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悲鴻與蔣碧薇的感情漸生嫌隙之時,一個女人出現(xiàn)在了徐悲鴻的世界里,她就是孫多慈。
孫多慈原名叫孫韻君,多慈是徐悲鴻為她起的名字,為此,徐悲鴻還訂做了兩個戒指,一個刻著“慈”,一個刻著“悲”。
圖|孫多慈在國立中央大學(xué)(右二)
這種情景何其相似,當(dāng)年,他的原配妻子,當(dāng)時還是富家千金的蔣碧薇不顧家人反對(詳見上一篇文章)與徐悲鴻私奔,也是互相戴著刻著對方名字的戒指,而且在巴黎時二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共同度過了那段困苦時光,也算得上是患難夫妻。
不曾想多年后,徐悲鴻又將這一方法再現(xiàn)。其實再現(xiàn)的豈止是這一個,當(dāng)年徐悲鴻也曾為蔣碧薇改名,蔣碧薇的原名叫蔣棠珍。
孫多慈出生于書香門第,孫多慈的祖父孫家鼎是咸豐狀元,在光緒年間歷任工、禮、吏、戶四部尚書,官至一品。
她與徐悲鴻相識于1930年9月,當(dāng)時35歲的徐悲鴻任教于中央大學(xué)藝術(shù)系。
一天,他的畫室里來了幾個旁聽生,旁聽生的繪畫水平良莠不齊,但是其中一位才華與悟性出眾的女學(xué)生不久便引起了他的注意,她就是孫多慈。
當(dāng)時還是學(xué)生的孫多慈極其仰慕徐悲鴻的才華,而徐悲鴻則被孫多慈身上的柔和婉麗所吸引,那是和蔣碧薇大氣直率截然不同的氣質(zhì)。
圖|蔣碧薇
很快,徐悲鴻與孫多慈相愛了,在那個年代,師生戀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的特色,例如魯迅和許廣平,沈從文與張兆和,都是師生戀的典型。
這場愛戀終于被蔣碧薇所知。而蔣碧薇所采取的的方法也是非常簡單。徐悲鴻畫過一幅和孫多慈一起賞月的《臺山夜月》,她不客氣地搬走了;孫多慈送了100棵楓樹苗給徐悲鴻,她一把火燒掉了。
她還跑去找孫多慈的父母、領(lǐng)導(dǎo)鬧。世人都說蔣碧薇將執(zhí)著熱烈轉(zhuǎn)變?yōu)榱藵娎鳖B強??傊?,徐悲鴻的這場婚外情在當(dāng)時是沸沸揚揚、轟轟烈烈。
圖|中年時的孫多慈
轉(zhuǎn)眼,孫多慈大學(xué)畢業(yè),畢業(yè)后她與徐悲鴻不在一地,雖然兩人處于異地,但是依然互相贈送禮物,以寄托戀情。
1935 年冬,徐悲鴻繪《燕燕于飛圖》贈送孫多慈。第二年,孫多慈寄了徐悲鴻一顆紅豆,以表相思。
可以說兩人確實是真心喜歡對方,可是,畢竟徐悲鴻有家室。這場愛戀毫無疑問遭到孫家人的強烈反對,孫多慈性格一向溫柔,在這場愛戀中她只能感嘆二人相愛的不是時候。
可是這場愛戀卻沒有到此為止。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孫多慈一家避難長沙,遇到了徐悲鴻。徐悲鴻通過朋友關(guān)系,將孫多慈一家遷至桂林,而且為孫多慈在廣西省政府謀到一職。
1938年暑假徐悲鴻回到桂林,與孫多慈常常同赴漓江寫生,這段時間大約是他們最快樂的日子,創(chuàng)作了不少作品。
徐悲鴻為表達與孫多慈在一起的決心。他在《廣西日報》登報聲明,解除與蔣碧薇的同居關(guān)系。
“鄙人與蔣碧薇女士久已脫離同居關(guān)系,彼在社會上的一切事業(yè)概由其個人負(fù)責(zé)?!?/strong>
正是這則聲明,使得當(dāng)時的輿論齊刷刷向徐悲鴻進行抨擊,徐悲鴻與蔣碧薇共同生活近20載,蔣碧薇為其生兒育女,怎么在徐悲鴻眼里竟成了同居關(guān)系?
