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閱讀量的累計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在統(tǒng)編教材中,已經(jīng)對課外閱讀書籍進行了相關的推薦,把握教材展開閱讀,已經(jīng)是名著閱讀中一個總的引導方向,只是在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同時,必須要建立一定的策略。
【關鍵詞】課外閱讀;初中語文;名著閱讀;
一、課外名著閱讀的意義
閱讀名著,無異于享受一場知識的盛宴,思想的盛宴,是對情感與靈魂的最佳饋贈,是追求真善美的絕佳旅程。名著中傳遞的知識、思想、精神影響著一代代的讀者。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承的文明古國。千百年來,我國累積的經(jīng)典名著浩如煙海,在知識面上,涵蓋了歷史紀實,神話傳說,古典小說以及情感故事類的詩文名篇。多種類別的書籍滿足了不同階層,不同愛好的人的需求。一般來說,我國的課外名著都反映了一定的歷史背景,像是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一類歷史改編書籍,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歷史;而像是《紅樓夢》這樣的書籍,則是通過家族變遷來側面反映歷史的進程改變;即使是像《西游記》一類的偏神話的書籍,也多多少少地映射著時代背景,因此通過課外閱讀對建立人文歷史觀很有幫助。
統(tǒng)編教材中也編入了大量世界名著的閱讀篇目。世界名著是指得到全世界廣泛認可和關注的著作,他的價值已遠遠超出了時代本身,因傳遞著無與倫比的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而得以流傳。由于世界名著的體裁廣泛,因而它體現(xiàn)出來的對人類和人類生活的關注更全面、更深邃,更有鼓舞的力量。
《世界名著典藏》的譯者之一宋兆霖是這樣評價《簡愛》的:“一百多年來,《簡?愛》之所以能經(jīng)久盛行不衰,簡?愛之所以能一直活在人們中間,也許還在于這本書的主旨是告訴人們,一個小人物,依靠自己的正直品德和聰明才智,只要堅忍不拔地艱苦奮斗,勇往直前,是有可能沖破重重險阻,達到自己的目的的?!庇纱丝梢姡澜缑拈喿x也是幫助學生樹立美好人生品格,認識世界,走向世界的通途闊道。
再有,加強語文課外閱讀符合當下新課改要求的開放性語文知識學習。由于傳統(tǒng)的初中課堂知識點僅僅在教材上,因此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這影響到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在習作方面也表現(xiàn)出很高的狹隘性和雷同性,不符合對于學生做出的創(chuàng)新的要求。
最后就是通過對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可以提升學生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和效率。在學生掌握了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的同時,還拓寬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這是影響孩子終身的大事,因此在初中語文課程中推廣名著閱讀很值得提倡。
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名著閱讀的方法策略
要提升初中學生的課外名著閱讀效果,可以從激發(fā)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和打造閱讀空間三個方面入手推動孩子的課外閱讀。
1.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課外名著閱讀的內(nèi)動力
培養(yǎng)閱讀興趣是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必然選擇,否則以逼迫的方式進行課外名著閱讀不僅會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的教學工作也難以展開。
在具體實施上,可以以課堂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由于初中課文中的內(nèi)容基本都是名著的選節(jié),所以通過精彩選節(jié)刺激學生展開對全文的閱讀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據(jù)統(tǒng)計,在初中的統(tǒng)編教材中,課外推薦書目達到了四十來本,在內(nèi)容上都進行了考究,非常符合初中生的閱讀,就比如七年級上冊推薦的書目有《朝花夕拾》《白洋淀紀事》《西游記》《湘行散記》《鏡花緣》,這些書目不僅有優(yōu)美的語言,還具有深刻的內(nèi)涵在其中,通過對這些書目的閱讀,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修養(yǎng),這對于學生的習作很有幫助,當然如此多的書籍很難做到全數(shù)閱讀,其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較大的選擇空間,倡導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別。
如今,多媒體教學方式具有很好的直觀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影視片段為學生展示教材推薦的文學名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像有名的百家講壇一類的講座也非常適合用來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這些文學影視,為學生標明一些經(jīng)典名句的出處,會帶給學生恍然大悟的感覺,進而培養(yǎng)出學生主動展開課外閱讀的意愿。
2.教授閱讀方法,提升課外閱讀效率
