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資治通鑒筆記之一
1.所謂禮教,在于分辨貴賤,排比親疏,裁決萬物,處理日常事物。沒有一定的名位,就不能顯揚;沒有器物,就不能表現(xiàn)。只有用名位來分別稱呼,用器物來分別標(biāo)志,然后上下才能井然有序。這就是禮教的根本所在。如果名位、器物都沒有了,那么禮教又怎么能單獨存在呢!當(dāng)年仲叔于奚為衛(wèi)國建立了大功,他謝絕了賞賜的封地,卻請求允許他享用貴族才應(yīng)有的馬飾。孔子認(rèn)為不如多賞賜他一些封地,惟獨名位和器物,絕不能假與他人,這是君王的職權(quán)象征;處理政事不堅持原則,國家也就會隨著走向危亡。衛(wèi)國國君期待孔子為他崐處理政事,孔子卻先要確立名位,認(rèn)為名位不正則百姓無所是從。馬飾,是一種小器物,而孔子卻珍惜它的價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卻要先從它做起,就是因為名位、器物一紊亂,國家上下就無法相安互保。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從微小之處產(chǎn)生而逐漸發(fā)展顯著的,圣賢考慮久遠(yuǎn),所以能夠謹(jǐn)慎對待微小的變故及時予以處理;常人見識短淺,所以必等弊端鬧大才來設(shè)法挽救。矯正初起的小錯,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顯的大害,往往是竭盡了全力 也不能成功?!兑捉?jīng)》說:“行于霜上而知嚴(yán)寒冰凍將至?!薄渡袝氛f:“先王每天都要兢兢業(yè)業(yè)地處理成千上萬件事情。”就是指這類防微杜漸的例子。所以說,區(qū)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個等級的名分。
2.嗚呼!周幽王、周厲王喪失君德,周朝的氣數(shù)每況愈下。禮紀(jì)朝綱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諸侯國君恣意征討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預(yù)朝政;禮教從總體上已經(jīng)有十之七八淪喪了。然而周文王、周武王開創(chuàng)的政權(quán)還能綿綿不斷地延續(xù)下來,就是因為周王朝的子孫后裔尚能守定名位。為什么這樣說呢?當(dāng)年晉文公為周朝建立了大功,于是向周襄王請求允許他死后享用王室的隧葬禮制,周襄王沒有準(zhǔn)許,說:“周王制度明顯。沒有改朝換代而有兩個天子,這也是作為叔父輩的晉文公您所反對的。不然的話,叔父您有地,愿意隧葬,又何必請示我呢?”晉文公于是感到畏懼而沒有敢違反禮制。因此,周王室的地盤并不比曹國、滕國大,管轄的臣民也不比邾國、莒國多,然而經(jīng)過幾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晉、楚、齊、秦那樣的強國也還不敢凌駕于其上,這是為什么呢?只是由于周王還保有天子的名分。再看看魯國的大夫季氏、齊國的田常、楚國的白公勝、晉國的智伯,他們的勢力都大得足以驅(qū)逐國君而自立,然而他們到底不敢這樣做,難道是他們力量不足或是于心不忍嗎?只不過是害怕奸奪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討伐罷了?,F(xiàn)在晉國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視國君,瓜分了晉國,作為天子的周王不能派兵征討,反而對他們加封賜爵,讓他們列位于諸侯國君之中,這樣做就使周王朝僅有的一點名分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棄了。周朝先王的禮教到此喪失干凈!
3.有人認(rèn)為當(dāng)時周王室已經(jīng)衰微,而晉國三家力量強盛,就算周王不想承認(rèn)他們,又怎么能做得到呢!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晉國三家雖然強悍,但他們?nèi)绻蛩悴活櫶煜碌闹肛?zé)而公然侵犯禮義的話,就不會來請求周天子的批準(zhǔn),而是去自立為君了。不向天子請封而自立為國君,那就是叛逆之臣,天下如果有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賢德諸侯,一定會尊奉禮義對他們進(jìn)行征討。現(xiàn)在晉國三家向天子請封,天子又批準(zhǔn)了。他們就是奉天子命令而成為諸侯的,誰又能對他們加以討伐呢!所以晉國三家大夫成為諸侯,并不是晉國三家破壞了禮教,正是周天子自已破壞了周朝的禮教??!
4. 臣司馬光曰:智瑤的滅亡,在于才勝過德。才與德是不同的兩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論之曰賢明,于是就看錯了人。所謂才,是指聰明、明察、堅強、果毅;所謂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tǒng)帥。云夢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稱為剛勁,然而如果不矯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為利箭穿透堅物。棠地方出產(chǎn)的銅材,天下都稱為精利,然而如果不經(jīng)熔燒鑄造,不鍛打出鋒,就不能作為兵器擊穿硬甲。所以,德才兼?zhèn)浞Q之為圣人;無德無才稱之為愚人;德勝過才稱之為君子;才勝過德稱之為小人。挑選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與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來作惡。持有才干作善事,能處處行善;而憑借才干作惡,就無惡不作了。愚人盡管想作惡,因為智慧不濟,氣力不勝任,好像小狗撲人,人還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夠的陰謀詭計來發(fā)揮邪惡,又有足夠的力量來逞兇施暴,就如惡虎生翼,他的危害難道不大嗎!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愛;對喜愛的人容易寵信專任,對尊敬的人容易疏遠(yuǎn),所以察選人才者經(jīng)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記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國家的亂臣奸佞,家族的敗家浪子,因為才有余而德不足,導(dǎo)致家國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瑤呢!所以治國治家者如果能審察才與德兩種不同的標(biāo)準(zhǔn),知道選擇的先后,又何必?fù)?dān)心失去人才呢!