這則聲明使得蔣碧薇的心徹底碎了。
對愛情萬念俱灰的情況下,最后,蔣碧薇接受了一直追求她的張道藩,并和他住到了一起。
圖|蔣碧薇與張道藩
而這邊,徐悲鴻的朋友沈宜甲拿著帶有聲明的報紙去見孫多慈的父親,想極力促成孫多慈與徐悲鴻的婚事,誰知孫老先生認(rèn)為徐悲鴻人品有問題,堅決反對,并且?guī)е译x開桂林,轉(zhuǎn)往浙江麗水。
一向軟弱又內(nèi)向的孫多慈,只能屈從于父親。
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孫多慈終于向世俗妥協(xié),最后嫁給了時任浙江教育廳廳長的許紹棣,與徐悲鴻相忘于江湖。
徐悲鴻與孫多慈的愛戀注定沒有結(jié)果,二人只能將這段感情放在心底。
而蔣碧薇這邊,雖然與張道藩在一起,但她又好像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無時無刻不在關(guān)注著徐悲鴻,期盼著他重回家庭。蔣碧薇曾給徐悲鴻寫過這樣的一段話:
如果是你自己迷途知返懸崖勒馬,在重新選擇中回到的這個家,我會考慮接納你。但是,你若求而不得,被別人甩掉后又來吃回頭草,老娘我斷然不會接受。
寫到此,我就在想,徐悲鴻愛上了孫多慈,蔣碧薇又與張道藩在一起,事已至此,徐悲鴻還能與蔣碧薇在一起嗎?蔣碧薇的想法過于簡單。
數(shù)年后,徐悲鴻遇到了27歲的廖靜文,又一次陷入愛河。這次徐悲鴻為了與廖靜文在一起,他又一次登報,再次聲明與蔣碧薇早已解除同居關(guān)系。
徐悲鴻在《貴陽日報》上登報發(fā)表聲明:
悲鴻與蔣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斷絕同居關(guān)系,已歷八年,中經(jīng)親友調(diào)解,蔣女士堅持己見,破鏡已難重圓,此后悲鴻一切與蔣女士毫無干涉。
如果說第一次登報,蔣碧薇是心碎是失望,那這一次則是憤怒。根本就不帶這么折磨人的,聲明一次還不夠,怎么還聲明兩次。
圖|徐悲鴻與廖靜文
徐悲鴻這次登報讓很多人不解,以至于他16歲的女兒都要寫信質(zhì)問他:
爸爸,我要問您,為什么您每次追求一個女人,就要登報跟媽媽脫離一次關(guān)系?假如您還要追求十個女人,您豈不是還要登十次報嗎?
還好,徐悲鴻一生沒有追過十個那么多,只追過這兩個。讓徐悲鴻欣慰的是,這次追廖靜文,他成功了。
雖然成功的與廖靜文在一起,但是卻惹惱了了蔣碧薇,她向法院提起訴訟,最終蔣碧薇不僅獲得了一雙兒女的撫養(yǎng)權(quán),還從徐悲鴻手里獲得了100萬元賠償金、40張古畫,以及100幅他自己的畫。
1953年10月,徐悲鴻在北京英年早逝,他的妻子廖靜文說,“為了還清她(蔣碧薇)索要的畫債,悲鴻當(dāng)時日夜作畫,他習(xí)慣站著作畫,不久就高血壓與腎炎并發(fā),病危住院了......”
俗話說才子配佳人,但徐悲鴻的感情一路坎坷,有時想想,或許,他與蔣碧薇白頭到老,也不失一種幸福,可是,感情這事,誰又能說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