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陽花 朗讀┃清茶
指導┃郭新愛 編輯┃丄學號
在萌探版《小歡喜》迎來沉浸式劇情,陶虹再演宋倩,搭檔宋祖兒扮母女,宋祖兒扮演的英子精神壓力過大,現(xiàn)場崩潰,用生命威脅來反抗媽媽宋倩,
入戲太深的陶虹難忍情緒瞬間淚崩,并且道出了無數(shù)父母的心聲:“作為媽媽意識到那一瞬間可能會失去孩子,會覺得讓自己拿什么換都行,所以不管怎樣都不要拿生命來威脅媽媽,這太殘酷了。”
“不要拿生命來威脅媽媽,讓自己拿什么換都行”這句話對每個父母來說都很扎心,但是我們做父母的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事情發(fā)后才會痛心地說讓我拿什么來換都行。
01
如果不是讓人窒息
孩子怎會選擇放棄呼吸
學生自殺現(xiàn)象持續(xù)上升,有人問“如果你的子女不聽你話還選擇了自殺,你會有什么感受”,有人回答“會悲痛欲絕,會覺得這么多年都白養(yǎng)他了,他怎么忍心拋棄那么愛他的父母去死?如果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寧愿從未生過他。”可是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么會選擇這么極端的方式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如果不是你每天給孩子的壓力,孩子怎會放棄生命
2020年的某天早上小區(qū)群還有孩子的學校群突然發(fā)出一個穿著校服的男孩躺在血泊中的視頻,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兒呀,你起來呀,你回來呀,媽媽再也不多說你了”可是孩子再也回不來了。群里很多人在議論這是附近哪個小區(qū)的呀,這是哪個學校的學生呀,太可惜了,養(yǎng)這么大讓父母怎么活呀。孩子有什么想不開的的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呀,后來警察調查報告說是:早上母親出門前又和孩子為學習的事情吵了起來,說句狠話說孩子不好好學習就別在家里了,就這樣母親剛下樓,孩子就跳了下去。據說因為是疫情期間孩子,家長每天都在家里,矛盾不斷,因為家長總覺得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不好好上網課,總是和孩子為學習的事情大吵,并且同時說我是為了你好,才說你呢。而孩子每天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已經無法呼吸了。
人到了很絕望的時候才會想到自殺,而跳下去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他對父母,對這個家該有多絕望。
現(xiàn)在社會競爭激烈,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出人頭地,最重要的是還得興趣廣泛,特長不少。
因此孩子不僅在家里要被監(jiān)督著學習,空余時間被興趣班排得滿滿的。
沒有一點自己的空間,孩子們想自己做點什么的時候,家長就會用“我都是為你好”這樣窒息的愛來壓迫孩子們。
相信父母都是愛孩子,他們所做的任何事情的出發(fā)點都都是為了孩子,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窒息式的愛”只會讓孩子想逃。
有時候愛得太滿,只會適得其反。
02
滿口為孩子好的父母,最不討好
電視劇《陪讀媽媽》中丁一一算是一個問題少年了,之前在國內的時候喜歡打游戲,有不少所謂的狐朋狗友,他的媽媽李娜為了讓他遠離這個圈子,就把他送去了溫哥華讀書,剛開始的時候丁一一還因為脫離了父母的管教而開心。不過,過了一段時間,他的新鮮感過了之后,就開始厭惡溫哥華的生活了,他開始逃學,直至發(fā)生了打同學的事件并且這一事件轟動了全校,他的媽媽也因為這件事而專門從上海跑去了溫哥華。
丁一一埋怨媽媽:別人的媽媽都在身邊陪伴,而自己的媽媽眼里只有工作,工作就是媽媽的兒子。
媽媽卻說:我這么做,就是為了給你上最好的學校,受最好的教育,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你最好的生活。
可兒子反駁說:真為媽媽感到悲哀,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沒有人敢不承認,正常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恨不得把一切都給他們。
沒有人愿意懷疑,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摻雜了一些功利的成分。
沒有人不去反思過,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愛,其實對自己和孩子都是一種傷害
對孩子越盡心付出的父母,越出力不討好,最終只是感動了自己,傷害了孩子。
03
多少好孩子被父母自以為是的愛
親自摧毀
8月16日晚,在吳某進去17日后,官方通報吳某罪名坐實正式被逮捕,為了救出兒子,吳秀琴這段時間也是在四處奔波,可縱觀吳某的成長史,他能有今天又何嘗不是吳秀琴一手造成的呢?
吳某10歲那年父母離婚,媽媽帶著她去了加拿大,寡母獨子,吳媽媽吳秀琴對他管教不可謂不嚴,可以說滿腔希望都寄托在了兒子身上。一個單親媽媽,在異國他鄉(xiāng)與兒子相依為命,幾乎沒有任何社交圈,七年沒有出門工作,靠的就是之前的積蓄,可見她的壓力有多大。她為兒子規(guī)劃的人生是考上名牌大學,讀醫(yī)科,畢業(yè)當醫(yī)生,結婚生孩子,在加拿大過上不錯的生活。她不允許這個孩子有任何意外,她的兒子就必須在自己的規(guī)劃之內,完成媽媽眼里的幸福人生。所以,她在兒子面前極其強勢和霸道。
單親家庭比較現(xiàn)實的就是,其實母子關系比較容易走到了一個極端的情況,因為沒有第三個人和解?!彼麄兌贾溃舜说闹匾?。但對吳某來說,他無法逃脫的是母親對自己的控制。母親對他的依賴很重。孩子長大了,出遠門的時候還要求抱抱。
母親過分寵溺、驕縱和強勢,而父親一直都是缺席的,并沒有告訴他要去承擔自己的責任,所以就導致他一直玩火、逃避,變成巨嬰的畸形心態(tài)。
不禁讓我感慨,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究竟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
有一種說法叫做“慣子如殺子”,現(xiàn)在的父母,仍有很多分不清愛子和慣子的界限。
“望子成龍”“一手包辦”這樣的愛要適可而止。
04
學會愛讓孩子們能夠自由呼吸
《小歡喜》劇中處處透露著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愛談及喬英子的經歷與母親宋倩的“窒息式教育”時,網友感慨:“這就是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父母以愛的名義捆綁著子女,硬生生把小鳥的翅膀給折斷了”
紀伯倫在詩中寫道: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于你。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做父母的不要把自己所謂的強制的愛,強壓給孩子
父母要學會放手,學會溝通,學會愛自己,讓孩子們能夠自由呼吸!
作者:向陽花 40+的年齡18歲的心態(tài),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