5.魏文侯的公子魏擊出行,途中遇見國師田子方,下車伏拜行禮。田子方卻不作回禮。魏擊怒氣沖沖地對田子方說:“富貴的人能對人驕傲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田子方說:“當(dāng)然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啦,富貴的人哪里敢對人驕傲呢!國君對人驕傲就將亡國,大夫?qū)θ蓑湴辆蛯⑹ゲ傻?。失去國家的人,沒有聽說有以國主對待他的;失去采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以家主對待他的。貧賤的游士呢,話不聽,行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辭了,到哪里得不到貧賤呢!”魏擊于是謝罪。
6. 魏文侯問李克:“先生曾經(jīng)說過:‘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F(xiàn)在我選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這兩人怎么樣?”李克回答說:“下屬不參與尊長的事,外人不過問親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職,不敢接受命令?!蔽何暮钫f:“先生不要臨事推讓!”李克說道:“國君您沒有仔細(xì)觀察呀!看人,平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窮困時看他所不做的,貧賤時看他所不取的。僅此五條,就足以去斷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說:“先生請回府吧,我的國相已經(jīng)選定了?!崩羁穗x去,遇到翟璜。翟璜問:“聽說今天國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選,到底定了誰呢?”李克說:“魏成。”翟璜立刻忿忿不平地變了臉色,說:“西河守令吳起,是我推薦的。國君擔(dān)心內(nèi)陸的鄴縣,我推薦西門豹。國君想征伐中山國,我推薦樂羊。中山國攻克之后,沒有人去鎮(zhèn)守,我推薦了先生您。國君的公子沒有老師,我推薦了屈侯鮒。憑耳聞目睹的這些事實,我哪點兒比魏成差!”李克說:“你把我介紹給你的國君,難道是為了結(jié)黨以謀求高官嗎?國君問我宰相的人選,我說了剛才那一番話。我所以推斷國君肯定會選中魏成為相,是因為魏成享有千鐘的傣祿,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向東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這三個人,國君都奉他們?yōu)槔蠋煟欢闼e薦的五人,國君都任用為臣屬。你怎么能和魏成比呢!”翟璜聽罷徘徊不敢進(jìn)前,一再行禮說:“我翟璜,真是個粗人,失禮了,愿終身為您的弟子!”
7.吳起說:“穩(wěn)固的山河真美?。∵@是魏國的寶?。 眳瞧鸹卮鹫f:“國寶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勢險要。當(dāng)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們不修德義,被禹消滅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邊是黃河、濟水,右邊是泰華山,伊闕山在其南面,羊腸阪在其北面,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湯王驅(qū)逐了。商朝紂王的都城,左邊是孟門,右邊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黃河經(jīng)過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殺了。由此可見,國寶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勢險要。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這條船上的人,也要成為您的敵人?!?br>8.魏國設(shè)置國相,任命田文為相。吳起不高興,對田文說:“我和你比較功勞如何?”田文說:“可以?!眳瞧鸨阏f:“統(tǒng)率三軍,使士兵樂于戰(zhàn)死,敵國不敢謀算,你比我吳起如何?”田文說:“我不如你。”吳起又問:“整治百官,親善百姓,使倉庫充實,你比我吳起如何?”田文說:“我不如你?!眳瞧鹪賳枺骸版?zhèn)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東侵犯,韓國、趙國依附聽命,你比我吳起如何?”田文還是說:“我不如你。”吳起質(zhì)問道:“這三條你都在我之下,而職位卻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田文說:“如今國君年幼,國多疑難,大臣們不能齊心歸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這個時候,是囑托給你呢,還是囑托給我呢?”吳起默默不語想了一會兒,說:“囑托給你?。 ?br>9.子思,向衛(wèi)國國君提起茍變說:“他的才能可統(tǒng)領(lǐng)五百輛車。”衛(wèi)侯說:“我知道他是個將才,然而茍變做官吏的時候,有次征稅吃了老百姓兩個雞蛋,所以我不用他?!笨渍f:“圣人選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幾尺朽爛處,高明的工匠是不會扔掉它的?,F(xiàn)在國君您處在戰(zhàn)國紛爭之世,正要收羅鋒爪利牙的人才,卻因為兩個雞蛋而舍棄了一員可守一城的大將,這事可不能讓鄰國知道??!”
10.子思對衛(wèi)侯說:“你的國家將要一天不如一天了?!毙l(wèi)侯問:“為什么?”回答說:“事出有因。國君你說話自以為是,卿大夫等官員沒有人敢改正你的錯誤;于是他們也說話自以為是,士人百姓也不敢改正其誤。君臣都自以為賢能,下屬又同聲稱賢,稱贊賢能則和順而有福,指出錯誤則忤逆而有禍,這樣,怎么會有好的結(jié)果!《詩經(jīng)》說:‘都稱道自己是圣賢,烏鴉雌雄誰能辨?’不也像你們這些君臣嗎?”
11.太史公司馬遷曰: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國家不被瓜分,是由于韓、趙兩國意見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辦法去做,魏國一定會被瓜分。所以說:“國君死時,無繼承人,國家就會被擊破?!?/div>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