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jì)20部經(jīng)典電影榜單完結(jié)篇來啦~
本榜單根據(jù)IMDb評分排行整理,由全球影迷票選評出,包括從2000年到現(xiàn)在的電影。前十名里的“含諾蘭量”真的很高!
11到20名上半期?? 吐血推薦!本世紀(jì)必看電影(上)
10 《無間道風(fēng)云》
The Departed (2006)
豆瓣評分:
12萬人打出7.3分
翻拍自香港的《無間道》。
影片獲得第79屆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影片4項大獎。
我覺得無間道是個典型的東方故事,它有著中國人特有的忍辱負重。
和香港版的相比,在所要表現(xiàn)的情感和故事的內(nèi)涵上并沒有太多的原創(chuàng)。
故事情節(jié)幾乎改都沒改就拿了過來,里面的人物設(shè)定也大同小異。
當(dāng)然,這部電影顯然是拍給西方人看的,用力更猛情感更外放。
無論是警察還是黑幫脾氣都是暴戾的,還有大段大段的f**k……
一段經(jīng)典臺詞更說明兩部電影的不同:
港版《無間道》:
“對不起,我是警察!”
美版《無間道風(fēng)云》
“我是馬塞諸塞警察局警官,你他媽算什么?”
9 《角斗士》
Gladiator (2000)
豆瓣評分:
21萬人打出8.6分
角斗士很簡單,講述了一個有關(guān)勇氣與復(fù)仇的故事。
逼真再現(xiàn)昔日古羅馬角斗場萬人沸騰的壯觀畫面。
這部影片榮獲2001年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最佳服裝設(shè)計等4獎項。
奧斯卡此后也逐漸開始轉(zhuǎn)向,大多頒給了社會議題的電影。
但是單看宏偉的場景、殘酷的戰(zhàn)斗、浪漫的配樂,《角斗士》絕對是一部經(jīng)典佳作。
一部個人英雄電影,單純欣賞視效就好了,也不是所有的電影都必須要給出什么人生大道理。
8 《寄生蟲》
Parasite (2019)
豆瓣評分:
129萬人打出8.8分
在2019年,奉俊昊憑這部《寄生蟲》拿下來戛納金棕櫚。
成為韓國歷史上首次拿下金棕櫚的電影。
2020年《寄生蟲》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獎)三項重量級殊榮。
是韓國歷史上第一次捧得小金人。
《寄生蟲》是好看的,但是獲獎后引起過一陣不小的爭議。
我甚至在微博上看到過,把這部電影和杭州保姆縱火案聯(lián)系起來的討論。
不過,《寄生蟲》完全不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電影,更多的是魔幻色彩。
故事中的對話和人物表現(xiàn)都非常不真實,整部電影更像是一場「浮夸的表演」,一場「荒誕的話劇」。
不要抱著“現(xiàn)實主義”的心態(tài)去看,
才能心平氣和地體會電影的樂趣。
《寄生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直面現(xiàn)實的諷刺:
古話說得好,“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并不像童話中所說的,有錢人家的公主都囂張跋扈,現(xiàn)實可能恰恰相反。”
7 《鋼琴家》
The Pianist (2002)
豆瓣評分:
58萬人打出9.3分
影片根據(jù)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
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阿德里安·布洛迪飾)在納粹占領(lǐng)前還堅持在電臺做現(xiàn)場演奏。
然而在那段恐怖的日子里,他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
在華沙的猶太區(qū)里,飽受著饑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
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廢墟中,絕地逢生,卻又一無所有。
《鋼琴家》真的很多淚點,看劇照依然可以想起那些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的痛苦和凄涼。
6 《千與千尋》
Spirited Away (2001)
豆瓣評分:
