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精忠岳飛》里面,岳飛被害以后,趙構在他的靈位前說出了一句經(jīng)典的臺詞: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你的公道在這里,朕的天下也在這里。”
這句話什么意思呢?
我認為是這樣的:我(趙構)不是不知道你是一個忠臣,我也能讀懂你的忠心,但你要堅守的信念,恰恰和我要的東西背道而馳,如果要實現(xiàn)你的理想,那我的愿望就會成空。所以,我不得不負你。
這句話雖然不是正史上記載的,但我覺得它對趙構的總結非常的到位。縱觀趙構一生,他確實不是個昏君,他只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趙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他和岳飛的恩怨就可以看出來。
趙構和岳飛第一次接觸是在建炎南渡前。當時岳飛看不慣趙構集團的逃跑行為,憤然上書痛斥宰相黃潛善和汪伯彥(即“千言書”),力主北伐。
可是岳飛得到的答復是被開除軍籍,備受打擊。
后來岳飛只身前往抗金前線,才一步一步重新爬起來。直到金兀術搜山檢海,杜充投降,岳飛才終于獨立成軍。等到金兀術撤退,岳飛收復建康,才再一次進入趙構的視線。
趙構為了嘉獎像岳飛這樣的義士,特賜“精忠岳飛”錦旗給岳飛,岳飛從此名震江南。
此時金宋雙方交戰(zhàn)正酣,趙構覺得岳飛很好用,就給他增兵,并讓他收復荊襄戰(zhàn)場,和張俊、劉光世、韓世忠等互相牽制。
接下來,岳飛一發(fā)不可收拾,將金兀術暴揍,金宋雙方實力反轉,趙構一方面是喜,一方面卻是憂。為什么呢?
趙構從骨子里也是想驅逐胡虜、恢復中國的,靖康之恥的悲慘一幕還歷歷在目,可是趙構的理智告訴他這樣做會讓封存已久的軍閥割據(jù)魔盒打開,所以他必須一面抗金一面控制軍閥勢力膨脹。
這就是岳飛和韓世忠等抗戰(zhàn)派的悲哀,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注定只是被利用的工具。有仗打,他們或許可以活著,沒仗打,他們必須滅亡。
所以,不管岳飛怎么努力,金宋雙方只能打個平手,誰也滅不了誰,這是趙構早就設想好了的。
對于岳飛,趙構從他的所作所為知道這是一個忠臣,但他忠于的更多的是民族大義,而不僅僅是他趙構。
所以趙構對于岳飛是愧疚的,如果是在中央高度集權的漢、唐,他或許就可以讓岳飛大展拳腳,就像霍去病和蘇定方那樣,馳騁沙場。但南宋的動蕩讓趙構不敢那樣去做,把握不好或許會讓五代十國的混亂重現(xiàn)。
當然,這是對于趙構而言,要是能碰上柴榮這樣的鐵血君主,一切不無可能!
在民族大義面前,趙構、秦檜、張俊和岳飛比起來顯得多么的渺小和不堪,以至于他們不得不鏟除岳飛來讓自己活得更心安理得。但在老百姓心中,他們永遠也掩蓋不了他們丑惡的嘴臉。
明天繼續(xù)......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于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