂”[15]。滂,指雨水豐沛的樣子。前文既然講行祈雨之禮,此處以大雨落下為結(jié)果,文意順暢?!?div id="fu8ihs5fyo3" class='imgcenter'>”是“歸”的異體,《論衡·明雩篇》引此作“詠而饋”[16],《論語》鄭玄注本亦作“饋”,鄭注云:“饋酒食也。魯讀'饋’為'歸’,今從古。”[17]可見鄭玄看到的古文《論語》作“饋”,今本作“歸”是依據(jù)了鄭玄所謂的魯《論語》。簡文中的“
”應(yīng)讀為“饋”,指祈雨如愿后進行祭祀,用酒食饋饗神靈。

從在水邊壇上諷誦求雨之辭,大雨應(yīng)禱而至,于是祭祀饋饗,構(gòu)成了完整的雩禮過程。這是曾晳自述如果得到知用想要做的事。孔子問諸生之志,子路等三人都高談治國之術(shù),而曾晳的回答過去被認為只是沐浴、風涼、歌詠等行游之事,顯得答非所問,十分特殊。程顥因此對曾點評價極高,說他特立獨行而不掩飾,“真所謂狂矣”,而又“與圣人之志同,便是堯、舜氣象也”[18]。朱熹進一步闡發(fā),說“曾點之學,蓋有以見夫人欲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闕,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19],認為狂放作答顯示出天理戰(zhàn)勝人欲之后的從容態(tài)度,這樣灑脫放達的氣象,正合圣人之道。程朱的闡發(fā)對宋明儒者影響很大,但清代以后,這種觀點遭到學者批評,以為流于虛浮[20]。錢穆也認為這“有失《論語》原旨”[21],將之歸咎于禪學的影響[22]?,F(xiàn)在我們知道,程朱稱許曾點只是依據(jù)了漢代學者對《論語》的讀法之一。?;韬顫h簡《論語》體現(xiàn)了漢代的另一種讀法,曾晳要做的是通過祭祀之禮,在春旱時求得澍雨,造福于民。這個回答更加平實切題,也符合本章后文中孔子所主張的“為國以禮”。

自西漢末劉向校書以來,學者把世傳《論語》的文本劃分為古文、齊、魯三派。比較上面這段短短的簡文即可發(fā)現(xiàn),僅用三派之分,難以解釋出土西漢《論語》各本與今本之間的異文。此簡“容乎近”一句,今本和定州簡本作“浴乎沂”,平壤本作“浴乎

”,互不相同;今本“詠而歸”處,三個漢簡本又都作“歸”或“
”,不作“饋”,異于鄭玄所謂的古文本??梢?,此章在漢代至少存在用字、用詞不同的四個文本。這說明,齊、魯、古三派的區(qū)分和定型在西漢中期還沒有完成。如果分析更多的異文,《論語》文本和篇章結(jié)構(gòu)的發(fā)展變化以及漢儒對孔門思想的不同理解會更加清晰起來。這可能是劉賀墓出土《論語》帶來的最重要的學術(shù)收獲。

註釋:

[1] 海昏簡《論語》的情況參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江西南昌西漢?;韬顒①R墓出土簡牘》,《文物》2018年第11期。

[2]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十篇上《黑部》,第48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 定州漢簡本據(jù)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漢墓竹簡論語》,第53頁,文物出版社,1997年;今本據(jù)《論語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清嘉慶刊本)》,第5430頁,中華書局,2009年;平壤貞柏洞漢簡《論語》的情況,參見[韓]李成巿等《平壤貞柏洞364號墓出土竹簡〈論語〉》,《出土文獻研究》第10輯,中華書局,2011年。

[4] 參見魏宜輝《漢簡〈論語〉校讀札記———以定州簡與朝鮮平壤簡〈論語〉為中心》,《域外漢籍研究集 刊》第 10 輯,中華書局,2014 年。

[5] 《論語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清嘉慶刊本)》,第 5430頁,中華書局,2009 年。

[6] 參見黃暉《論衡校釋》卷一五《明雩篇》,第 673~678 頁,中華書局,1990 年;(清)趙翼《陔余叢考》 卷四“浴乎沂風乎舞雩”條,第 76、77 頁,中華書 局,1963 年。

[7] 《續(xù)漢書·禮儀志上》劉昭注引,《后漢書》第 3111頁,中華書局,1965 年。

[8] (宋)朱熹《論語集注》卷六《先進》,《四書章句集 注》,第 130 頁,中華書局,1983 年。

[9] 《論語筆解》錄韓愈說,參見程樹德《論語集釋》卷 二三《先進下》,第 808 頁,中華書局,1990 年。 韓 愈將暮春三月理解為周正三月、夏之正月,那當然絕無下水洗浴的道理, 也談不上洗濯祓除了。不過,正月天氣寒冷,與原文所說“春服既成”矛 盾,“周三月”之說應(yīng)是誤解。

[10]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七篇下《宀部》,第 340頁;九篇上《頁部》,第 416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11] 黃暉《論衡校釋》卷一五《明雩篇》,第 675 頁,中 華書局,1990 年。

[12] 《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第 1644 頁,中華書局,1965 年。

[13] 《水經(jīng)注》云:“沂水北對稷門……門南隔水有雩 壇,壇高三丈,曾點所欲風舞處也?!眳⒁婈悩蝮A校證《水經(jīng)注校證》卷二五,第 593 頁,中華書 局,2007 年。

[14] 從“丙”“得”聲的字有通假為“永”聲字的例證。 如《詩·衛(wèi)風·考盤》“永矢弗諼”“永矢弗告”、《木 瓜》“永以為好”,阜陽漢簡本“永”皆作“柄”。 參見胡平生、韓自強《阜陽漢簡詩經(jīng)研究》,第 9、1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15] 從“丙”“得”聲的字與從“方”“得”聲的字通假 的例子很多,此不贅述。

[16] 同[11],第 676 頁。

[17] 參見(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第 1374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8]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卷一二《明道先生語 二》“戌冬見伯淳先生洛中所聞”條,《二程集》,第 136 頁,中華書局,2004 年。

[19] 同[8]。

[20] 參見程樹德《論語集釋》卷二三《先進下》,第 816頁,中華書局,1990 年。

[21] 錢穆《從朱子論語注論程朱孔孟思想歧點》,《勸讀論語和論語讀法》,商務(wù)印書館,2014 年。

[22] 錢 穆 《 論 語 新 解 》, 第 340 頁,九州出版社,2011年。



編輯:許圣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陳侃理:海昏漢簡《論語》初讀——兼談西漢中期的《論語》學
【孔跡】舞雩臺:是風干臺還是求雨地?(下)
漢字探微(170):沂水舞雩——釋“舞”
沂字
一起學《論語》11.25先進篇——異乎三子者之撰
孔子說“逝者如斯夫”是面對哪條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