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用擔心,一顆小小的雞蛋里含有的硫化氫成分極少,對人體的健康沒有實質危害。
可是在煮雞蛋時,根據(jù)受熱原理,熱量是由外進入到內的,因此,先發(fā)生變化的是蛋清,蛋清隨著溫度的升高,自身的溶解度不斷降低,于是硫化氫就被迫進入到了蛋黃中。
同時發(fā)生變化的是蛋黃中的鐵,鐵在加熱過程中,會從卵黃高磷蛋白中釋放剝離出來。
就在蛋黃與蛋清的交界處,鐵離子與硫化氫產生了化學反應,最終形成了硫化亞鐵。
硫化亞鐵在外觀上呈灰綠色,所以蛋黃表層就有了青黑色。而雞蛋煮得越久,這層綠色就會越深。
在真正了解了煮熟的蛋黃外緣青黑色層到底是什么物質后,想必大家更關心這種硫化亞鐵究竟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或者說,是否像網(wǎng)絡上流傳的那樣能夠致癌。
專家表示,硫化亞鐵本身無毒無害,而且不溶于水。在100克的雞蛋中,僅含鐵元素7毫克,根本不可能全部轉化成硫化亞鐵,所以雞蛋中的硫化亞鐵只能用微量來形容,而且硫非常不利于被人體吸收,所以即便食用,基本也會隨著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被代謝出去。
綜合來看,食用煮熟后發(fā)青綠色的蛋黃對身體是沒有危害的,更不會致癌。所以,請大家放心食用。
但凡提起癌癥,
很多人都想到它是非常可怕的疾病。
那么它能不能預防呢?
以下七種不良生活習慣是
導致癌癥多發(fā)的主要原因,
需要格外引起重視。
第一種:吸煙
吸煙是引發(fā)癌癥的最主要不良生活習慣?,F(xiàn)在人均壽命已經接近80歲,但一輩子抽煙的人,1/3活不過65歲。吸煙可以誘發(fā)多種癌癥,有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fā)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20倍,喉癌高6-10倍,食管癌高4-10倍,胰腺癌高2-3倍,膀胱癌高3倍,血癌危險性增加1.78倍。另外,吸煙也會導致肝癌??梢娢鼰煂θ梭w的危害可謂是無孔不入,稍有疏忽,就會惹禍上身。
第二種:肥胖
在過去十年中,肥胖與癌癥相關的證據(jù)在不斷加強。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研究表明,肥胖與乳腺癌(絕經后)、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膽囊癌、腎癌、肝癌、腦膜瘤、多發(fā)性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胃(賁門)癌、甲狀腺癌等13種癌癥有密切關系。
衡量肥胖的標準有很多,最常用的是BMI,即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我國人群的標準BMI范圍是在18.5-24之間,24-28之間為超重,超過28則為肥胖。從防癌的角度上來看,體重在標準范圍之內盡量瘦。因為對某些類型的腫瘤而言,即使在所謂的“健康范圍”之內,發(fā)生腫瘤的風險也隨著體脂的升高而升高。而兒童時期的超重和肥胖很可能會持續(xù)到成人之后,因此對于健康體重的保持需要“從娃娃抓起”。
第三種:缺乏運動
運動與體重指數(shù)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同經常運動的人相比,缺乏運動的人更容易變胖,新陳代謝緩慢,免疫力低,更容易生病,而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正確情況下,兒童和青少年每天要保證6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運動,成年人每周要保證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外,還要加強平衡、防跌倒能力和肌肉力量的鍛煉,才能保證健康。那挑選什么樣的運動方式比較好呢?我們建議只要是強度和時間達標,任意適合自己的運動都可以。慢跑、騎車、游泳、羽毛球、跳舞等都可以是不錯的選擇。
第四種:飲酒
從癌癥預防的角度來說,最好滴酒不沾!酒精1988年就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定為I類致癌物質。有充分證據(jù)表明酒精會升高口咽、喉、食管(鱗)、胃、肝、結直腸、乳腺發(fā)生癌癥的風險,還有部分研究顯示酒精還可能導致肺癌、胰腺癌和皮膚癌。
另外,喝酒臉紅并不是代表酒量好,恰恰是人體攜帶乙醛脫氫酶基因突變,乙醛轉化障礙的危險表現(xiàn),更應限制飲酒。喝酒還能增加女性雌激素水平,增加罹患乳腺癌風險,這也就是在乳腺癌患者當中主張“禁酒”而不是“限酒”的原因。
第五種:熬夜,生活不規(guī)律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經常熬夜,生活不規(guī)律,會增加風險的癌癥類型包括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卵巢癌等幾乎所有癌癥類型。另外,經常熬夜除了讓患癌風險提高,還會讓癌癥更加難以控制,耐藥性更強,使患者壽命更短。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會致癌的是生物鐘紊亂,并非單純的熬夜。即作息不規(guī)律,今天晚上10點睡,明天凌晨4點睡,這樣頻繁的改變生活和睡眠節(jié)奏,使生物鐘混亂到“不知所措”,這樣長期混亂的生物鐘才是導致患癌風險提高的“罪魁禍首”。
第六種:蔬果攝入過少
大量的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增加日常果蔬攝入可以降低諸如口腔、鼻咽、食管、肺、胃和結直腸的腫瘤發(fā)病風險。
首先這些食物當中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以通過改善腸道菌群產生有益的短鏈脂肪酸,抑制腸癌細胞增殖;同時這些食物中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A/C/E、硒、酚酸類、黃酮類、硫甙類化合物,通過抗氧化等途徑,具有潛在的預防細胞突變作用。
第七種:紅肉攝入過多
紅肉指的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的肉,常見的主要是豬牛羊肉,每周推薦的攝入量為350-500克熟肉。
為什么多吃紅肉不好呢?研究顯示食用過多的紅肉會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每日每增加100g紅肉,結直腸癌的風險就會上升12%。一方面在高蛋白高脂肪紅肉烹調的時候大多會采用煎、烤等高溫烹調方式,這過程中就會產生雜環(huán)胺、多環(huán)芳烴等致癌物質。同時,紅肉當中富含的血紅素鐵會通過刺激亞硝基化合物的內生形成,促進結直腸的癌變。
?。▉碓矗航K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