212萬人打出9.4分
宮崎駿的作品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除了畫面精美,制作用心之外,故事也從不叫人失望。
記得兩年前《千與千尋》重映的時候,很多人都在討論一個話題:
18年后再看千與千尋,我們都活成了宮崎駿動漫里的樣子。
千尋歷盡千辛萬苦,救回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從開始那樣一個懶散的小女孩,變成了堅強的小大人。
白龍終于找回自己的名字。
決定要回到家鄉(xiāng)去,不在繁華和魔法中迷失。
無臉男默默的跟著千尋上路。
他像之前徘徊在湯屋之外的那個透明人一樣,但是經(jīng)歷這么多,他又變得不一樣。
宮崎駿不厭其煩的在他的作品中,呼喚被時代拋棄的純真與善良——
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不要忘記最初的夢想。
即使變成了蕓蕓眾生中普通的一員,但是你依然是那個獨一無二的荻野千尋。
5 《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2014)
豆瓣評分:
168萬人打出9.4分
你可能會覺得《盜夢空間》復(fù)雜,《記憶碎片》晦澀,《信條》混亂……
那《星際穿越》就是最容易帶入的入門級諾蘭電影。
《星際穿越》重映的時候,我也去電影院再看了一遍。
我覺得這種電影,單是再次感受一次大屏幕的沖擊,也足以值得一張票價。
4 《上帝之城》
City of God (2002)
豆瓣評分:
28萬人打出9分
這部電影被譽為巴西三部曲之一,也是我20部電影中唯一沒看過的一部。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才把片子補了一下。
《上帝之城》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從黑幫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這個連上帝都為之嘆息的城市。
影片的剪輯驚為天人。
片頭的鏡頭大量地運用了特寫:
磨刀、彈琴、敲鼓,切胡蘿卜、殺雞、跳舞、調(diào)酒……
一連串動作的特寫閃切,配上巴西特有的歡快小調(diào),給人感覺他們正在慶祝著什么。
但是前面的氣氛越是歡快,后面的故事就越是殘酷。
當(dāng)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已經(jīng)沒有了選擇的機會。
習(xí)慣血漿迸濺,習(xí)慣皮膚里沾上血腥。
他們必須在那種荒唐、粗礪的環(huán)境中過活。
看這部電影,你會感嘆在同一個世界上,竟會有這般荒謬的存在,從而更加珍惜和平與安定。
3 《盜夢空間》
Inception (2010)
豆瓣評分:
196萬人打出9.4分
在《盜夢空間》上映之前,我還看過一部日本動畫片叫做《盜夢偵探》,也叫《紅辣椒》。
盜夢的概念我早就略懂一點了,但依然為諾蘭的腦洞驚嘆。
近十年來,電影界一個巨大的謎團一直困擾著全球的觀眾。
那就是《盜夢空間》影片結(jié)尾,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的柯布(Cobb),究竟是在夢中,還是回到了現(xiàn)實?
最后的那個陀螺是否停止了?
我是一個幾乎會每天做夢的人,人類因為肉體凡胎、壽命短暫,人生充滿著局限性。
唯一能夠打破這種局限的方式,就是做夢。而電影也是夢。
造夢師諾蘭已經(jīng)將非線性敘事,掌握得爐火純青。
以至于看完電影的時候總覺得意猶未盡,覺得時間過得太快。
關(guān)于這部電影,我看到過一條最好笑的評論:引入的時候,廣電局甚至不知道該從哪里剪。
2 《指環(huán)王》
The Lord of the Rings
豆瓣的評分:
80萬人打出9.1分。
2021年4月,“魔戒三部曲”4K高清重制版在國內(nèi)重映。
時隔20年重返中土世界,依然可以領(lǐng)略到托爾金老爺子的扛鼎之作的魅力。
《指環(huán)王》三部曲是一部恢弘壯闊的魔幻史詩,將書迷們腦海中的想象變?yōu)榱爽F(xiàn)實。
不僅故事宏大,影片中的風(fēng)光也是無限美好。
甚至被影迷稱作旅游宣傳片,直接影響到了其拍攝國新西蘭的旅游產(chǎn)業(yè)。
我們在魔戒的世界里,看見了為愛舍棄千年生命的精靈;受到誘惑變成魔王的神族;戰(zhàn)勝內(nèi)心恐懼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