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個詞來形容一些女性,那便是紅顏禍水。周幽王亡國,成了褒姒之禍;商紂王亡國,妲己之過;唐玄宗釀成的安史之亂,卻以縊殺楊貴妃來平憤。而這種“禍”讓本就在男尊女卑的男權(quán)社會下的女性,地位更加卑賤,似乎除了滿足生殖需求,荷爾蒙再無他用。就一如,我不管,鍋就是你的,請背好的歇斯底里。而陳圓圓便又是這種男權(quán)認知下的“禍水”。
陳圓圓的人盡皆知,得益于漢奸吳三桂,得益于李自成攻破北京,將崇禎帝逼迫的自縊身亡之后,以吳三桂父親寫招降書,吳三桂不從;又聞聽陳圓圓被劉宗敏大將霸占,憤而沖冠一怒為紅顏,遂才有了清軍入關(guān),一片石李自成大敗,最終滿清入主中原,定鼎天下。最終吳三桂獲得稱號漢奸,而作為他的小妾陳圓圓獲得紅顏禍水稱號。
但這些都是真的嗎?先說吳三桂,時任山海關(guān)總兵。與其說他是大明王朝的將軍,倒不如說他是割據(jù)一方的軍閥。對于內(nèi)部李自成的翻江倒海,崇禎帝三月五日便發(fā)詔令要求吳三桂進京勤王,山海關(guān)距離北京也不過幾百公里。而這種危機情況之下,吳三桂三月十九日卻才從錦州一代到達山海關(guān),二十二日才到達玉田一帶,有著當時大明王朝唯一一只精銳野戰(zhàn)部隊關(guān)寧鐵騎的他,為什么會如此之慢呢?
因為,他明白自己的定位。處于關(guān)鍵位置,手握關(guān)鍵兵力的他在大明王朝能官居何位?而若是新朝,列土封疆,家人安危又何必擔心。如果說他是被逼而反,不若說他只是以被逼 而成自己的私心。
李自成何許人也,造反起家的他自然也知曉吳三桂的欲求。于是,他自然便許以高官厚祿,甚者北京、崇禎之子都可以交給他。吳三桂到底是人物,他又何嘗不知道一旦離開山海關(guān),自己的作用又何其渺???即便得了北京,就能夠守住了嗎?而之所以降而復叛,只不過是夾雜在多爾袞的滿清與大順之間進行的利益最大化而已。于是,當吳三桂放清軍入關(guān),“為君父報仇”,自己沖冠一怒為紅顏,這樣的口號便震天響。而反觀這位真“忠臣”在對待永歷帝朱由榔時,可是狠心的很,25口全部絞殺。
至于陳圓圓,我實在想不出比身不由己更能形容這位女子的詞語了。貧寒之家,只能寄居在姨夫之家,即便是天資聰穎,更談的一手好曲子。也免不了平常人家的悲慘命運,蘇州梨園的艷壓群芳,曲高和寡讓她名聲顯赫。但是這般糜爛的年月,她先是被閨蜜董小宛挖角成功,而后又被國丈爺田宏遇所贖,被獻給崇禎帝的她,此時并沒有被寵幸的時間。
因為,焦頭爛額的國政正拖垮崇禎這個年輕的帝王,而國丈也不客氣,眼見這吳三桂被寵幸、依仗,于是陳圓圓又被田國丈當成禮物,用以交好吳三桂。而即便是吳三桂放滿清入關(guān),李自成的大順被平定,她隨著吳三桂到了云南之后,她卻拒絕了王妃的尊號,屢次勸說吳三桂反清復明。但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之下的吳三桂,拒絕了她的請求。她卻并不像普通女性那般順從,而是選擇削發(fā)為尼。
但是迫于康熙帝日漸明朗的削藩舉措,當吳三桂又一次為了自己的利益進行舉兵之時,天下大勢、人心早已物是人非。畢竟誰會相信一個弒君(永歷帝)之人的“反清復明”口號。1681年,吳三桂死于三藩之亂。而一生苦命、身不由己的陳圓圓,則又有了兩種說法,一說,她在蓮花池超度吳三桂后,選擇投池自殺;另一說,則是吳三桂為了后嗣將其子送入寺廟隱居。
但究其一生,紅顏禍水四字只是一盆臟水潑向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而已。而吳三桂本人,又哪里有那么多沖冠一怒為紅顏,他是一個講求利益至上的軍閥,與電視劇中的土匪相比,土匪要的是“老子,全都要”,而吳三桂則是靠一塊遮羞布來自欺欺人的土匪。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