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覺得生活太難,那就去讀一讀《我與地壇》。
作者史鐵生講述了自己正值風(fēng)華正茂的年紀,卻意外癱瘓在床,絕望之際幾欲自殺,最終卻在文學(xué)和寫作中一步步實現(xiàn)自我治愈和救贖的故事。
命運把他年輕的軀體困在了輪椅上,可他的靈魂卻在漫長的歲月里愈發(fā)昂揚。
縱使生活是苦海,他依舊義無反顧地以斗志為帆,文字為槳,在這苦海中尋求方向。
相信每個讀過《我與地壇》的人,都曾被書中那字里行間的堅韌和不屈所觸動。
沒有誰的人生不辛苦,唯自渡是最好的解藥。史鐵生二十一歲那年,厄運突然降臨,他的雙腿不能再站立。
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曾一度想到死亡。也就是在這段“求死”的日子里,他開始了與地壇的緣分。
他經(jīng)常一個人去到園子里靜坐,觀察草木、觀察昆蟲,思考生命在天地間的意義。
就在如此靜默的自省中,他的心逐漸沉靜下來,開始進行創(chuàng)作。寫作慢慢成了他走出絕望的一條出口,讓他看到未來的曙光。
處在低谷,抱怨是聒噪,怨恨是消耗。史鐵生曾說,是文學(xué)拯救了他。
在所有艱難困苦的時刻,支撐他走下去的是對寫作的熱望、不屈的信念。
有人說,是磨難造就了史鐵生。但磨難對強大的人來說是財富,對懦弱的人來說就是砒霜。
余華在《活著》里寫道:“活著既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也是一件無比艱難的事情?!?/span>
苦和難,是人生的常態(tài)。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表面風(fēng)輕云淡,心里已是山呼海嘯;表面若無其事,內(nèi)心也是波濤洶涌。
或許,我們也像史鐵生一樣,曾遭遇過人生的低谷,抱怨命運的不公。
只有熬過人生的低谷,才能在夾縫中看見亮光。
沒人知道你怎樣在深夜痛哭,也沒人知道你輾轉(zhuǎn)反側(cè)熬過幾個秋。若信念不移,那跌入低谷之時,也恰是崛起之時。
疲憊的時候,休息片刻,繼續(xù)趕路;跌倒了之后,拍拍塵土,繼續(xù)奔跑。
一個人變強的最好方式:學(xué)會自渡
面對低谷,如果一味地陷入內(nèi)耗,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喪。生活能渡的,往往都是愿意自渡的人。
唯有沉淀自己,堅定信念,找到人生的突破口,才能度過人生的灰暗時刻。
因為自渡是絕處逢生的良藥,是自己引領(lǐng)自己,自己擺渡自己。
自渡先渡心
心寬了事就順了。無論經(jīng)歷多少風(fēng)霜,都不要放棄希望,有希望就有力量。
那些打不垮你的東西,都會沉淀成厚積薄發(fā)的底氣,指引你走向遠方。心中有光、腳下有路,再難也要挺住、再累也要堅持。
自渡要渡念
信念堅定,不隨波逐流。
不能因別人說你不行,就自暴自棄;不能因遭人詆毀,就自甘墮落;做好該做的一切,用行動化解偏見,用事實破除謊言。
保持熱愛,勇往直前。
自渡要渡劫
誰的人生沒劫難?誰的經(jīng)歷沒坎坷?
偶爾失利是劫,總結(jié)教訓(xùn)、東山再起;遭遇磨難是劫,磨練意志、不畏險阻;遇人不淑是劫,及時止損、遠離傷害。
無論遭遇哪一劫,劫后重生便是岸,暴風(fēng)雨后是晴天。
雖然一路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但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