要達到高效的閱讀效果,除了內(nèi)動力的支持,當然還需要閱讀方法的幫助,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導學生閱讀方法,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是閱讀方式上,要教會學生根據(jù)名著的內(nèi)容思想和語言特色進行有節(jié)奏變化的閱讀,不能以固定的速度從頭讀到尾,比如在進行無關將要的流程講述時,可以適當加快速度,以略讀的方式進行瀏覽,做到掌握大意即可,在面對精美的詞句和關鍵的細節(jié)心理描寫時,可以適當?shù)胤怕俣冗M行精讀,做到成竹在胸,這樣通過有節(jié)奏的快慢調(diào)節(jié),不僅能完成對書籍的全文理解,還能節(jié)省出更多的時間。
另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閱讀方式就是做好讀書筆記,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凡是擅長閱讀的人都會隨身攜帶紙筆。其目的就是在面臨關鍵點時做好讀書筆記,根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讀書感悟,比如在讀到某個環(huán)節(jié)時,學生自己會產(chǎn)生一個很好的想法,而往往這樣的想法在后來離開書本時很難以重現(xiàn),因此就要通過讀書筆記來提醒自己,二則是經(jīng)典摘抄,比如學生在發(fā)現(xiàn)某一段的描寫非常優(yōu)美,很有助于自己的私人寫作,因此以讀書筆記記錄其位置或者直接進行摘抄。在最后,還能以讀書筆記為指導,溫習整部名著的思想,所以這些不錯的閱讀方法都可以學習掌握。
3.搭建平臺,提供閱讀空間
如今,初中生閱讀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就是學生自己有閱讀興趣,閱讀方法也已經(jīng)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是最終的課外閱讀依然沒有展開,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缺乏閱讀空間。
首先在閱讀時間上,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之余沒有時間剩余,因此無法進行相關的語文課外閱讀;再有在大部分學校中,很多非語文教師都一致認為課外閱讀的實際收益沒有題海戰(zhàn)術對于提升分數(shù)的幫助大,因此即使會有時間剩余,也會被提倡去進行理科方面的試題訓練;又或者是語文教師如果有足夠的課堂時間剩余,也可以組織在課內(nèi)開展活動進行課外閱讀拓展,不過教師沒有建立序列課程,總是臨時安排,不能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導向,幫助學生產(chǎn)生深入閱讀。所以要實現(xiàn)閱讀空間的搭建,需要扭轉教師的觀念。
其次,在每個家庭中,家長不夠重視孩子的名著閱讀,往往是把自己認為好的課外名著直接塞給孩子,不過問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起點,強迫孩子閱讀,結果適得其反。統(tǒng)編教材對學生的名著閱讀已經(jīng)具備了明確的有層次的系統(tǒng)的安排,家長在督促孩子進行名著閱讀的過程中,應該征詢老師的意見,遵循統(tǒng)編教材的規(guī)劃,和老師形成對孩子名著閱讀的教育合力,嘗試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還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探討名著帶給人們的精神財富,從而建造起家庭名著閱讀的空間,讓孩子從中體會到閱讀的愉悅,進而愛上名著閱讀。
再次,社會要跟隨語文課程的改革,與統(tǒng)編教材同步,在開放性的圖書館設立專門的名著閱讀專柜,并配備相應的激勵機制,強化學生的名著閱讀,打造適合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社會空間站。
總的來說,想在初中階段推廣對語文名著的閱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的一致努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明文彬.讓初中語文教學因生活而精彩[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1).
[3]周植慈.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思考[J].語文天地,2012(12).
[4]苗永姝.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滋養(yǎng)靈魂——“世界名著典藏”評介[J].出版廣角,2015(04).
【曾偉,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學校骨干教師;學校教科研中心教研員,語文學科帶頭人;多次主持校本課程的研究和編寫工作;《基礎教育論壇》封面人物;幾十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征文活動中分別獲一、二、三等獎;參加各級教學比賽、創(chuàng)課大賽、精品課程建設、教師專業(yè)技能大賽都曾獲國家級、省級、市級、鎮(zhèn)級一、二、三等獎;幾十篇文章和研究成果在《教育學》《教師教育論壇》《教育理論研究》《課堂內(nèi)外·教師版》《文存閱刊》《讀與寫》《語文課內(nèi)外》等國家級、省級、市級刊物發(fā)表,并被中國知網(wǎng)、萬方、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收錄;2018年參加由教育部關工委社區(qū)教育中心組織的“中國好老師評選”成功入圍終審;現(xiàn)在百度學術網(wǎng)學者(注冊)、中國教育學會會員、廣東省教育學會會員、中國導讀語文協(xié)會會員、中國導讀語文協(xié)會微信公眾號編輯。】