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黑茶,源于安化。
千年黑茶,源于安化。 三百家茶行,十萬名茶工,古代的安化,是茶葉的天下。 在馬王堆的漢墓里,在盛唐的宮廷中,在成吉思汗的馬背上,在大明王朝的茶馬司,在左宗棠的新疆行營,在萬里茶路的南方起點——湖南安化。 安化黑茶用其陳香,一直在述說著茶馬古道的滄桑,驗證著它的歷久彌香…——它就是安化黑茶。 一、西漢:馬王堆一簍黑茶,安化黑茶歷史前推900年,1972—1974年,長沙馬王堆一、三號漢墓出土有'一笥'竹簡,經考證即茶一箱,箱內黑色顆粒狀實物用顯微鏡切片被確認為是茶。專家考證為--安化黑茶。 按史書記載,目前安化黑茶歷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那么,如果馬王堆漢墓里的茶葉來自安化,安化黑茶的歷史則至少可再前推900年,達到2300年。 二、南北朝:約公元5世紀,茶馬互市興起 茶馬互市雛形大約起源于公元5世紀,南北朝時期。唐代時逐漸形成了規(guī)則,宋朝時進一步完善,甚至設置了'檢舉茶監(jiān)司'這樣的專門管理茶馬交易的機構,明朝基本上沿襲了宋朝的做法,在交易的地方設置'茶馬司'。 三、唐朝 唐代開始,安化黑茶成為歷代朝廷貢茶 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載,資江邊有'陽團茶''渠江薄片茶',經江陵、襄陽,進長安。安化黑茶從唐朝開始成為歷代朝廷貢茶。 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和親,因黑茶使得'一半胡風似漢家' 四、宋朝 宋朝,在安化設立博易場--宋代進行物資交流的重要場所?! ?/span> 宋代熊蕃在《宣和北苑貢錄》中,列舉的當時全國的幾種貢茶中就有安化'芙蓉仙茶'。當時朝廷對安化的評價:唯茶甲諸州縣。宋朝因而在安化設置了以米鹽布換茶的官市,北宋,一支特殊軍隊——茶商軍興起。 因安化黑茶出現過一種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特殊軍隊——茶商軍。北宋戰(zhàn)事多,戰(zhàn)馬緊缺,而在西北地區(qū)唯有茶葉才可換馬。朝廷就派專門軍隊到安化收茶,再押運西北,換成戰(zhàn)馬。這種實施茶馬政策的軍隊,被叫做'茶商軍'。 五、元朝:成吉思汗克服水土不服的法寶—安化黑茶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靠的也是三大硬件:一是騎兵威猛,二是領導超凡,三是有克服水土不服的法寶——安化黑茶。 六、明朝 洪武年間,安化黑茶遭欽點 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間,欽點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為貢茶。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黑茶'兩字。 黑茶的起源,一般認為是始于十六世紀初,理由是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黑茶'兩字。因此16世紀末期,湖南黑茶興起。 明朝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成為官茶。明洪武四年(1371年),戶部設置'茶課司'與'茶馬司' 七、清朝 清朝年間,安化成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產量世界第一,安化茶被定為官茶后,茶業(yè)空前興旺。在小淹至東坪不到百里資江的兩岸,有茶葉專業(yè)鎮(zhèn)8個,茶號300多家,茶工十萬。制茶季節(jié),晉商,陜商,徽商,廣州,漢口,蘭州等客商齊據安化,打造了500年'茶市斯為盛,兩岸人煙稠'的茶業(yè)歷史奇觀。 安化,黑茶的故鄉(xiāng)。那種茶的山坡,生長著一個國家的醇厚與纏綿;那采茶的身影,搖曳著一個農耕民族的勤勞與智慧; 那運茶的馬幫,途徑高原的陽光,美麗的湖水,大漠的荒蕪,一路向西,都匯入古老的絲綢之路。黃沙漫漫,香飄世界。今天,當世界品味黑茶時,就是在品味安化,品味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